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7)
2023(6276)
2022(5370)
2021(5072)
2020(4377)
2019(9795)
2018(9990)
2017(18542)
2016(10496)
2015(11939)
2014(12194)
2013(11520)
2012(10665)
2011(9848)
2010(10169)
2009(9653)
2008(9398)
2007(8898)
2006(7887)
2005(6937)
作者
(31602)
(26261)
(26129)
(24764)
(16669)
(12477)
(12032)
(10364)
(10222)
(9438)
(9063)
(8986)
(8706)
(8519)
(8324)
(7961)
(7757)
(7712)
(7471)
(7453)
(6693)
(6562)
(6461)
(6260)
(6041)
(6001)
(5857)
(5768)
(5463)
(5368)
学科
(43150)
经济(42987)
管理(30270)
(25691)
(23805)
企业(23805)
方法(21332)
数学(16193)
数学方法(15823)
中国(12743)
理论(12644)
(12439)
(11191)
业经(11040)
(9628)
(9407)
(9215)
(8162)
教育(7453)
(7389)
金融(7381)
(7353)
银行(7327)
地方(7105)
(7099)
农业(6710)
(6350)
(5822)
技术(5734)
经济理论(5605)
机构
大学(154494)
学院(152392)
管理(55757)
(54977)
经济(53653)
研究(52099)
理学(47577)
理学院(47000)
管理学(45706)
管理学院(45421)
中国(38226)
科学(33697)
(33223)
(28029)
(27309)
(27078)
研究所(24801)
(24402)
业大(23297)
中心(23258)
(22560)
师范(22286)
财经(21761)
农业(21121)
北京(20781)
(19563)
(19551)
(18482)
技术(17712)
师范大学(17635)
基金
项目(99754)
科学(78110)
研究(72926)
基金(71035)
(62498)
国家(61939)
科学基金(52388)
社会(46115)
社会科(42472)
社会科学(42454)
(40448)
基金项目(36385)
教育(35589)
(34133)
自然(33739)
自然科(33012)
自然科学(33001)
自然科学基金(32386)
编号(30273)
资助(29843)
成果(26723)
重点(22736)
课题(22210)
(21689)
(20252)
(20233)
科研(18930)
项目编号(18837)
创新(18761)
教育部(18587)
期刊
(65072)
经济(65072)
研究(46235)
中国(34925)
学报(29062)
(25262)
教育(24664)
科学(24423)
(22853)
管理(22203)
大学(21633)
学学(20091)
农业(16483)
技术(14436)
财经(12063)
(11874)
金融(11874)
业经(10382)
(10380)
经济研究(9733)
图书(9313)
统计(9268)
(8784)
问题(8655)
(8204)
(8104)
决策(7343)
技术经济(7323)
科技(7288)
业大(7276)
共检索到235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谭晓辉  
我国正在构建的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除了提供传统的物质帮助外,还包括向社会成员提供所需的社会服务、精神慰藉和支持等。而社会组织可以运用独特的价值理念、工作视角和工作方法,促进普遍社会福利状态的出现。社会组织将社会福利政策、项目转化为现实的具体的服务过程,是实现社会福利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毕可影  曾瑞明  
普惠型社会福利来自于对社会福利模式的最初划分。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到"普惠型"转变的过程中,在学界和各级政府层面,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政策实践,我们都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普惠型社会福利从提出、引入到本土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人均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构建怎样的社会福利发展模式并有效地付诸实践成为我国社会福利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建立覆盖城乡和全民共享的社会福利体系的背景下,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在中国应运而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阳  
在界定社会信息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信息化的福利目标,并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来评价社会信息化的基本水平。同时从社会信息化客观水平、信息化观念、信息化制度安排三个方面弄清社会信息化政策与社会信息化的互动效应,进而提出了社会信息化的福利函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阳  
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使得"建立何种类型的社会福利体系"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随着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决策,从补缺型福利向普遍型福利过渡成为了我国社会福利模式构建的核心要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亚成  
哈萨克族牧区普惠型社会福利经历了从初级到适度的发展过程,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使牧民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社会福利。由于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还处在发展中,牧民对其满意度也存在差异。构建更为合理的底线与非底线社会福利,有利于促进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浩  徐文宇  
基于公共服务效能内涵和构成要素分析,文章构建了包括服务成本、服务效率、公众满意、公众参与、服务能力5个维度的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效能评价理论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服务结果、服务运营和服务抱怨3个公因子。其中,服务结果因子是对效能的一种客观性结果评价;服务运营因子与社会组织承接服务的方式和过程相关,能力作为一种渗透性要素融入到服务供给全过程;抱怨因子与效能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浩  徐文宇  
