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77)
- 2023(4900)
- 2022(3970)
- 2021(3708)
- 2020(3184)
- 2019(6800)
- 2018(7021)
- 2017(12087)
- 2016(6936)
- 2015(7889)
- 2014(8376)
- 2013(7852)
- 2012(7522)
- 2011(6905)
- 2010(7258)
- 2009(6813)
- 2008(6854)
- 2007(6887)
- 2006(6168)
- 2005(5384)
- 学科
- 济(23263)
- 经济(23231)
- 管理(18832)
- 业(13286)
- 企(11078)
- 企业(11078)
- 中国(9564)
- 学(8221)
- 农(8052)
- 制(7855)
- 理论(7488)
- 地方(7151)
- 教育(6888)
- 财(6504)
- 体(6392)
- 业经(6158)
- 银(5782)
- 银行(5763)
- 方法(5581)
- 行(5565)
- 融(5506)
- 金融(5498)
- 和(4982)
- 农业(4859)
- 教学(4348)
- 策(4016)
- 体制(3979)
- 度(3860)
- 制度(3859)
- 及其(3812)
- 机构
- 大学(100355)
- 学院(99697)
- 研究(38397)
- 济(32706)
- 经济(31555)
- 管理(30985)
- 中国(29243)
- 科学(24687)
- 理学(24114)
- 理学院(23747)
- 京(23432)
- 管理学(23144)
- 管理学院(22952)
- 所(20665)
- 农(20054)
- 江(19026)
- 财(18587)
- 研究所(18431)
- 中心(17053)
- 范(16256)
- 师范(16052)
- 农业(15535)
- 业大(15512)
- 北京(15049)
- 省(15040)
- 州(15027)
- 技术(14473)
- 院(14408)
- 财经(13225)
- 师范大学(12503)
- 基金
- 项目(59743)
- 研究(46502)
- 科学(44123)
- 基金(38258)
- 家(34283)
- 国家(33906)
- 科学基金(26913)
- 社会(25728)
- 省(25271)
- 社会科(23963)
- 社会科学(23957)
- 教育(22353)
- 划(21011)
- 编号(20586)
- 基金项目(19423)
- 成果(19073)
- 课题(16439)
- 自然(16228)
- 自然科(15785)
- 自然科学(15772)
- 资助(15531)
- 自然科学基金(15444)
- 重点(14101)
- 年(13619)
- 发(13197)
- 部(12251)
- 项目编号(12106)
- 体(11932)
- 性(11870)
- 创(11735)
共检索到176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丁希滨
沿海防护林体系是抵御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绿色屏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山东省沿海地域辽阔,自然及社会条件复杂多样,沿海防护林建设任务艰巨。文章在分析沿海防护林建设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从改善生态以及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战略措施。
关键词:
沿海防护林 体系建设 生态工程 山东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方发之 陈彧 梁居红 符小干
针对海南沿海防护林体系发挥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分为11个类别、14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具体量化评估。结果表明:海南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年产生效益为平均年产生效益为367.37亿元,减少农作物受灾害面积209 027 hm2,占海南耕地面积的28.4%,年增加农作物产量463 909 t,占2010年海南农作物产量总产量25.7%;林业总产值为173.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例为从2000年的8.1%上升到2010年的33.2%,林业经济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福绪 韩玉洁
用常规方法测定各模式林带生物量、各树种生长规律、各林地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各林带疏透度 ,从而对江苏省北部沿海 4种防护林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单位面积地上部分生物量年平均增长量以杨树林最大 ,水杉林、柳杉林次之 ,刺槐林最低 ;4种模式造林树种的生长快慢顺序是杨树 >水杉 >柳杉 >刺槐 ;由于树种不同、造林时间不等 ,4种模式沿海防护林对各林地土壤的改良效果也不同 ,表现出林龄大的较林龄小的强 ,刺槐为豆科乔木树种 ,对土壤性状的改良效应明显较水杉和杨树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勇军 陈步峰 黄金彪 肖以华 裴男才 史欣
台风是影响我国沿海及内陆地区重要的天气系统,为了探索、了解沿海防护林对登陆台风强风过程的湍流特性的影响及其防风效应,本研究利用设置在南沙沿海防护林临海边和相距70 m的林内自动气象站实时观测了2012年的1208号"韦森特"台风过程中气象因子的时程变化,重点分析了"韦森特"台风过程强风时段的平均风速和风向特征。研究发现"韦森特"台风过程的风速时程曲线出现两次极值风速,呈M型变化,强风风向角出现大幅度的转换;南沙沿海防护林对"韦森特"台风最大风速减弱系数为0.58,对整个台风过程的风速减弱系数为0.7,林内和海边的平均湍流强度比值为1∶2.25,南沙沿海防护林对"韦森特"台风的防风效应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叶功富 张清海 林益明 吴锡麟
对福建省东山县海岸基干防护林带中木麻黄 -厚荚相思群落、木麻黄 -湿地松群落和单一木麻黄群落的生物量和能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基干防护林带中 ,复合群落的生物量和能量均要高于单一群落 ,其中木麻黄 -厚荚相思群落中的生物量和能量最高 ,为 1 670 0 64g·m- 2 和 3 41 685 70kJ·m- 2 ,其次是木麻黄-湿地松群落 1 0 1 0 4 62g·m- 2 和 2 1 0 1 2 8 3 0kJ·m- 2 ,单一木麻黄群落最低 ,为 5 1 2 9 87g·m- 2 和 1 0 5 75 1 40kJ·m- 2 。在木麻黄 -厚荚相思群落中 ,木麻黄各组分干重热...
