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2)
- 2023(11465)
- 2022(9675)
- 2021(8936)
- 2020(7008)
- 2019(15575)
- 2018(15477)
- 2017(27560)
- 2016(15725)
- 2015(17417)
- 2014(17120)
- 2013(16131)
- 2012(15272)
- 2011(14231)
- 2010(14756)
- 2009(13630)
- 2008(13071)
- 2007(12097)
- 2006(11224)
- 2005(10283)
- 学科
- 济(63881)
- 经济(63729)
- 管理(36453)
- 业(33114)
- 中国(26575)
- 企(25937)
- 企业(25937)
- 地方(22528)
- 教育(21221)
- 农(19559)
- 方法(17656)
- 业经(17436)
- 理论(15321)
- 学(15228)
- 发(13297)
- 农业(13197)
- 地方经济(13075)
- 数学(12336)
- 和(12204)
- 数学方法(12158)
- 财(12105)
- 制(11415)
- 融(11326)
- 金融(11323)
- 环境(11040)
- 银(10939)
- 银行(10927)
- 行(10711)
- 发展(10351)
- 展(10223)
- 机构
- 大学(216279)
- 学院(215917)
- 研究(81881)
- 济(79925)
- 经济(77867)
- 管理(71309)
- 理学(59297)
- 理学院(58363)
- 管理学(57203)
- 中国(57124)
- 管理学院(56752)
- 科学(49527)
- 京(48796)
- 范(42144)
- 师范(41863)
- 所(41768)
- 财(38675)
- 研究所(37452)
- 江(36423)
- 中心(35687)
- 教育(35261)
- 师范大学(33895)
- 农(32545)
- 北京(31887)
- 州(29563)
- 财经(29323)
- 院(29272)
- 业大(27176)
- 技术(26777)
- 经(26229)
- 基金
- 项目(133328)
- 研究(107970)
- 科学(106331)
- 基金(90852)
- 家(77706)
- 国家(76827)
- 社会(67887)
- 科学基金(64889)
- 社会科(63030)
- 社会科学(63012)
- 省(55470)
- 教育(55062)
- 划(47781)
- 编号(47506)
- 基金项目(46640)
- 成果(41830)
- 自然(37235)
- 课题(36663)
- 自然科(36303)
- 自然科学(36296)
- 发(35887)
- 自然科学基金(35607)
- 资助(35327)
- 重点(32002)
- 年(31018)
- 部(29545)
- 发展(29429)
- 展(28870)
- 规划(28550)
- 项目编号(28137)
共检索到357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锐
博物馆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文化宝库与智慧结晶。随着国家对博物馆教育意义的认知,其类目和形式也逐渐突破了既定范畴,与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程度、人类文明进程、资源共享途径相辅相成,体现独特的教育功能。在分析博物馆社会责任维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博物馆教育发展的策略及路径,以期对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博物馆 教育发展 教育功能解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石芬芳 李洪渠
职业博物馆是职业教育、职业科学研究、职业文化传播、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的基础平台。以职业教育本质的特征要求为基点,依托高职院校建设专业型、职业教育型博物馆,可进一步彰显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鉴于职业博物馆在收存文化遗产、职业研究、职业文化传播、文化育人、品牌宣传、社会服务功能等多方面的特殊功能,采用文献资源与案例研究法,从设计思路、功能分区、开发策略与实施路径等方面提出高职院校职业博物馆的设计构想。
关键词:
职业研究 职业科学 职业博物馆 设计研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滨
传统博物馆是启蒙理性的重要方式,其通过“征集、保护、研究”形成专业历史知识体系,并将该体系呈现给公众,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播。但随着社会经济进步与社会文化的蓬勃发展,传统博物馆面临着一定的经营危机,其传统的传播文化和知识的功能正逐渐削弱。基于此情况,博物馆应当尽快进行突破与创新。新博物馆学理念主张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其强调博物馆工作应当将工作从物质基础转移上社会公众上,这无疑为当代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弛
高校博物馆需要获得政策和财政支持,同时自身也要完善造血功能。高校博物馆不需要也不可能一味地追求大规模、高档次,而是要突出自身特色。高校博物馆要履行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的职责,做好社会教育服务工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昕
当前,传播影响力与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影响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在注意力经济的环境中,博物馆要充分发挥其社会文化功能,需要传播力量和经济力量的双重介入。本研究以故宫IP经济为例,指出:年轻态的传播理念,使古老的文化迅速融入大众文化;优质的传播渠道,使博物馆文化具备跨媒体的流通性,能更好地实现其文化影响力与经济效益;而跨界强强联合,则可以激活授权联动。因此,博物馆文化品牌(IP)的融合媒体打造与博物馆经济的有机结合可以促进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与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中完成博物馆IP的打造和流通、使其在年轻化人群中具有普及性、影响力和文化消费力,同时保障博物馆的文化公共性,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立勇 朱与墨 马红英
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是目前大学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充分挖掘和发挥高校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实现高校博物馆教育与教育教学相融合,是开展创新教育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校亟需加强博物馆建设,加快博物馆从教学辅助部门向教学延伸的步伐,加强博物馆教育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提高博物馆教育资源共享和教师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
高校博物馆 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林文
