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4)
2023(10994)
2022(9392)
2021(8922)
2020(7662)
2019(17458)
2018(17128)
2017(33862)
2016(17912)
2015(20317)
2014(20048)
2013(19472)
2012(17965)
2011(15929)
2010(15574)
2009(14542)
2008(14287)
2007(13001)
2006(11050)
2005(9380)
作者
(48406)
(40931)
(40341)
(38667)
(25976)
(19653)
(18490)
(15819)
(15544)
(14287)
(14052)
(13810)
(12631)
(12555)
(12520)
(12271)
(12027)
(11806)
(11732)
(11627)
(9969)
(9801)
(9686)
(9489)
(9200)
(9173)
(8784)
(8647)
(8085)
(7901)
学科
(82062)
经济(81878)
管理(56173)
(54837)
(46815)
企业(46815)
方法(45700)
数学(39552)
数学方法(39079)
(22009)
中国(20533)
(20001)
业经(17212)
理论(14961)
(14771)
财务(14720)
财务管理(14685)
(14139)
企业财务(14086)
(13632)
贸易(13627)
农业(13492)
(13256)
(13250)
地方(12791)
(12786)
技术(11787)
(11230)
金融(11226)
(10603)
机构
大学(263453)
学院(258840)
(109728)
经济(107813)
管理(105920)
理学(92836)
理学院(91962)
管理学(90376)
管理学院(89883)
研究(75573)
中国(57517)
(52202)
(51966)
科学(43566)
财经(43110)
(39372)
(36864)
中心(36748)
经济学(35799)
(34805)
业大(34201)
(33926)
师范(33630)
(33588)
经济学院(32479)
财经大学(32466)
北京(31754)
研究所(31435)
(29146)
商学(28847)
基金
项目(176571)
科学(142839)
基金(134035)
研究(129458)
(114340)
国家(113412)
科学基金(100897)
社会(88352)
社会科(83125)
社会科学(83099)
基金项目(70623)
(66576)
自然(64424)
自然科(63096)
自然科学(63086)
自然科学基金(62017)
教育(61793)
(55909)
资助(55305)
编号(50961)
(41140)
成果(41129)
重点(38783)
国家社会(37388)
教育部(36989)
(36677)
人文(35943)
(35408)
大学(34751)
创新(34241)
期刊
(111221)
经济(111221)
研究(73046)
中国(44748)
(42411)
管理(38399)
学报(37951)
科学(35310)
大学(30865)
(29118)
学学(28962)
教育(26457)
财经(23647)
技术(23107)
(21779)
金融(21779)
(20228)
农业(19516)
经济研究(18027)
业经(16821)
问题(15141)
统计(14231)
技术经济(13200)
图书(12925)
(12776)
理论(12749)
(12501)
(11973)
决策(11520)
商业(11511)
共检索到365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顾天竹  纪月清  
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中的劳动力基本情况和社会参与以及支持数据,分析中国在职劳动力社会网络中的外貌差异。结果表明,除婚姻、健康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以外,身高、身材、长相等外貌特征对在职劳动力的社会网络有显著影响,其中男性身高与体重、女性身高与长相对其社会网络的影响显著。研究证实中国劳动力社会资本中美貌溢价的存在,为美貌经济学研究提供一种关于社会资本的解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顾天竹  纪月清  
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中的劳动力基本情况和社会参与以及支持数据,分析中国在职劳动力社会网络中的外貌差异。结果表明,除婚姻、健康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以外,身高、身材、长相等外貌特征对在职劳动力的社会网络有显著影响,其中男性身高与体重、女性身高与长相对其社会网络的影响显著。研究证实中国劳动力社会资本中美貌溢价的存在,为美貌经济学研究提供一种关于社会资本的解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顾天竹  
文章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分析了具有不同身高等外貌特征的劳动力的工资差异及其来源。分解结果显示,较高男性的高收入几乎全部可以用人力资本、社会交际及其他劳动能力特征差异来解释,劳动力市场歧视等不可解释部分非常小。较矮男性的低收入有60%可以用劳动能力特征差异来解释,有40%属于劳动力市场歧视等不可解释部分。身高较高(矮)的女性的高(低)收入也主要源于劳动能力特征差异;对较矮女性来说,歧视等不可解释部分具有相反的影响,即劳动力市场不但不歧视反而偏爱较矮的女性。因此,劳动力市场歧视并不是身高溢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江求川  张克中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CHNS)中的城镇居民收入和体检数据,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外表歧视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对女性的外表特征存在明显的歧视行为。身材"偏胖"对女性的工资收入和就业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女性身高每增加1厘米,其工资收入会提高1.5%—2.2%。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在不同收入水平上,身高和体重对收入的影响存在差异,身材对中等收入阶层女性的收入影响最为明显。身材对男性就业和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鹏  杨天健  陈玉萍  
利用CLDS(2016)数据,对作为天生禀赋的美貌是否是促进农业人口有效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从事实和机制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农业转移人口的长相越好,市民化水平就越高,该效应在不同的维度上都显著存在,但呈现出性别差异。分维度的机制分析表明:美貌对女性经济能力的溢价作用小于学历的作用;美貌通过社会网络提高了男性的社会适应水平;受"郎才女貌"社会偏好的影响,美貌对文化习得影响中的职业门槛效应仅在女性中存在;非认知能力和公平感知在美貌提升心理认同水平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即美貌通过提升非认知能力和公平感知,增强了农业人口对城市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程诚  王奕轩  边燕杰  
在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中,有关性别工资收入差异的诸多传统理论解释均遇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基于社会资本的理论视角,文章运用2009年中国八大城市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调查数据(JSnet2009),对性别收入差异议题进行再检验。在阐释了社会资本影响性别收入差异的机制后,文章进一步分解了社会资本对性别收入差异的贡献额。Oaxaca-Blinder分解显示,女性的社会资本欠缺,可解释性别收入差异的12.7%,占总解释量的70%以上;分位数回归分解进一步显示,在中高收入群体中,社会资本的性别差异更大,对性别收入差距的贡献更高,并且女性劳动者的社会资本回报率也显著低于男性;另外,女性在社会资本上欠缺还是导致职业性别隔离现象的重要原因。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邵剑兵  范存建  