关键词:
能量 生物量 群落 木麻黄 防护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景伟 李传荣 马履一 王卫东 王月海 王贵霞 董治良
经过对胶南市4种乔木树种刺槐、麻栎、火炬树和山合欢以及4种灌木树种杜梨、胡颓子、胡枝子和紫穗槐的水分生理指标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势以及它们的影响因子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①4种乔木的日平均蒸腾速率为:山合欢<刺槐<火炬树<麻栎;4种灌木的日平均蒸腾速率为:紫穗槐<胡枝子<胡颓子<杜梨.②4种乔木的日平均叶水势为:山合欢<刺槐<火炬树<麻栎;4种灌木的日平均水势为:紫穗槐<胡枝子<胡颓子刺槐>火炬树>麻栎;紫穗槐>胡枝子>胡颓子>杜梨.
关键词:
抗旱性 蒸腾速率 叶片水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许文强 支玲
从经营管理和工程评价两个方面,回顾和分析了三北工程建设2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有关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评价内容与方法还不能满足工程发展的需要。密切结合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特点,将更多的先进管理思想和模式引入到三北工程建设中来,提炼科学的评价方法,丰富评价内容应成为研究人员进一步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三北工程 经营管理 工程评价 评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金兆 周心澄 胡建忠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宏伟的工程,她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伟大创举,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1978年的这项生态工程,23年来累计造林保存面积2203.72×104hm2,“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已从工程开始实施时的5.05%提高到目前的9%,一些重点地区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已初具规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一工程体系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模式,实行带、片、网相结合,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封沙育林相结合,造(林)、封(育)、管(护)相结合,丰富了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科学内涵。21世纪前50年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攻坚期,也是决战期,必须重视科技成...
关键词:
森林培育 “三北”防护林 思考 展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力中
1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森林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这已为当今国际社会所认知。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森林,既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基因库,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建龙
“三北”防护林经过一、二期的建设有近1333万 hm~3农田实现了林网化,约有12%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有10%左右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控制,约有4万多 km~2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绿色林地,133万多 hm~3沙荒地辟成了农田,有1000万 hm~2草场得到保护和恢复;初步治理了30%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解决了600多万农牧户燃料奇缺的问题;活立木总蓄积由7.25亿 m~3增加到9.86亿 m~3.一、二期工程虽然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政策效应呈递减趋势,制度优势惯性减弱;2.资金支持力度相对下降,与变化的形式和发展要求极不适应;3.比较利益下降,经济引力在许多地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奕丰 王小明 周本智 林辉 陈柏海 李晓靖
以SPOT5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从景观总体特征、沿海防护林景观格局及其高程响应规律3个方面入手,将浙江省玉环县海防林景观划分10个景观类型(7个一级景观,3个二级景观)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论如下:(1)玉环县海防林景观整体上异质性较强,景观结构不合理,针叶林比例过大,阔叶林与混交林偏少;(2)研究区景观随高程分异变化显著,整体上呈现出随高程上升,斑块面积变大、形状趋于规则、破碎度减弱、团聚性和连通性增强的规律;(3)人类活动以及城镇化进程是研究区景观异质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4)台风等自然灾害对景观异质性增强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成向荣 冯利 虞木奎 刘志龙 张翠 王宗星 葛乐
利用跟踪辐射与冠层结构测量仪(TRAC)研究了杭州湾北岸6种沿海防护林冠层结构及林下光环境特征。结果表明:6种林分以中山杉Taxodium ascendens×mucronatum间隙分数最大,红叶椿Ailanthus altissima'Hongye',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和美国皂荚Gleditsia triacanthos的平均间隙分数接近,乌桕Sapium sebiferum和女贞Ligustrumlucidum的平均间隙分数相对较小。而各林分叶面积指数特征与间隙分数相反,女贞和乌桕平均叶面积指数(LAI)较高,红叶椿、洋白蜡、美国皂荚和中山杉的叶面积指数接...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沿海防护林 冠层结构 光环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小红
结合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的实际情况,从构筑我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推动建设民生林业以及三北地区的生态屏障为始点,对自1978年以来建设三北防护林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对建设过程中针对退化林的修复实际状况和进度,以及其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针对三北防护林中的退化林分修复提出较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绿色屏障 生态修复 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