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5)
- 2023(8798)
- 2022(7225)
- 2021(6568)
- 2020(5474)
- 2019(12418)
- 2018(11741)
- 2017(22925)
- 2016(12069)
- 2015(13497)
- 2014(13463)
- 2013(13263)
- 2012(12273)
- 2011(11014)
- 2010(11590)
- 2009(11672)
- 2008(11013)
- 2007(10429)
- 2006(9413)
- 2005(9025)
- 学科
- 济(47292)
- 经济(47204)
- 管理(43296)
- 业(40800)
- 企(35626)
- 企业(35626)
- 融(28807)
- 金融(28804)
- 银(26640)
- 银行(26635)
- 行(25801)
- 中国(21205)
- 制(20649)
- 财(20082)
- 方法(17579)
- 数学(14731)
- 数学方法(14606)
- 务(13646)
- 财务(13609)
- 财务管理(13573)
- 体(13094)
- 企业财务(13034)
- 业经(12864)
- 农(12822)
- 体制(11576)
- 中国金融(11302)
- 地方(9611)
- 贸(9581)
- 贸易(9565)
- 度(9542)
- 机构
- 大学(177437)
- 学院(175909)
- 济(78305)
- 经济(76586)
- 管理(65234)
- 研究(57842)
- 中国(55327)
- 理学(53763)
- 理学院(53246)
- 管理学(52652)
- 管理学院(52297)
- 财(45806)
- 京(36461)
- 财经(34705)
- 经(31262)
- 中心(29349)
- 科学(28618)
- 江(28315)
- 所(28086)
- 经济学(26383)
- 财经大学(25941)
- 银(24437)
- 研究所(24172)
- 融(23853)
- 经济学院(23668)
- 银行(23464)
- 金融(23455)
- 北京(23426)
- 州(23142)
- 农(21877)
- 基金
- 项目(104000)
- 科学(83079)
- 研究(81098)
- 基金(77247)
- 家(64837)
- 国家(64281)
- 科学基金(56264)
- 社会(54132)
- 社会科(51551)
- 社会科学(51538)
- 基金项目(39608)
- 省(39158)
- 教育(37259)
- 自然(33044)
- 划(32597)
- 编号(32407)
- 自然科(32311)
- 自然科学(32306)
- 自然科学基金(31777)
- 资助(31700)
- 成果(28603)
- 制(26904)
- 部(24567)
- 重点(23546)
- 国家社会(23077)
- 课题(23072)
- 性(22865)
- 创(22269)
- 教育部(22164)
- 发(21823)
共检索到294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罗国强
离岸金融市场准入是指市场所在国金融监管当局依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审核并决定是否允许有关金融机构获得入本国市场从事离岸金融业务的从业资格,这通常涉及监管原则、准入主体范围、准入主体形式以及准入许可方式等几个方面。在构建中国离岸金融市场准入监管法制时,本文认为应当在离岸金融市场上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并在必要时实施过渡安排和审慎例外的措施;应当允许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离岸市场;应当要求离岸银行采取分行的组织形式;应当主要采取牌照许可方式并辅之以传统的审批方式。
关键词:
离岸金融 市场准入 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波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金融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必须以科学合理的理念和手段进行应对,尤其是金融市场准入,作为金融业的首要环节,更应该采取切合实际的制度,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针对金融市场的准入监管,可具体从理念重构和制度设计两个方面展开,以此保障其功能的实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贺松兰 曾云翔
目前,互联网金融市场准入机制存在监管法制滞后、主体混乱、方式不当、条件模糊等法律难题。为此,我国互联网金融准入监管机制的法治构建应贯彻法定、公平、绩效、适度的监管原则,在区分互联网经营者、投资者及消费者的特点及明确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法律定位下,通过法治的方式界明不同模式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体、方式及条件。与此同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健全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完善信息披露与风险提示制度;构建互联网金融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合格投资者制度;强化消费者权利保护机制。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市场准入 市场监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贺松兰 曾云翔
目前,互联网金融市场准入机制存在监管法制滞后、主体混乱、方式不当、条件模糊等法律难题。为此,我国互联网金融准入监管机制的法治构建应贯彻法定、公平、绩效、适度的监管原则,在区分互联网经营者、投资者及消费者的特点及明确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法律定位下,通过法治的方式界明不同模式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体、方式及条件。与此同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健全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完善信息披露与风险提示制度;构建互联网金融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合格投资者制度;强化消费者权利保护机制。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市场准入 市场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齐萌
融资融券交易的试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之中。如何有效的控制和防范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是试点工作的核心和基础。而作为防范风险关键的市场准入监管,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难题,其中标的证券的市场准入监管更是风险防控的关键。通过比较境外的先进经验,找出标的证券市场准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为融资融券交易的试点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融资融券 标的证券 市场准入监管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家琪 刘彤
