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4)
2023(9830)
2022(8361)
2021(7492)
2020(5920)
2019(13539)
2018(13269)
2017(25517)
2016(13648)
2015(15536)
2014(15879)
2013(15987)
2012(15596)
2011(14525)
2010(15198)
2009(14581)
2008(14469)
2007(13501)
2006(12793)
2005(12457)
作者
(42012)
(34989)
(34820)
(33201)
(22603)
(16737)
(15704)
(13498)
(13203)
(12935)
(12177)
(11743)
(11630)
(11449)
(11157)
(10882)
(10269)
(10176)
(10122)
(9557)
(9239)
(8600)
(8574)
(8374)
(7956)
(7910)
(7769)
(7599)
(7236)
(6880)
学科
(85621)
经济(85546)
管理(38629)
(36067)
(27836)
企业(27836)
地方(25231)
中国(24628)
方法(23429)
数学(19776)
数学方法(19582)
(19320)
业经(17683)
地方经济(15765)
(15130)
(15097)
金融(15096)
(15002)
(14572)
银行(14564)
(14212)
(14138)
农业(12938)
(12866)
贸易(12850)
(12330)
(12262)
环境(11169)
(10434)
理论(10243)
机构
学院(215242)
大学(215013)
(102040)
经济(99976)
研究(82654)
管理(75806)
中国(66431)
理学(61542)
理学院(60794)
管理学(59957)
管理学院(59532)
(48500)
(47028)
科学(44886)
(42873)
研究所(37380)
财经(36640)
中心(36455)
(35809)
(32869)
经济学(32611)
北京(31562)
(30996)
师范(30795)
(30615)
(29188)
经济学院(28722)
(28553)
财经大学(26645)
(25300)
基金
项目(120016)
科学(94677)
研究(93348)
基金(85380)
(72205)
国家(71534)
社会(61314)
科学基金(60824)
社会科(58180)
社会科学(58165)
(46993)
基金项目(43321)
教育(41995)
(38967)
编号(37520)
资助(36008)
自然(34778)
自然科(33921)
自然科学(33916)
自然科学基金(33296)
成果(33144)
(32575)
课题(28135)
重点(27460)
发展(27333)
(26868)
(26745)
国家社会(25194)
(24312)
(24157)
期刊
(136309)
经济(136309)
研究(81369)
中国(51667)
(37170)
管理(32782)
(30603)
(30461)
金融(30461)
学报(27675)
科学(27223)
教育(26520)
经济研究(21958)
大学(21858)
财经(20980)
业经(20761)
学学(20159)
农业(20149)
技术(19724)
(18323)
问题(17785)
(14604)
国际(13622)
世界(12856)
技术经济(12747)
经济问题(11179)
商业(11002)
理论(10866)
经济管理(10677)
改革(10482)
共检索到375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  
论私有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刘艳市场经济是私有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私有经济对市场经济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私有经济的自身生成机制完全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市场机制的不成熟,不完善,为私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障碍。这就需要国家加强宏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强  
国内学术界有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或产权)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生动鲜活的所有制(或产权)实践,突出表现为实践中始终坚持并积极推动"公私结合"(两个"毫不动摇"和混合所有制),而理论探讨上却总是强调"公私对立"。文章认为,只有运用"对立统一"、"不同而和"的辩证思维,坚持"公效合一"的新型公平观,才能彻底打破公私对立的传统所有制(及产权)理论思维,反"资本至上"而不反"资本",剥夺"资本特权"而非剥夺"资本",坚持资本类型的多样性,坚持公有经济存在的结构性而非唯一性,坚持公有经济功能的主导性而非从属性,构建起"公私合一"的新所有制分析框架和新产权话语体系,才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及其产权制度改革提供相匹配的理论支撑。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明春  
一、不平衡的客观性和平衡协调的必要性关于经济发展中区域不平衡的客观性,以及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出现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扩大的"马太效应",经济学理论和实践都已充分说明,我认为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 要素秉赋及历史基础的差异.包括自然地理条件、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等生产要素,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等多方面,构成区域经济发展初始条件和发展基础的差异.2. 区域经济组织能力、效率和发展中竞争能力的差异.区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等空间结构,区域经济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都直接影响资源配置和转换的效率,从而形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卓元  王松霈  
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湖北人民出版社近期出版了中南财经大学刘思华教授新著《当代中国的绿色道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简称《道路》)。该书敢于就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陈述人所未述的己见,诸多创新让人读后启发良多,择其要者略作评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长新  
