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19)
- 2023(7309)
- 2022(5891)
- 2021(6015)
- 2020(4846)
- 2019(11472)
- 2018(11511)
- 2017(21746)
- 2016(11451)
- 2015(12877)
- 2014(12860)
- 2013(12240)
- 2012(11074)
- 2011(10125)
- 2010(10573)
- 2009(9909)
- 2008(9869)
- 2007(9227)
- 2006(8231)
- 2005(7494)
- 学科
- 济(49174)
- 经济(49013)
- 管理(31676)
- 业(31634)
- 企(27055)
- 企业(27055)
- 方法(24972)
- 数学(19044)
- 数学方法(18495)
- 理论(16314)
- 农(15119)
- 中国(13604)
- 业经(13374)
- 学(11358)
- 和(10500)
- 农业(10466)
- 财(10040)
- 教育(8967)
- 制(8529)
- 教学(8345)
- 贸(7347)
- 贸易(7340)
- 地方(7289)
- 易(7109)
- 策(6822)
- 技术(6801)
- 银(6598)
- 银行(6597)
- 融(6521)
- 金融(6518)
- 机构
- 大学(170379)
- 学院(168049)
- 管理(65096)
- 济(63775)
- 经济(62229)
- 理学(55868)
- 理学院(55266)
- 管理学(53916)
- 管理学院(53602)
- 研究(51204)
- 中国(38585)
- 京(35823)
- 财(31447)
- 科学(30611)
- 范(25873)
- 江(25738)
- 师范(25703)
- 财经(24743)
- 所(24406)
- 中心(23555)
- 北京(22923)
- 经(22265)
- 研究所(21922)
- 州(21252)
- 业大(20835)
- 师范大学(20633)
- 农(20438)
- 经济学(19684)
- 技术(18356)
- 财经大学(18333)
- 基金
- 项目(106421)
- 科学(84950)
- 研究(82081)
- 基金(76730)
- 家(65188)
- 国家(64602)
- 科学基金(56824)
- 社会(53166)
- 社会科(49183)
- 社会科学(49164)
- 省(41652)
- 教育(41036)
- 基金项目(38980)
- 编号(35257)
- 自然(35099)
- 划(34804)
- 自然科(34363)
- 自然科学(34359)
- 自然科学基金(33763)
- 资助(31790)
- 成果(30374)
- 课题(24640)
- 重点(24019)
- 部(23746)
- 创(22096)
- 项目编号(21908)
- 发(21352)
- 教育部(21318)
- 国家社会(21312)
- 大学(20952)
共检索到253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曙光 王琼慧
新中国持续进行了近七十年卓有成效的扶贫工作,减贫成就举世瞩目。本文作者在对新中国扶贫事业六个关键阶段及其主要成就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我国扶贫工作存在的深层问题,并创新性地系统提出了社会网络扶贫的理论,总结了现实中我国各地创造的社会网络扶贫模式。作者通过引入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的概念,阐释社会网络在构建共同体中发挥的作用,对社会网络扶贫的内涵、理论基础和现实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文中最后提出,未来的扶贫可从制度供给、发挥各类组织的作用及引入多元主体参与扶贫等方式形成覆盖贫困人口的完善社会网络,进而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全喜
借助文献研究和对比研究,在解释网络扶贫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扶贫的实践特色。研究发现,网络扶贫能够推动扶贫思维的深层变革:从单向思维到互联网思维;助力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从主观判断到科学界定;促进扶贫动力的内外融通:从外源救济到内生崛起;推进扶贫主体的系统升级:从单一分离到通力合作;优化扶贫路径的实践切入:从共性举措到个性特色;保障扶贫效果的稳定有序:从短期快速到长期持续。因此,在网络扶贫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提升网络扶贫主体的人力资本、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注重构建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培育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推进网络公益扶贫有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大江 孙雯雯 闫志利
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提升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增强其脱贫致富能力,是实现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实践效能。推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应“精准理解”职业教育扶贫内涵,“精准确定”职业教育扶贫目标,“精准培养”职业教育扶贫人员,“精准资助”职业教育扶贫对象,“精准改善”职业教育扶贫服务,“精准宣传”职业教育扶贫案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秀华
精准扶贫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重要的战略任务,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开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对于提升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摆脱代际贫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其价值主线进行了深入探讨,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必须以增强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为根本,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目标,以盘活贫困地区村域经济为手段,以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质量为渠道。同时,为了寻求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上的实践突破,应以招生制度改革为逻辑起点,实现"精准招生";为贫困家庭学生建档立卡,实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聂永成
大学战略联盟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它既是大学自身加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大学战略联盟具有参与主体的独立性、联盟关系的松散性、合作方式的机动性、管理协调的灵活性和资源配置的互补性等组织特征,其理论基础是生态位理论、组织域理论和利益契约理论。目前,联邦合并模式、资源共享模式、学分互换模式、联合课程模式和联盟共建模式是五种常见的大学战略联盟实践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新华