以2009年~2016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高管超额薪酬是否存在美貌溢价效应,研究发现美貌溢价效应确实存在,当总经理容貌好于董事长时,高管容貌垂直对对高管超额薪酬的美貌溢价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相反则不显著。进一步按照董事长容貌进行分组,研究证实高管容貌垂直对对总经理超额薪酬美貌溢价效应的调节作用存在着差异性,并发现私有企业、传统行业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着显著的高管超额薪酬美貌溢价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高管超额薪酬研究提供了一个有趣的研究视角。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邢敏慧  张航  
本文利用CFPS2018数据,采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分化和质量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分化和质量均起到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对就业影响中发挥一定调节作用;教育与社会资本在就业分化和就业质量中分别具有互补和替代效应;健康与社会资本在就业质量中存在互补效应。两类资本对就业的影响具有显著代际差异,人力资本是影响新一代农村劳动力就业分化和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而老一代就业分化和质量则受到两类资本的双重显著影响。基于此,在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和社会资本积累的同时,应兼顾群体共性和代际差异特征,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有序转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静  祝梦迪  
我国外来劳动力呈现出城—城流动占比提高和素质明显提升的新特征,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研究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的工资差异及其背后的成因机制。主要研究结论为:(1)外来劳动力相较于本地劳动力获得了11.2%的工资溢价。不论是乡—城流动还是城—城流动,不论是跨省流动还是省内流动,与相同户口类型和相同技能的本地劳动力相比,外来劳动力皆获得了更高的工资溢价。(2)高技能对于外来劳动力的工资溢价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本地劳动力相比,外来劳动力的高技能工资溢价率为22%,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中更加明显。(3)外来劳动力的工资溢价,来源于自选择效应和国有部门歧视型被选择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我国劳动力市场中部门分割的流动性障碍问题亟待解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乃华  卞智勇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以社会网络为载体的社会性资源,可能会促进劳动力就业信息的传播,从而增加就业机会。本文利用江苏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的增加对家庭劳动力非农从业的时间有正向效应,是促进农户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的重要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狄子新  
本文通过构建异质性劳动力分析框架,引入人力资本差异理论,分析认为人力资本溢价是对"劳动力质量"的正常回报。进而运用1978-2012年我国数据加以实证,结果显示低技能人力资源供给水平对人力资本溢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1 9 9 2年以来,这种影响呈现强化的趋势。最后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推动技能型教育发展、完善要素市场的市场化机制和发展知识经济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温雪  聂勇  
本文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参与互联网金融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一是劳动力流动既可以提高农户获得互联网金融借贷的概率,又有助于提升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金额,从而缓解农户家庭流动性约束。二是劳动力流动可以扩大家庭交际范围和社会网络关系,从而对农户社会资本产生正向的影响。三是劳动力流动对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的影响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即劳动力流动既可以直接促进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的可获得性和金额,又可以通过“劳动力流动—社会资本—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这一中介机制对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可获得性和金额产生间接的影响。四是异质性分析发现,劳动力流动对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的直接影响和通过社会资本渠道对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的间接影响仅在中西部地区和低资产农户家庭中成立。本文为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提升农户互联网金融参与度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晖  
本文从经济社会学的全新视角出发,阐述了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流动不同阶段的影响,分析了先赋性社会资本的双重效应及其产生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社会资本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顺利流动的几点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乔晶  
本文从社会关系网络视角出发,基于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采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社会资本对城镇不同性别劳动力工资收入的影响,同时,通过Oaxaca-Blinder分解得出社会关系网络等因素对于男性和女性工资差距影响程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关系网络会影响到不同性别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更善于运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取更高的收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志超  刘泰星  严雨  
中国农村家庭面临严重的流动性约束问题,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进一步加剧了农户的流动性困境,严重制约了农户消费的扩大,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缓解农户的流动性约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2014-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研究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户流动性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显著缓解了农户的流动性约束,且这一基本结论在更换流动性约束定义方式、放松工具变量的排他性约束条件和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后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劳动力流动对低社会网络农户的流动性约束产生了更大的缓解作用,缩小了由于宗族网络、父辈禀赋、外部身份和社会经济地位差距等社会网络不平等所产生的两极分化。异质性分析发现,劳动力流动对中年家庭、低人力资本家庭和北方家庭的流动性约束产生了更为显著的缓解效应。本研究为解决农户的流动性约束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为降低农村内部的经济不平等提供了新视角,也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