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7)
- 2023(7034)
- 2022(5873)
- 2021(5270)
- 2020(4389)
- 2019(9409)
- 2018(9044)
- 2017(17279)
- 2016(9354)
- 2015(9996)
- 2014(9722)
- 2013(9613)
- 2012(8809)
- 2011(7991)
- 2010(7881)
- 2009(7410)
- 2008(7138)
- 2007(6606)
- 2006(5830)
- 2005(4861)
- 学科
- 济(39503)
- 经济(39336)
- 管理(27727)
- 业(27003)
- 企(21769)
- 企业(21769)
- 方法(19064)
- 数学(14988)
- 数学方法(14902)
- 农(12347)
- 财(11206)
- 中国(11193)
- 业经(10577)
- 学(9173)
- 农业(8377)
- 贸(8364)
- 贸易(8361)
- 易(8095)
- 理论(7612)
- 和(7258)
- 制(7246)
- 地方(6278)
- 收入(6229)
- 环境(6098)
- 务(5874)
- 财务(5865)
- 财务管理(5858)
- 技术(5809)
- 银(5704)
- 银行(5673)
- 机构
- 大学(143110)
- 学院(140965)
- 济(58699)
- 经济(57752)
- 管理(53216)
- 理学(46919)
- 研究(46901)
- 理学院(46363)
- 管理学(45610)
- 管理学院(45354)
- 中国(33753)
- 科学(30188)
- 农(28867)
- 京(28625)
- 财(26935)
- 业大(24247)
- 所(24189)
- 农业(22956)
- 研究所(22312)
- 财经(22239)
- 中心(20658)
- 经(20193)
- 江(20005)
- 范(19061)
- 师范(18796)
- 经济学(18549)
- 北京(17459)
- 经济学院(16828)
- 财经大学(16462)
- 农业大学(15918)
- 基金
- 项目(97881)
- 科学(77398)
- 基金(73345)
- 研究(66387)
- 家(65940)
- 国家(65323)
- 科学基金(55577)
- 社会(47471)
- 社会科(43897)
- 社会科学(43877)
- 基金项目(39322)
- 省(37712)
- 自然(36125)
- 自然科(35348)
- 自然科学(35336)
- 自然科学基金(34753)
- 划(32143)
- 教育(30175)
- 资助(28228)
- 编号(24711)
- 重点(21903)
- 部(21654)
- 创(20322)
- 发(20084)
- 国家社会(20013)
- 科研(19221)
- 成果(19123)
- 创新(18955)
- 计划(18598)
- 教育部(18593)
共检索到198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江
居民消费是消费环境的函数。文章所构建的消费环境包括了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三个主要维度,基于1990—2008年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经济环境中的收入和就业因素对于居民消费的即期影响效应统计显著,其中,就业对消费的影响远高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中的所有变量则并没有对居民的消费产生统计显著的影响。因此,中国在进入"十二五"期间之后,要稳健、全面推动中国的内需,亟需解决的问题是构建起更加健康有序的社会消费环境和法律环境,而不是仅着眼于对于居民消费有即期影响的收入和就业水平,虽然这是两个非常
关键词:
就业 收入 基尼系数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范馨
金融危机以来,内需不足,主要是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医疗保险水平可能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单位根检验、Engle-Grange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江苏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社会医疗保险支出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和社会医疗保险支出之间存在(2,2)阶协整关系,即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社会医疗保险支出对消费水平的增长有促进作用,且在长期中,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将有力促进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吉恒 李敏 孟菲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对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国民生产总值、居民收入和储蓄、通货膨胀和社会保障等都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论文主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居民消费 影响因素 扩大内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红伟 吉媛
本文采用中国1999-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我国城镇居民医疗消费对其整体消费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医疗消费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会使城镇居民消费在GDP中的贡献率下降0.679个百分点。此外,政府财政资金对医疗卫生的投入的占比增加1个单位会对城镇居民消费在GDP中的贡献率产生刺激作用,使其提高1.296个百分点。最后本文从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和加强对医疗消费的调研和研究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闻潜
论消费水平闻潜消费水平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它经常为世人所关注。本文使命是探讨消费运行规律,特别是消费水平上升的适宜区间。为此,须分析消费增长机制、消费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关系,以及适度消费的衡量标准。此外,还要对偏离适度消费的不良倾向进行评述。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全
本文将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特点与问题作一简要分析。所谓消费水平,一般是指按人口平均消费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数量。文中对消费水平的分析还仅限于对人均消费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数量及共价值的分析。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凡空 李雪瑜
基于2011—2021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及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建立实证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情况。结论显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居民消费水平,且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在上述影响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另外,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数字普惠金融结构异质性、城乡居民异质性及区域异质性特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松柏
本文以改革开放31年来的数据为基础,建立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关经济模型,运用计量分析,研究了模型中主要变量对模型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洁 王若雨菡 陈海波
在数字经济时代,研究把握数字经济新动能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构建数字经济视角下经济增长新动能指标体系,并采用反熵值法对2014-2020年我国各省(市)数字经济新动能指数进行测算,同时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异质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新动能显著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且存在“U”型非线性特征;数字经济新动能对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分区域、分样本、分指标异质性效应。基于以上结论,应加快传统消费模式与新消费模式融合,以创新驱动扩大内需,鼓励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制定因地制宜的差异化发展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红光 李雅君
稳中求进是步入“高质量”发展攻坚期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方针,农村物流的发展在增强农村人口购买能力和挖掘农村市场潜力方面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本文选择2010-2021年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水平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物流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受区域异质性的影响,地区发展很不均衡;农村物流发展对于东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更为显著,其中,中部地区发展最明显,西部地区影响较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帆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商贸流通业业态创新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在随机效应、固定效应及双重固定效应模型下其对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系数均呈显著正向影响。分居民类型来看,无论是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还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均呈现正向促进作用,且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分地区来看,商贸流通业业态创新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呈显著正向影响,对西部居民消费水平影响还未呈现显著性。当门槛变量大于1.105且小于3.251时,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呈现最大化。最后,本文提出创新商贸流通业区域合作模式,增强商贸流通业服务产品技术创新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贾梦莹
消费、投资与出口并称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总量迅速增长,但是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却呈现出下降趋势。本文选取了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实证模型,用三种财政分权的衡量方法全面检验了我国财政分权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财政分权对我国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财政分权促进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在分区域讨论中,财政分权度的提高对东中部地区的居民消费具有更强的正向影响。本文依据以上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居民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发展。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居民消费 地区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贾雯
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商贸流通模式的弊端,并阐述了基于电商平台的商贸流通模式的调整方向;电商平台流通模式下商品流通环境、流通规模、流通渠道和流通效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进而带动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为验证流通模式调整对居民消费影响程度,文章基于时间序列法构建了居民消费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流通模式相关指标的变化与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其中流通效率的影响程度最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徐成晓
本文先简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再利用2014年1月-2016年3月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能有效促进消费需求,且对传统经济强省的影响更为显著。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意见,以确保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健康规范发展,进一步刺激需求。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居民消费 促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