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3)
- 2023(12401)
- 2022(10629)
- 2021(9665)
- 2020(8003)
- 2019(17935)
- 2018(17987)
- 2017(34599)
- 2016(18897)
- 2015(21476)
- 2014(21484)
- 2013(21617)
- 2012(21375)
- 2011(19850)
- 2010(20553)
- 2009(19712)
- 2008(19449)
- 2007(18210)
- 2006(17145)
- 2005(15917)
- 学科
- 济(101334)
- 经济(101158)
- 管理(51365)
- 业(46920)
- 企(37182)
- 企业(37182)
- 方法(34013)
- 中国(30943)
- 数学(27441)
- 数学方法(27107)
- 地方(26250)
- 农(24553)
- 业经(22175)
- 学(21501)
- 制(19458)
- 财(19284)
- 银(16763)
- 银行(16726)
- 行(16281)
- 融(16278)
- 金融(16276)
- 地方经济(16197)
- 农业(16162)
- 贸(15918)
- 贸易(15901)
- 易(15299)
- 和(15173)
- 理论(15049)
- 发(14333)
- 环境(13730)
- 机构
- 大学(295881)
- 学院(292524)
- 济(127318)
- 经济(124506)
- 研究(112499)
- 管理(100433)
- 中国(86605)
- 理学(83286)
- 理学院(82144)
- 管理学(80612)
- 管理学院(80062)
- 科学(67328)
- 京(66114)
- 财(61484)
- 所(59599)
- 研究所(53078)
- 农(50517)
- 中心(48850)
- 江(47490)
- 财经(47040)
- 北京(43411)
- 经(42330)
- 范(41732)
- 师范(41293)
- 经济学(40519)
- 业大(40274)
- 院(39894)
- 农业(39403)
- 州(37924)
- 经济学院(36000)
- 基金
- 项目(172851)
- 科学(134198)
- 研究(126551)
- 基金(123195)
- 家(108072)
- 国家(107097)
- 科学基金(88852)
- 社会(82051)
- 社会科(76663)
- 社会科学(76637)
- 省(66912)
- 基金项目(63046)
- 教育(57480)
- 划(57327)
- 自然(54759)
- 自然科(53397)
- 自然科学(53378)
- 自然科学基金(52416)
- 资助(52167)
- 编号(50378)
- 成果(44232)
- 发(42996)
- 重点(39713)
- 部(38440)
- 课题(37263)
- 发展(34710)
- 创(34398)
- 展(34173)
- 国家社会(33513)
- 教育部(32587)
- 期刊
- 济(162264)
- 经济(162264)
- 研究(102849)
- 中国(67686)
- 学报(49166)
- 农(48361)
- 财(46161)
- 科学(44258)
- 管理(42038)
- 大学(37287)
- 教育(36139)
- 学学(34765)
- 融(33132)
- 金融(33132)
- 农业(32718)
- 经济研究(26516)
- 财经(25901)
- 技术(25345)
- 业经(24529)
- 经(22541)
- 问题(21484)
- 贸(17805)
- 业(16419)
- 技术经济(16122)
- 国际(15945)
- 世界(15094)
- 图书(14689)
- 统计(14113)
- 现代(13952)
- 理论(13880)
共检索到48590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顾宝昌
一、问题的提出近些年来,我国的生育率经历了急剧和大幅度的下降。从1970年到1981年的短短11年中,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从5.8下降到2.6。这一具有全球意义的人口事件,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国内外人口学家的广泛关注,并在众多的人口学研究中得到确认。但是,这些研究存在着三个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贾忠科
一 概况 台湾已经顺利完成了它的人口转变过程,其人口增长的特征已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转化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1905年,台湾的人口总数仅有300余万,到1950年总数已增至760万,1986年再度增至1950万。短短81年中,人口增长5倍多,年平均增长率为6.6%。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邬沧萍,钟声
众所周知,中国生育率迅速下降,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接近或达到更替水平,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在这方面,城市走在农村的前面,不少城市生育率已达到并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农村生育率虽高于城市,但从70年代起已开始明显下降。我国农村生育率为什么能下降,能否持续稳定下降?农村生育率下降是靠政策威力,强迫命令,“超经济控制”,还是“计划生育超前”,众说纷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贾忠科
从1970~1981年的11年中,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从5.8下降到2.6,受到了国内外人口学家的广泛重视。从1981~1986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再度降至2.2,对此,本文试图引用有关资料,以鲍思顿—顾宝昌模式为基础,讨论1981~1985年中国生育率变化的模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文生,靳光华
本文运用相关、回归和路径分析方法,从时序与截面数据相结合的角度,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生育率效应作了系统实证分析。研究指出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生育率水平的终极性因素,但其直接影响力较小,更多地是通过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生育率的变动。经济发展是中国生育率下降的基础和实现人口控制的长期条件,文化水平在生育率转变中起特殊重要的作用。作者还分析了造成生育率时序、地区和城乡差异的原因及进一步降低生育率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靳光华 孙文生
