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5)
2023(4632)
2022(3962)
2021(3555)
2020(3052)
2019(6700)
2018(6713)
2017(12817)
2016(7099)
2015(7925)
2014(8068)
2013(7845)
2012(7281)
2011(6748)
2010(6962)
2009(6994)
2008(7115)
2007(6717)
2006(6073)
2005(5908)
作者
(20368)
(17060)
(16988)
(16283)
(10996)
(8143)
(7712)
(6508)
(6356)
(6262)
(5986)
(5775)
(5732)
(5637)
(5533)
(5279)
(5040)
(5013)
(4984)
(4793)
(4501)
(4112)
(4029)
(4014)
(3953)
(3889)
(3779)
(3762)
(3377)
(3360)
学科
管理(30012)
(27508)
经济(27439)
(24939)
(22890)
企业(22890)
(12522)
(11814)
方法(9124)
(8891)
业经(7865)
中国(7752)
体制(7671)
(7179)
财务(7156)
财务管理(7136)
(6908)
数学(6874)
企业财务(6810)
数学方法(6796)
(6473)
银行(6468)
(6172)
(6007)
金融(6004)
(5997)
技术(5852)
理论(5788)
(5304)
(5155)
机构
大学(112898)
学院(110235)
(46391)
经济(45380)
管理(40304)
研究(36027)
理学(33552)
理学院(33187)
管理学(32809)
管理学院(32569)
中国(27911)
(27353)
(23351)
财经(20562)
科学(19117)
(18372)
(18306)
(17756)
中心(15888)
研究所(15372)
经济学(15171)
财经大学(15015)
(14810)
师范(14716)
北京(14701)
(14190)
经济学院(13443)
(13412)
(12534)
业大(12449)
基金
项目(65197)
科学(52330)
研究(51281)
基金(48283)
(40599)
国家(40241)
科学基金(34990)
社会(34426)
社会科(32614)
社会科学(32607)
基金项目(24908)
(24720)
教育(24031)
(20727)
编号(20509)
自然(20288)
自然科(19796)
自然科学(19792)
(19481)
自然科学基金(19459)
成果(19046)
资助(19033)
(15653)
重点(14834)
课题(14794)
国家社会(14598)
(14344)
教育部(14129)
(13853)
人文(13576)
期刊
(58102)
经济(58102)
研究(38909)
中国(24785)
(24402)
管理(17273)
学报(15684)
科学(14428)
教育(14167)
(13290)
大学(12892)
财经(12433)
(12280)
金融(12280)
学学(11922)
(10673)
技术(8793)
经济研究(8288)
业经(8227)
农业(8059)
问题(7874)
(6255)
财会(5643)
改革(5570)
(5570)
(5548)
理论(5457)
会计(5358)
现代(5331)
国际(5122)
共检索到178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武江  
私有产权的限制可从两个层次看:一是立宪层次上的限制,它是私有财产所有者被动接受的限制,包括禁止侵害他物权的限制和保护公共利益与实现政治需求的限制;二是法律上的私有产权界定后,私有产权所有者主动选择的限制,包括行使权利成本的限制和设立他物权的限制。保护公共利益与实现政治需求的限制抑制了私有产权、市场交换作为调节资源稀缺性与人类欲望无限性矛盾手段的力量;其他限制则是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实现产值最大化的要求,为不是限制的限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木志荣  
在西方经济学中 ,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或方法论与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假设、私有产权制度、市场运行机制三者之间有严密的理论逻辑关系。而我国的私营经济是在我国边际改良型渐进式改革过程 ,由制度调整和修正而留出的体制缝隙中得到再生。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内 ,私营经济的产生、发展表现为经济制度变迁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国经济制度与私有产权之间表现为一种逆向变迁过程。由于我国私有产权制度产生和成长的特殊性 ,我国私有产权具有不同于西方私有产权的许多特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淑英  
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都有可能存在不明晰的问题。产权是否明晰,不仅取决于产权是否明确界定,且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产权主体是否具有行使所界定的产权权能的行为能力。在行使所有权权能的行为能力上,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的所有权主体存在差异。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与经营权主体之间存在着经济人格的不对称,决定了不能简单地仿效西方企业产权制度达到产权明晰,而只能通过建立一种不需依靠所有权主体的特别行为能力的机制,以实现对经营权主体的有效约束和激励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荣兆梓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既不是截然分开、毫无联系的两个封闭体系 ,也不是绝对对立、经纬分明的两个独立板块 ,二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 ,并且存在着一个相当宽阔的中间地带。由于对此缺少清醒认识 ,面对市场经济中高度多样化的产权安排 ,一些人否认公、私产权的本质区别 ,将二者混为一谈 ;另一些人则因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而经常地陷入困惑与迷茫之中。本文讨论了现代市场经济中公、私产权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谱系 ,希望能够为克服上述认识误区有所帮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恂诚  