征信市场准入监管作为实现征信市场数据治理目标的事前监管,应充分发挥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征信数据安全流通和高效利用的制度价值。在中国市场化征信体系建设的进程中,征信市场准入监管的制度问题主要有三:征信市场筛选“合格者”和“最优者”的准入条件尚不明确,企业难以达到独立第三方的合规标准,以及征信数据权利的分配和行使机制尚不完善。此三类问题均可通过监管制度的合理设计予以缓解和解决。立足分级分类的监管思路,可从征信市场的数据治理层面优化主体资格管理制度,进而完善我国征信市场准入监管,包括在现阶段由政府统一根据征信数据的风险类型分类设置准入门槛、分级制定行为监管标准以及明确审慎地配置征信数据的各项权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惠玲
银行高管人员被认为是新设银行成败的首要因素,国际监管组织和各主要发达国家监管当局在对高管市场准入审查方面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视。而我国在高管的市场准入监管方面却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立法、变“时点”监管为持续监管以及构建良好外部环境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监管 高级管理人员 市场准入
[期刊] 征信
[作者]
沙慧 张琳
运用博弈论理论与方法,建立银行审批机构和申请企业之间的博弈收益矩阵,计算、分析博弈均衡解,据此建议申请企业必须坚持以创新的模式进行特色化经营,从而达到提高经营收益的目的。审批机构应不断创新评审工作机制,提高低门槛下的识别率;通过降低高门槛下的审批成本减少其与低门槛策略下审批成本的差距;规范和完善对申请企业的审批管理,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政府应完善法律政策条件,支持申请企业合规经营,降低其违规经营得到的超常收益。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海珍
本文首先分析了保险市场准入监管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之间的关系,再用经济学的方法对市场准入问题进行讨论。结果表明,保费收入和投保人的预期收益与市场上保险公司的数量并不总是同方向变化,而且在产品同质的市场上,完全取消进入门槛会使市场上的企业个数过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接着,文章通过对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上供给主体的分析,认为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不是供给主体不够,而是各公司提供的产品之间无差异。因此,文章认为目前政府还是应该审慎控制保险市场总体规模和市场准入,从而从理论上阐述了新《保险法》修订进一步严格保险市场的准入条件的必要性。
关键词:
准入门槛 保险需求 保险供给 产品差异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明朝
离岸金融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在岸市场的特殊性。离岸市场的出现和发展虽然给金融监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离岸市场仍然是有监管的市场,而且受来自多方面监管和法律影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机构能够行使完全控制。离岸市场的发展促成了国际金融的一体化,也造成了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此对离岸市场客观上需要加强监管。
关键词:
离岸金融市场 金融监管 国际金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韩龙
本文在阐述离岸金融市场的特点与监管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 ,认为离岸金融市场监管与在岸市场监管相比体现出以下特色 :一方面离岸金融市场受来自于多方面监管 ,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该市场监管宽松、相对自由、不受任何单方面完全控制。
关键词:
离岸市场 金融监管 监管特色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许莎雯
一、引言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①我国在工业领域、农业领域,基本上形成了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都非常活跃的局面,但是,在金融领域民间资本的进入目前还不是很顺畅,仍然存在着一些金融体制上的障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符贵兴 付胜华
比较各国银行业的市场准入监管可以发现,监管的严格程度大相径庭,但从根本上是保护竞争与限制竞争的原则差异。通过对各国银行业市场准入监管及其绩效的实证分析,发现严格的准入监管与银行发展、产业效率负相关,但与银行危机正相关。文章回顾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准入监管后,认为放松准入监管将有助于我国银行业发展,并就提高放松准入监管绩效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银行监管 市场准入 监管绩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奎
境外发行人境内上市的市场准入监管是我国资本市场建设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国对境外发行人的市场准入监管应在严格与适度之间寻求平衡,实现境外发行人融资效率与我国投资者交易安全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我国对境外发行人应采用核准制与注册制相折中的证券发行审核制度,通过强制性规定与任意性规定相结合的方式加以确定。对境外发行人在财务状况、资产规模及社会公众持股、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方面应以强制性规定加以落实,而对其公司治理、资本数额和盈利能力则应以任意性规定加以明确。另一方面,基于各种原因,我国应对境外发行人采用比境内发行人更加严格的上市标准。除了满足与我国境内发行人相同的一般性要求之外,境外发行人在市场规模、财务指标和公司治理方面应满足最低限度的额外要求。这样,有利于缓解境外发行人由于法律制度和监管体制差异造成的直接法律冲突,保护我国投资者合法权益。
[期刊] 征信
[作者]
金文杰
市场准入制度的缺失被认为是信用评级机构功能异化的诱因之一。经历金融危机洗礼的各国监管当局纷纷制定或完善监管立法,加强对信用评级市场准入环节的监管。对于我国而言,市场准入制度的不科学、不合理加剧了市场的过度竞争,严重制约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培育和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应立足实际,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尽快构建以注册制和限制性外资准入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信用评级市场准入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