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1)
- 2023(11219)
- 2022(9134)
- 2021(8366)
- 2020(7187)
- 2019(16498)
- 2018(16490)
- 2017(31848)
- 2016(18111)
- 2015(20932)
- 2014(21720)
- 2013(21206)
- 2012(19957)
- 2011(18156)
- 2010(18711)
- 2009(17617)
- 2008(18298)
- 2007(17070)
- 2006(15012)
- 2005(13959)
- 学科
- 济(79044)
- 经济(78963)
- 管理(50462)
- 业(48529)
- 企(38844)
- 企业(38844)
- 方法(32953)
- 数学(27758)
- 数学方法(27452)
- 农(23161)
- 中国(22204)
- 学(20956)
- 财(20553)
- 业经(17375)
- 制(15982)
- 农业(15414)
- 地方(15046)
- 理论(14640)
- 贸(13173)
- 贸易(13168)
- 银(13152)
- 银行(13102)
- 务(12912)
- 财务(12873)
- 财务管理(12831)
- 易(12725)
- 融(12630)
- 金融(12627)
- 行(12435)
- 和(12317)
- 机构
- 大学(279043)
- 学院(276425)
- 济(107953)
- 经济(105450)
- 管理(96973)
- 研究(95355)
- 理学(81725)
- 理学院(80657)
- 管理学(78943)
- 管理学院(78419)
- 中国(72608)
- 京(60920)
- 科学(60862)
- 财(53075)
- 农(51425)
- 所(50878)
- 研究所(45967)
- 江(45634)
- 中心(43415)
- 业大(42209)
- 财经(41824)
- 农业(40538)
- 范(40308)
- 师范(39905)
- 北京(38404)
- 经(37604)
- 州(36042)
- 经济学(34471)
- 院(33428)
- 师范大学(31944)
- 基金
- 项目(171217)
- 科学(132364)
- 研究(125224)
- 基金(121533)
- 家(106415)
- 国家(105483)
- 科学基金(88040)
- 社会(77255)
- 社会科(72775)
- 社会科学(72750)
- 省(67443)
- 基金项目(63915)
- 教育(59210)
- 划(57178)
- 自然(56192)
- 自然科(54785)
- 自然科学(54765)
- 自然科学基金(53774)
- 编号(52313)
- 资助(50002)
- 成果(45274)
- 重点(39314)
- 部(38115)
- 课题(37314)
- 发(36868)
- 创(34157)
- 科研(32692)
- 性(32473)
- 大学(32274)
- 教育部(32097)
- 期刊
- 济(127711)
- 经济(127711)
- 研究(84719)
- 中国(58581)
- 学报(48990)
- 农(47586)
- 财(44108)
- 科学(43137)
- 大学(36184)
- 教育(35890)
- 管理(34103)
- 学学(33628)
- 农业(31299)
- 融(26389)
- 金融(26389)
- 技术(23632)
- 财经(22587)
- 业经(20529)
- 经济研究(19660)
- 经(19463)
- 问题(18069)
- 业(16631)
- 图书(15771)
- 版(15712)
- 技术经济(13676)
- 贸(13644)
- 理论(12961)
- 资源(12463)
- 商业(12357)
- 现代(12354)
共检索到424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贺汉魂 王泽应
《资本论》的土地流转观有着丰富而深刻的伦理意蕴。《资本论》指出土地所有权是因对劳动有意义而产生的经济权,因此,劳动者应成为土地流转的主体,公有制才是土地流转的应然的选择;《资本论》所谓的效率是服从人的发展的效率,私有化的土地流转不能实现此效率,从根本上看则是逆效率的;在资本主义土地制度取代封建土地制度的过程中,新兴的资产阶级运用各种手段强制性地开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道路,给广大农民与殖民地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人道灾难。《资本论》的土地流转观及其伦理蕴含论证了私有化的土地流转具有太多的不道德性,不是我国土地流转的应然选择。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私有化 《资本论》 伦理蕴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汉魂 王泽应
《资本论》内含了丰富的土地流转观思想。从《资本论》的土地流转思想看,土地流转实质是以一定的土地所有权为前提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土地流转有不同的具体形式,私有化并非土地流转的必然前提。非私有化是我国土地流转的必然选择,我国应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促使土地使用权按"依法、自愿、合理补偿"的原则进行流转。
关键词:
非私有化 土地流转 《资本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姚万军 曾霞 楚克本
作者认为判断农地私有化是否是促进农地流转的必然选择的关键在于判断经营权流转和私有产权流转两种流转方式中哪一种更适合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如果经营权流转更适合农业资源禀赋条件,考虑到改革的成本,就没有农地私有化的必然性。日本的农户同时享有农地的经营权和所有权流转权,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来比较两种流转方式的有效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权流转促进了日本农地的流转,而所有权流转并没有促进其农地流转。进一步分析发现,这是因为非农化增值预期收益强化了农地的资产性作用,扭曲了市场对农地生产要素的配置机制。而农地经营权流转既可以保障农户在农地被征用为非农用地时获得高收益,又可以保证其在农地不被征用时通过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雪峰
生态经济思想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其经济学巨著《资本论》中用大量的篇幅剖析了生态经济思想,这一思想奠基于劳动价值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之上,以商品二重性分析为起点,分析背后的劳动二重性,经过逻辑引申充分阐释了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关系,生态经济思想自然流露。充分借鉴《资本论》中的生态经济思想,对于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理顺经济发展方式、创设生态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助推生态环保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