进入小康社会,相对贫困成为扶贫工作新的重点。文章通过对复杂社会网络的含义和理论基础进行的梳理,探讨了构建复杂社会网络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复杂社会网络视角下扶贫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此,应构建稳定的农村社会网络、大力发展教育扶贫工程和做好脱困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的有序衔接工作,打通贫困地区复杂社会网络的增收渠道,持续做好扶贫工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平卫英 罗良清 张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就业扶贫作为最直接最有效并能激活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脱贫方式,在我国减贫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业扶贫实践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历史演进视角出发,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业扶贫实践历程划分为"统包统配""就地转移""东西部劳务协作""精准对接、稳定就业"4个阶段,并进一步分析就业扶贫政策创新完善所基于的现实基础和背后的理论逻辑。最后,梳理总结我国就业扶贫政策体系形成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本文的研究为乡村振兴阶段就业帮扶战略调整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探索适合的就业减贫之路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沈茂英 杨萍
生态扶贫是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理念在扶贫开发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扶贫道路的核心内容。我国从1998年陆续实施的重点生态建设项目,不仅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成效,为生态扶贫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本文系统论述了实施生态扶贫的四大战略意义,明确界定了生态扶贫概念与生态扶贫的五大类型,提出了新时期生态扶贫建设的重点领域与制度保障。
关键词:
生态扶贫 内涵特征 运行框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锋
商业模式由经营模式、收入模式和客户模式三个关键环节构成,由此可以建立研究商业模式创新的框架模型。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包括静态和动态方面的含义。注意力经济、经验产品、锁定效应、网络效应和微创新,构成中国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和"钥匙"。经营模式环节的创新方法包括产业链方法、效率方法和版本划分方法等。收入模式包括收费模式和支付方法,收费模式创新方法包括免费法、锁定效应法、版本划分VIP用户法、注意力出售法等。顾客定位、注册表、网上行为观察则是客户模式创新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商业模式 经营模式 收入模式 客户模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晓芳 蒋武 张洋
会计计量是学术界一直关注但没有很好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利用表征测量理论解析多重计量模式的内涵,提出多重计量模式,具有将会计的重心回归到计量、始终坚持价值计量的原则、能够动态反映资产的价值、注重资产价值的真实反映等四个特征。从四个方面阐述多重计量模式的理论基础,这四个方面是:符合全面收益概念;符合现代财务报告目标的要求;符合计量观和净盈余理论;符合如实反映信息质量特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顾东蕾
通过文献调研和归纳演绎的方法,对照理论基础的涵义及其作用,诠释知识场理论、知识生命周期理论、知识链接理论和知识地图理论完全具备作为学科知识网络理论基础的客观条件;指出知识场理论演化形成学科知识场域,知识生命周期理论演化形成学科知识发展网络,知识链接理论演化形成学科内主题知识链接网络,知识地图理论演化形成学科知识图谱;得出学科知识网络的理论基础为知识场理论、知识生命周期理论、知识链接理论和知识地图理论的结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英彦
实践教学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引导学习者的实践活动,从而传承实践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人形成和发展的规定性,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本体论基础;新的知识观为实践教学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的观构成了实践教学的价值论基础。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实践观 新知识观 教育目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贾娟娟 王新
波特提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模型后,约翰等学者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实施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方法,但目前为止大部分文献研究都来自西方概念,缺少中国语境的内涵。本文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为例,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阐述和分析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模式在实践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填补了该模型研究缺少中国案例分析的空白。研究发现将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定义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开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开展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能够更有效的满足社会需求,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宽阔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 精准扶贫 差异性战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公丕宏 公丕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实践经历了改革推动减贫阶段、规模攻坚扶贫阶段、综合扶贫开发阶段、精准扶贫脱贫攻坚阶段,对扶贫实践的历史演进进行系统的总结,有助于厘清扶贫实践与理论的发展脉络,认识扶贫开发中的失效及原因。当前我国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正确选择是精准扶贫。该文认为,在理解精准扶贫的生成逻辑、把握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基础上,以问题导向不断完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推动新时期精准扶贫的制度建设与理论创新,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新时期社会主义扶贫实践。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实践创新 制度建设 理论创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公丕宏 公丕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实践经历了改革推动减贫阶段、规模攻坚扶贫阶段、综合扶贫开发阶段、精准扶贫脱贫攻坚阶段,对扶贫实践的历史演进进行系统的总结,有助于厘清扶贫实践与理论的发展脉络,认识扶贫开发中的失效及原因。当前我国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正确选择是精准扶贫。该文认为,在理解精准扶贫的生成逻辑、把握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基础上,以问题导向不断完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推动新时期精准扶贫的制度建设与理论创新,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新时期社会主义扶贫实践。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实践创新 制度建设 理论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