乡土教育是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培养具有文化根基的现代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教育改革中长期受到重视。然而,以地方性知识传承和再生产为基础的乡土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失去了稳固依托。既往研究主要将学校视为乡土教育的实施者,焦点多集中于教材、课程、师资与政策方面,而对作为乡村地方性知识传承主要载体的社区缺乏关注。乡村博物馆是促进乡土教育和地方性知识传承的重要社区力量之一,其位育价值尚未充分挖掘。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发现,乡土教育、地方性知识和乡村博物馆之间存在互嵌共生关系。借助地方性知识的纽带作用,乡村博物馆不仅可成为乡村儿童展示自我的舞台,陪伴成长的公共空间,传习非遗、培育乡土情感的场域,还可作为推动文化交流、扩大乡土教育受益群体的“第三场所”。由此可见,发挥乡村博物馆的位育功能,是对构建乡村振兴与乡土教育融通的有益探索。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林文
乡土教育是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培养具有文化根基的现代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教育改革中长期受到重视。然而,以地方性知识传承和再生产为基础的乡土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失去了稳固依托。既往研究主要将学校视为乡土教育的实施者,焦点多集中于教材、课程、师资与政策方面,而对作为乡村地方性知识传承主要载体的社区缺乏关注。乡村博物馆是促进乡土教育和地方性知识传承的重要社区力量之一,其位育价值尚未充分挖掘。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发现,乡土教育、地方性知识和乡村博物馆之间存在互嵌共生关系。借助地方性知识的纽带作用,乡村博物馆不仅可成为乡村儿童展示自我的舞台,陪伴成长的公共空间,传习非遗、培育乡土情感的场域,还可作为推动文化交流、扩大乡土教育受益群体的“第三场所”。由此可见,发挥乡村博物馆的位育功能,是对构建乡村振兴与乡土教育融通的有益探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兴祥 陈殿林 鲍丽娟
2012年5月全国高校博物馆成立了育人联盟,会上强调:"高校博物馆还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的问题,比如明确定位的问题。由于定位不够明确、清晰,博物馆在多数高校还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没能在教学科研特别是学生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各高校要深入挖掘、着力凸显博物馆的育人功能。"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建有200多所博物馆,如何更充分地发挥高校博物馆的育人功能,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制约高校博物馆育人功能的瓶颈高校博物馆硬件建设滞后,展馆环境有待优化。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丽
博物馆具有收藏历史文物、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的功能 ,因而是一种高品位的特色旅游资源。我国历史悠久 ,民族众多 ,博物馆资源十分丰富 ,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博物馆旅游的优势。近年来 ,在旅游业的推动下 ,我国博物馆业与旅游业纷纷联姻 ,博物馆旅游正在全国各地兴起 ,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拟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 ,就有效和合理地开发博物馆旅游提出一些构想。
关键词:
博物馆 特色旅游 旅游开发 基本构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露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生态博物馆理论,借用生态博物馆理念在贵州省建立了第一批生态博物馆。随后,生态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距今已经有二十年时间了。在这段时间内,生态博物馆几经兴衰,由于准备条件不足和理论滞后,造成一部分生态博物馆由最初的舆论热点到后来的发展瓶颈,管理瘫痪,以至濒于闭馆,一片批评和质疑之声也接踵而来。回首"摸石头过河"的这二十年,总结和回顾生态博物馆在我国的发展,梳理生态博物馆的理论之根,对未来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发展、改进和完善大有裨益。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那一沙 李娜 夏军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博物馆出现了新的展示方法和陈列形式,利用新兴技术对博物馆进行数字化改造,建成数字化博物馆系统,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通过对数字教育博物馆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总结,进行论文数量统计、内容分析、研究人员层次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和研究展望。为后续的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也为宏大而复杂的数字教育博物馆建设的系统工程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数字博物馆 教育 信息技术 研究综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四十年积累、十五年谋划,全国首家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的建成,凝结了吉林职教人的汗水与智慧!全景展现、“实”“虚”结合,用好博物馆资源开展职业教育研修实践和文化建设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探索正在路上。
关键词:
中国职业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祁赛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旨在深化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进一步推进全民国防教育走深走实,提升全民国防意识。高校中的兵器博物馆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和载体,文章以兵器博物馆丰富独特的红色资源为依托,深入挖掘高校内兵器博物馆的国防教育要素,充分发挥兵器博物馆的国防教育功能,主要研究红色场馆在高等院校中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突出作用,了解红色场馆在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中的现状,做出红色文化融入国防教育生成路径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