《资本论》 生态经济 当代借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泽一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该文重温了《资本论》关于市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决定作用的相关思想,结合我国目前产业结构的失衡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高峰
土地私有制虽然出现很早,但秦汉时期土地的国有性浓厚,而私有性不足。土地私有权的强化始于东汉,魏晋之际迅速发展,西晋解体后,北方政权逆转了汉魏以来的土地私有化潮流;而南方政权一方面由于皇权衰落,大族势力膨胀,无力控制国有土地,另一方面,南方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大土地所有制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而加快了土地私有化的进程。土地私有权的强化表现在一是土地买卖现象的增加与土地买卖获得了法律的确认;二是私有化的国有土地,其私有权也得到了一定的保证。国有土地的私有化,有利于南方土地特别是山林川泽的开垦,从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
六朝 土地 私有化 开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雪梅
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英国开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一场国有企业私有化浪潮。这种浪潮与西方国家战后出现的国有化浪潮,都是从巩固资本主义统治出发的,但同时也反映了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当前,中国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进行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嘉敏 刘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不可忽视的生态问题。文章对《资本论》中农业生态思想进行挖掘和梳理,发现其中蕴含着"土地是财富之母"、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建立"合理农业"等丰富的农业生态思想,进一步对其进行伦理思考,可以为农业从业者的生产行为提供价值导向。《资本论》中的农业生态思想也为我国遵循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发展循环农业、发展农业科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关键词:
《资本论》 农业生态思想 伦理 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烈佳 张波清
农地城市流转决策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十分重要的社会与生态问题。决策者的观念、视角以及价值取向等直接影响农地城市流转的结果。如何看待城市边缘区农地城市流转问题,正确认识流转在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性,从新的视角对农地城市流转决策进行建构是文章的研究目的。文章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伦理进行了回顾;其后在介绍传统的农地城市流转理论的基础上,从农地伦理观的视角对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概念模型进行了探讨。认为农地城市流转决策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选择不同的价值观对其进行流转,城市边缘区农地流转的政策旨在平衡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毛亦可
明清两代卫所屯田的所有权形态,以雍正五年(1727)至七年的屯田私有化政策为界,之前完全为国有制,之后转以私有制为主。在屯田国有制时期,以宣德十年(1435)至正统二年(1437)"诏免正粮上仓"为界,屯田经营方式可区分为领种制和租佃制两个阶段。在租佃制时期,屯军逐渐拥有屯田的永佃权、田面权,分割、削弱了国家的屯田所有权,对屯田走向私有化起到关键作用。雍正年间,清廷颁布屯田私有化政策,起初试图采用"赎买私有化"的办法,结果遭到各省官民抵制,不得不改为"无偿私有化"。该方案在清代归并州县的卫所屯田中切实推行,只有尚未裁撤的漕运卫所、新建卫所屯田仍然保持国有制属性,禁止买卖。福建省的屯田契约文书展示了屯田交易实态的变迁。
关键词:
屯田 土地所有权 私有化 土地契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毛亦可
明清两代卫所屯田的所有权形态,以雍正五年(1727)至七年的屯田私有化政策为界,之前完全为国有制,之后转以私有制为主。在屯田国有制时期,以宣德十年(1435)至正统二年(1437)"诏免正粮上仓"为界,屯田经营方式可区分为领种制和租佃制两个阶段。在租佃制时期,屯军逐渐拥有屯田的永佃权、田面权,分割、削弱了国家的屯田所有权,对屯田走向私有化起到关键作用。雍正年间,清廷颁布屯田私有化政策,起初试图采用"赎买私有化"的办法,结果遭到各省官民抵制,不得不改为"无偿私有化"。该方案在清代归并州县的卫所屯田中切实推行
关键词:
屯田 土地所有权 私有化 土地契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吕博
乌干达的私有化评析吕博乌干达在60年代曾是东非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被誉为“东非明珠”,但由于60年代末以来实行了过激的企业国有化政策,在1974—85年间经历了长达6年的混乱和战争,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和巨大的滑坡,成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据统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新
俄罗斯的私有化系广泛意义上的概念,泛指国有企业改造为股份公司、集体企业、合作社、合资企业、合伙公司、私有企业,以及国有资产的租赁等。唯其如此,有人主张译为民营化。 俄罗斯的私有化分为小私有化和大私有化。大私有化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证券私有化”,通过发给居民私有化证券无偿地转让国有资产;第二阶段为“现金私有化”,通过出售企业股票有偿地转让国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冯苏 王争
1997年8月,一个国际财团以14亿美元的巨资从以色列政府手中购买了该国最大的国家金融机构———工人银行(BankHapolim)43%的股份。至此,以色列经济私有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工人银行在以色列建国前即作为一个工人运动的经济机构而存在,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