基于公共服务效能内涵和构成要素分析,文章构建了包括服务成本、服务效率、公众满意、公众参与、服务能力5个维度的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效能评价理论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服务结果、服务运营和服务抱怨3个公因子。其中,服务结果因子是对效能的一种客观性结果评价;服务运营因子与社会组织承接服务的方式和过程相关,能力作为一种渗透性要素融入到服务供给全过程;抱怨因子与效能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皓田  
当前,我国儿童福利制度体系尚不够健全,法律基础、资金支持、管理监测、家庭保障、人才队伍都存在较大的短板,很难满足人民群众对儿童健康成长更多、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儿童福利体系存在的问题,应当完善4个体系,即法律保障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和监测评估体系;突出两个核心,即以家庭保障为核心,以专业队伍建设为核心、进而建设全面、高标准的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建兵  
从补缺型社会福利转向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必然要求。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中的"普惠"是指要建立起全体国民均能享受的普享式社会福利;"适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社会福利的标准要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线;二是福利项目和福利内容的选择要符合人的需要层次,随着经济和民主进程的发展逐步涵盖城乡社会生活的各主要方面。关于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实现途径和路径,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我国福利支出规模的标准化测度模型,并设计了"三三三"福利实现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海  刘诗铭  
吸引全球资本的竞争会拉低各国的社会福利标准。新常态经济主动降低投资型经济增长减少了部分工作福利。在经济全球化、产业轻型化、人口老龄化的多重压力下,建立以基本普惠福利兜底、选择性福利补充,从单向型到多维型,从被动支付型到积极创造型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是我国社会福利建设的主要价值目标。通过有弹性的多维福利制度,实施积极社会福利政策,以制度的公平公正谋取福利,通过教育和培训创造福利,突出社会福利体系的人本性,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兼顾社会福利的实施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实现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目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荣科  韩基圣  
在有关技术和资源的具体约束之下,一般说来,社会的发展目标要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诸方面在内的社会效用或社会福利最大化,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上面,那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社会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平  李实  王延中  
《中国发展报告2008/09》(以下简称《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在中国建立起"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构建全民享有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从而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一种重要的制度保障;而且还有助于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冲击,更好地实现"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的目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曹艳春  戴建兵  
该文分析了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下社会福利的内容和保障原则,对其财政资金支持需求进行预测,并估算我国在各个阶段的财政供给能力。结论表明:我国GDP在今后40年中要保持4%-8%的增长速度,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要确保达到21%-27%,才能满足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所需资金。最后,提出加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下社会福利资金筹集的建议: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增加资金来源;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支持力度;建立社会福利基金预算,专款专用;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晛昀  刘亚娜  李春  
在人口老龄化、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单位福利弱化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多重背景下,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已进入以社会化为重要特征的阶段。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作为一种新方法、新理念和新机制,既不意味着政府责任垄断,也不意味着政府责任推卸。相反,在公共服务购买过程中,需要将政府的责任贯穿于"购买什么、向谁购买、如何购买、购买效果"的链条中,切实履行其责任,才能保证政府购买行为的有序进行。结合养老服务的特殊性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养老服务中的责任框架体系包括:注重维护老年人权利,开展面向需方的服务;培育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余高雅  
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对目前我国城市农民工缺乏基本社会保险、子女成长教育保障和居住保障等社会福利现状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已引发诸多社会、经济和治安问题,进而提出了构建和完善农民工社会福利体系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