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出现若干发展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的阶段.就必须把协调放在首要地位.因为,协调是持续、稳定发展国民经济的前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已充分地证明了这是一条重要的、必然的发展规律.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协调地发展国民经济虽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有关的科学论著中,尚涉及的不多.因此,对其中几个理论问题加以讨论,以引起我国理论界的注视,并进行深入的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华民  
有效的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合理的利用农业资源是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益壮大,科学技术生产的不断升级,农业经济较其他生产行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因此,我国在不断的推出相关的政策强化现代农业发展,推出高效农业整改措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本文主要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分析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市场经济的变化对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协调发展中提出新的策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霞  
协调发展重点解决的是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为了实现商品交换要求社会各部门之间按照适当的比例进行生产。但是,市场经济具有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会破坏这种比例,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失衡,因此需要协调发展来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既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遵循协调发展规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宝贡敏  
私有企业具有规模小、产权清晰和集中;创办容易,倒闭率高;血缘亲缘关系强等特点。它是一种灵活的、适应性强的、充满活力的经济形式,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基本的市场主体。由于长期以来认识上的偏差,对其限制过多过严,直至1993年后,才具有和其他经济形式平等的发展机会。私有企业因其固有的私人性,我们在政策上鼓励其发展的同时,应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加强监督和管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伟志  
一、国有化的背景:“自由乐土”与“小伙计” 1、“夕阳”与“拂晓”。十五、六世纪前的拉丁美洲还是鲜为人知的大陆。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首先征服了这一地区,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建立。到18世纪末期为止,拉丁美洲各国在生产量和贸易额以及在城市的建立上,都超过了英属的北美殖民地,英属13个北美殖民地在独立时的全部输出品价格,不超过500万美元;同一时期,单是巴西的出口值就3倍或4倍于它,而整个拉丁美洲的出口贸易总值则超过它的27倍。当拉丁美洲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江三良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区别不在市场经济而在"社会主义",表现在,一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二是要避免两极分化。私有经济发展与公有制为主体,一方面是矛盾的对立,私有制的剥削性和自私性,可能会带来变味的"公有制",动摇公有制主体地位,不总是利于生产力的提高等;另一方面又是矛盾的统一,私有制的存在使竞争主体的多元化、监督的多维性得以实现。私有经济与公有经济协调地发展,关键在于平等竞争与有效监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桥兴   赵海东  
推进“五化”协调发展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数字经济发展对“五化”协调影响的理论分析,采用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五化”协调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五化”协调的影响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特征且在当前阶段为显著促进作用,同时该结论在多重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产出能够延长数字经济发展对“五化”协调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五化”协调的影响在内陆和沿海地区存在区域异质性并在内陆地区呈“倒U”型特征;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与“五化”协调间的非线性关系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在本地产生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师谦友  
文章阐述了黄土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了协调的可行性、探讨了协调的一般模式,提出了实现黄土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的措施和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洪志生  张春霞  
我国私有林是在集体林业产权改革推动下发展起来的。集体林权改革通过一系列林业政策、林业法规的推行,强制性改变私有林的产权内容、产权主体和产权客体,以交易成本的变化为传导作用,在制度环境相对成熟的条件下出现友好型诱致性制度变迁,促进私有林发展。因此,下一阶段政府在促进私有林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方面既要考虑交易成本的降低,还得考虑相应的制度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