道契制度是近代上海租界最基本的土地制度,名曰"租地"或"永租",实际上与租地制度根本不同,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土地私有产权登记制度。本文主要系统利用30卷《上海道契,1847—1911》影印件资料,对道契制度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并把道契制度与中国传统土地私有制度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其优势和弊端。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叶静怡  
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认为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私有产权导致无法避免的持续性失业 ,失业存在下的均衡是制度性结果 ,仅仅出自于供求关系的变革无法解决市场背后的矛盾 ,形成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瓶颈。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表明 ,资本深化和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选择符合发展中国家资源特征的劳动密集技术进步 ,可以实现剩余劳动人口和新增人口的就业和经济的顺利发展。两极分化和贫困人口的增加是社会政治动荡的温床 ,消灭贫困不仅是发展的必要条件 ,而且是发展的目标之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振球  尹德洪  
通过私有产权的起源、产权制度演进动力的比较,分析了社会主义公有产权制度取代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制度是历史的必然。认为在当前,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来指导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焕明  
本文在分析分成制的效率与形成原因的基础上 ,指出两种不同观点的理论假设条件  的区别 ,并联系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 ,通过对交易成本、监督成本和使用权的深入分析 ,解  释了土地承包责任制低效率的原因 ,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珍增  
通过构建一个两时期资源开发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不同产权制度下资源开发时间路径和污染排放强度的差异,发现相对于私有模式,资源公有模式会导致资源过度开发和污染过度排放问题。利用EFW数据库和世界银行WDI数据库提供的私有产权保护和污染排放数据所做的经验分析表明,在控制环境库兹涅茨效应、工业化水平和贸易开放度等因素后,私有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降低污染排放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明晰资源产权归属是应对环境恶化和过度污染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赖骏楠  
清前中期学界有关限田的论争是观察清代产权观念的重要窗口。清前期限田派在规范性论辩上占据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儒家的王道、仁政、三代之治等语汇和思想资源来支持自身,并将井田界定为“理”的外王呈现。但因与清代的产权和市场实践及基层治理现实相悖,限田论在实用性论辩上面临较大困难。清前期反限田派将私有产权和贫富分化归结为“情”,从而为其主张获得理学世界观中的规范性落脚点。由于顺应清代实际情况,反限田派的实用性论辩较为成功。清中期皇权以文字狱等手段,多次介入限田论争,并残酷打压部分限田论者。政治上的不利局面,并未阻止清中期限田派坚持信念,且部分限田主张能结合宗族等社会现实,提出变通方案。逐渐占据论争上风的反限田派,在清中期继续完善自身的规范性论辩,尤其是以今文经学推翻了清代主流儒学中的复古史观,解构了以三代之治作为评价一切制度之标准和改革目标的意义,从而为彻底放弃限田企图、尊重现有产权秩序提供了正当性空间。清代经济观念与实践之间的复杂作用方式、儒家思想在应对帝制中国各时代治理问题上的潜力等议题,均值得学界严肃对待。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梁德明  
局部性行政权力拥有者在改革大潮中的逐利行动,使得我国大量局部性公有产权被非正当私有化,而绝大多数普通劳动者排斥在有效监督和受益范围之外,虽然这种情况得到我国党和国家政府以及社会有识之士强烈关注并有所行动,却未改变问题产生的根源:对这些官员行政权力边界界定不清与约束不力;唯有切实赋予一定主体对局部性行政权力有效规制的权力,才能彻底改变现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董双印  
论现代私有制的产权制度董双印一、现代私有制概念及产权的基本特征什么是现代私有制?现代私有制即是股份制中的两种基本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这两种形式也称现代股份制或称公有制的新形式)从所有制性质分析,股份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罗小芳  卢现祥  
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名义利率、政府财政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通货膨胀率对居民持有的有价证券比具有负影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法制化程度对于我国居民持有的有价证券比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本文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以及由此决定的国有产权的经济定位提出,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有产权关系的性质应从行政授权转变为基于产权的民商事关系,即以民商事契约和法律规定作为确立和界定国家产权主体间关系的根据,以此为出发点去认识和确立国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