Thepapersystematicallyanalyzestheimpactsofsocialeconomicdevelopment onfertilitybycombiningquantitativewithqualitativemethods,timeseriesanalysis withcross-sectionanalysis.Theresearchconcludesthatthefinaldeterminantof fertilityiseconomicdevelopmentandthateconomicdevelopmentformsthefounda- tionoffertilitydeclineandlongtermconditiontokeeppopulationundercontrol.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德清
一、社会经济效益的内涵 计划生育是一项事业。从事这项事业活动虽然不直接创造社会物质产品,但它却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效益,对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因此,研究计划生育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甫强
东莞县地处我国珠江三角洲,毗邻香港,是通向深圳特区的走廊。由于地理环境特殊,来往的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国友人较多,计划生育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会给他们以深刻的印象。他们会用这种印象去认识、看待广东乃至全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因此,东莞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又是全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窗口。 东莞县有119万多人口,是广东11个百万人口的大县之一,在全省的计划生育工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尚全 汪承亮
市场经济需要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计划的计划,用以协调分散的决策行为,增进市场本身的力量。我国目前各地政府在制订发展计划时存在着政府角色定位不准、忽视全面发展、没有凸现地方特色及走形式等问题。合理定位政府角色、树立科学发展观、运用科学方法、加强政府与民间互动是制订发展计划中应该贯彻的原则。
关键词:
知识利用 发展计划 制定方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顾宝昌在 1 987年利用省级数据考察了中国的生育率 ,通过路径分析得出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对中国生育率都有重要的直接影响的结论。李建民在 2 0 0 4年分析了我国低生育率的经济环境 ,提出 1 990年代我国生育率的下降应该主要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结果。基于这些结论或假设 ,本文利用中国省级数据 ,再次考察“发展—计划生育—生育率”关系 ,结果表明在过去 30年里 ,计划生育的作用在下降 ,而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增强。 1 970年代计划生育的作用是主导 ,1 980年代计划生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二者的作用基本达到了平衡 ,而 1 990年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成为主导。“发展—计划生育—生育率”关系呈献出一种动态平衡。
关键词:
生育率 生育率转变 计划生育 主成分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国荣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什邡县的实践证明,实行不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不控制人口增长,对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民
贝克尔、墨菲和塔玛拉在1990年发表的题为“人力资本、生育率与经济增长”的论文中建立了一个“两部门模型”,提出低生育率和较高的人力资本积累率是摆脱马尔萨斯均衡陷阱、进入经济持续发展轨道的必要条件的论断。我国人口的生育率在过去的20多年中经历了迅速的转变,并达到了较低的水平,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相对落后,造成了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供给的制度性障碍,进而使我国生育率下降与经济发展,内生性变量──人力资本的积累之词的联系出现了断裂。因此,彻底消除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性障碍,才能从根本上奠定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和人口环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蒋正华
人口问题的研究历来是与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密切相关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因素关联的定量分析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研究团体的注意。 社会经济条对家庭生育观和生育实际水平的影响只有同时进行微观的研究才能澄清。下面就各省、市、自治区和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定量与定性的几点看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子慧
中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获得的妇女总和生育率和胎次率资料,不仅反映出我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化的历史过程,同时也反映了我国计划生育的巨大成就。本文拟就此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一、总和生育率的变化情况 总和生育率在研究人口再生产过程中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总和生育率水平的高低,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条件、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尔生
如何量测计划生育项目对生育的影响,各国的人口学者提出了很多量测技术。下面介绍近年来被联合国出版物推荐和各国专家公认的一些方法。 一、标准化:标准化并非是一种专门用于计划生育评价的方法,在统计学上常用于控制某些混杂因素,以能清楚地确定某一特定因素的作用。出生率(或一般生育率)可以受到年龄结构、婚姻状态分布以及已婚育龄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