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19)
2023(10498)
2022(9407)
2021(9130)
2020(7705)
2019(17736)
2018(17706)
2017(34285)
2016(18944)
2015(21440)
2014(21623)
2013(21567)
2012(19831)
2011(17537)
2010(17601)
2009(16215)
2008(16100)
2007(13895)
2006(12060)
2005(10593)
作者
(53703)
(44154)
(44092)
(42048)
(28456)
(21194)
(20101)
(17374)
(16730)
(15970)
(15306)
(14779)
(14291)
(14055)
(13607)
(13556)
(13225)
(13142)
(12623)
(12396)
(11006)
(10920)
(10549)
(10180)
(9957)
(9823)
(9803)
(9763)
(8900)
(8672)
学科
(72078)
经济(71987)
管理(60206)
(54014)
(46887)
企业(46887)
方法(34232)
(31125)
数学(28845)
数学方法(28520)
中国(19624)
(18666)
(17807)
业经(16115)
(15900)
财务(15835)
财务管理(15784)
地方(15609)
(15545)
企业财务(15032)
理论(14390)
财政(13745)
(12659)
(12090)
贸易(12085)
技术(12028)
教育(12012)
农业(11995)
(11709)
(11274)
机构
大学(271260)
学院(266777)
管理(107995)
(101422)
经济(99086)
理学(93531)
理学院(92499)
管理学(91062)
管理学院(90556)
研究(85232)
中国(62239)
(57575)
(55912)
科学(53723)
(42873)
财经(41368)
研究所(38701)
(38524)
(38168)
业大(38142)
中心(37852)
(37366)
北京(36608)
(36505)
师范(36220)
(31717)
财经大学(30500)
(30492)
经济学(29957)
农业(29658)
基金
项目(180367)
科学(140623)
研究(134790)
基金(129832)
(111781)
国家(110802)
科学基金(95083)
社会(83208)
社会科(78681)
社会科学(78659)
(69835)
基金项目(69505)
教育(61404)
自然(61203)
自然科(59739)
自然科学(59728)
(58659)
自然科学基金(58620)
编号(56205)
资助(53419)
成果(47432)
(39911)
重点(39687)
课题(37776)
(37095)
(37060)
项目编号(35566)
教育部(34498)
创新(34461)
科研(34300)
期刊
(111899)
经济(111899)
研究(82945)
中国(48365)
(47200)
学报(42767)
管理(38000)
科学(37770)
(34121)
大学(32384)
教育(31708)
学学(30152)
农业(23868)
技术(21628)
财经(21208)
(19695)
金融(19695)
图书(18611)
(17912)
业经(17185)
经济研究(17098)
问题(14997)
理论(14113)
实践(13127)
(13127)
书馆(12855)
图书馆(12855)
科技(12775)
(12676)
技术经济(12482)
共检索到390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本文试图从史证的角度阐述私人产权与公共财政的关系。基本作法是:第一,考察英国11—17世纪间公共财政的形成过程以获得关于私人产权与公共财政关系的总体认识;第二,考察我国市场化改革以来产权与财政的变迁;第三,表述主要的结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冯俏彬博士的《私人产权与公共财政》一书,是基于她的博士学位论文充实修改而成。对其博士论文,以高培勇教授为主席的答辩委员会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褒扬。我作为她的硕士、博士学位学习的指导教师,比较了解冯俏彬在学术研究上的努力和进步过程。我个人也认为,《私人产权与公共财政》是中国财政学界近年间不可多得的一部有份量的学术论著,所以,不避偏爱之嫌,写序谈谈有关本书与公共财政的一些看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馨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并弥补市场失效的国家财政,它受“公共”的规范、决定和制约。市场经济要求和呼唤着公共财政,只有公共财政才能适应于、服务于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正确认识了“公共财政”问题,才能在正确的财政理论指导下,真正地按市场经济要求去改革我国的财政模式,正确开展财政运作,使我国财政工作有一个大的改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浪南  柳阳  
本文采用M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需求的影响是否存在非线性特征,并采用区制依赖型脉冲响应方法(Regime-Dependent IRF)分析了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影响的方向和持续时间。实证结果显示,财政政策存在非线性的私人投资效应;在投资需求不足时期,扩大财政支出显著促进私人投资增长,持续时间约20个月;在投资需求旺盛时期,增加财政支出显著抑制了私人投资增长,持续时间约10个月。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姚公安  
扩大国内消费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财政福利支出影响着居民私人消费,财政福利支出增加以后我国居民的私人消费也会增加;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全国范围以及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财政福利支出规模越大,居民的私人消费的确也越多;而财政教育支出、财政医疗支出和财政福利支出都多的时候,居民的私人消费也才越多。建议科学地增加财政福利支出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国内消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柴正猛  刘彩云  任波  
随着国家总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财政收入显著增加,各省的地方财政收入也出现大幅增加。文章采用时间数据(1983—2014)建立VECM(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云南省地方财政支出和私人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最后通过观察VAR脉冲响应图,我们发现:长期来说,云南省地方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有正向作用,这与从整个国家考察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的影响是一致的。地方生产总值与私人投资之间的关系为正向关系,而协整方程的回归结果表明,居民消费支出从长期看对私人投资的正向拉动作用较大,但是云南省地方税收却挤出了私人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柴正猛  刘彩云  任波  
随着国家总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财政收入显著增加,各省的地方财政收入也出现大幅增加。文章采用时间数据(1983—2014)建立VECM(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云南省地方财政支出和私人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最后通过观察VAR脉冲响应图,我们发现:长期来说,云南省地方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有正向作用,这与从整个国家考察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的影响是一致的。地方生产总值与私人投资之间的关系为正向关系,而协整方程的回归结果表明,居民消费支出从长期看对私人投资的正向拉动作用较大,但是云南省地方税收却挤出了私人投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健身  方淑芬  
一、当前财政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国家财政收入制度几经改革仍不完善,财政支出制度的基本框架始终未被触动。改革现行的财政管理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不能不成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德伟  
一、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形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资源配置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内在配置,即市场配置(它的作用特征是自发的);另一种是外在配置,即政府配置。所以,要体现“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在经济范畴这个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炜光  
三、西方各国在克服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展了国家职能 公共财政进入发展完善阶段 在工业革命、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之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配置资源的主导性作用,而且社会分配不公和宏观经济运行不稳等问题,尚未对市场经济制度构成否定性威胁。这就决定了此时的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渭兵  
我国将在近几年内初步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但如何理解 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理论界却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认为建立在社会劳动价值论 基础之上的财政理论,更符合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科学内涵。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姚小林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治财政,本质上属于民意财政、民主财政和民生财政,具有防范、控制和化解公共危机的应急功能。但是,我国不仅缺乏统一的公共财政立法,更缺乏公共财政应急机制的专门立法。为此,要树立民生至上、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公共财政应急观念,加强公共财政基本法律框架建设;通过修改《预算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细化各级各类公共权力主体的财政应急权责,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共财政应急立法体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克俭  
公共财政论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财政理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是 :公共需要是公共财政的基石 ,公共支出是公共财政的关键 ,公共收入是公共财政的支柱 ,公共决策是公共财政的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