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9)
- 2023(9413)
- 2022(8038)
- 2021(7933)
- 2020(6517)
- 2019(14678)
- 2018(14683)
- 2017(29200)
- 2016(15915)
- 2015(17912)
- 2014(17991)
- 2013(17899)
- 2012(17053)
- 2011(15883)
- 2010(16517)
- 2009(16008)
- 2008(16124)
- 2007(15380)
- 2006(14343)
- 2005(13042)
- 学科
- 济(69224)
- 经济(69051)
- 业(52407)
- 农(51874)
- 管理(40856)
- 农业(34858)
- 企(30189)
- 企业(30189)
- 方法(24281)
- 中国(22377)
- 业经(22187)
- 数学(19248)
- 数学方法(18945)
- 制(18159)
- 财(16785)
- 策(14298)
- 地方(13903)
- 贸(13350)
- 贸易(13339)
- 学(13110)
- 易(13076)
- 银(13046)
- 银行(13036)
- 行(12588)
- 发(12514)
- 农业经济(12504)
- 体(11973)
- 及其(11864)
- 理论(11848)
- 收入(11302)
- 机构
- 学院(241051)
- 大学(237791)
- 济(102195)
- 经济(99919)
- 管理(89485)
- 研究(82682)
- 理学(75427)
- 理学院(74646)
- 管理学(73422)
- 管理学院(72966)
- 中国(67310)
- 农(55366)
- 财(50759)
- 京(50294)
- 科学(47400)
- 所(42197)
- 农业(41722)
- 江(39127)
- 中心(38976)
- 财经(38354)
- 业大(37300)
- 研究所(37170)
- 经(34478)
- 范(34378)
- 师范(34184)
- 北京(32163)
- 州(31116)
- 经济学(29764)
- 院(27758)
- 财经大学(27464)
- 基金
- 项目(141157)
- 研究(111814)
- 科学(110802)
- 基金(100624)
- 家(85236)
- 国家(84259)
- 社会(72095)
- 科学基金(71263)
- 社会科(66821)
- 社会科学(66798)
- 省(55285)
- 基金项目(52034)
- 教育(50382)
- 编号(49076)
- 划(45504)
- 成果(42864)
- 自然(41514)
- 资助(41028)
- 自然科(40462)
- 自然科学(40455)
- 自然科学基金(39743)
- 课题(33216)
- 部(32635)
- 发(31873)
- 农(31563)
- 重点(30828)
- 性(29958)
- 国家社会(28622)
- 制(28170)
- 创(27977)
- 期刊
- 济(131266)
- 经济(131266)
- 研究(79407)
- 农(61270)
- 中国(54054)
- 农业(41180)
- 财(37186)
- 学报(35688)
- 科学(33899)
- 融(30998)
- 金融(30998)
- 教育(30652)
- 管理(30223)
- 大学(28939)
- 学学(27084)
- 业经(26725)
- 财经(20227)
- 技术(19654)
- 问题(18913)
- 业(18085)
- 经济研究(17840)
- 经(17406)
- 农村(15697)
- 村(15697)
- 农业经济(15508)
- 版(14334)
- 世界(13503)
- 贸(13398)
- 经济问题(12909)
- 技术经济(12230)
共检索到389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新文
贫困是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我国农村扶贫的初始阶段是以经济政策为主导策略的路径,社会政策在经济发展面前处于落后甚至附属的局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社会政策的建设需要付出更多的关注。本文认为,在农村扶贫过程中,社会政策的建设应该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尤其在需要层次、社会参与、能力培养、资产建设以及社会资本等层面上凸显社会政策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扶贫 社会政策 建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孝勇 赖景生 寸家菊
本文从阐述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现状和四阶段扶贫开发历程入手,分析了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参与式整村推进、特色产业开发、乡村旅游开发和移民开发等扶贫模式;总结了西部农村扶贫开发的绩效。研究发现:西部农村扶贫模式创新是西部农村扶贫取得良好绩效的保证。最后提出开展扶贫模式创新、打破农村扶贫制度性陷阱、消除农村制度性贫困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小云 苑军军 于乐荣
中国农村贫困格局的变化在客观上要求调整农村减贫的战略与政策。2020之后农村贫困的治理战略需要由长期以来的"扶贫战略"转向"以防贫为主"的新的贫困治理战略框架。2020之后中国减贫的战略目标将需要从过去长期以来通过制定不同的绝对贫困标准并继而努力超越绝对贫困标准,转变为通过逐步实现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手段来缓解不平等为主要目标。2020后以防贫为主要目标的减贫政策应将现行所有的政策工具进行重新的梳理建立起相互衔接、互不重复、目标明确的新的减贫政策体系。
关键词:
2020后减贫 治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磊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西部地区实行区域性扶贫开发政策以来,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与贫困发生率快速下降,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加,贫困深度不断减轻,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得到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出现明显改善。提高西部地区农村扶贫绩效,要创新扶贫模式,打破农村扶贫制度性陷阱,消除贫困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磊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西部地区实行区域性扶贫开发政策以来,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与贫困发生率快速下降,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加,贫困深度不断减轻,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得到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出现明显改善。提高西部地区农村扶贫绩效,要创新扶贫模式,打破农村扶贫制度性陷阱,消除贫困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磊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西部地区实行区域性扶贫开发政策以来,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与贫困发生率快速下降,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加,贫困深度不断减轻,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得到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出现明显改善。提高西部地区农村扶贫绩效,要创新扶贫模式,打破农村扶贫制度性陷阱,消除贫困制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秀芸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导思想,是已被反复强调并提上各级政府工作议程的顶层设计。精准扶贫是针对农村贫困居民而言的,其最典型的政策特征是扶贫工作的精细化、精准化。现实中,精准扶贫存在着一些认识偏差和技术难点。对此,大学生村官完全可以利用其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其中,为纠偏、克服技术难点尽一份责任。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大学生 村官 农村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秋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关心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经历了体制改革下的救济式扶贫(1978-1985年)、开发式扶贫制度化和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86-2000)、"大扶贫"格局的形成和发展阶段(2001-2013)、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阶段(2014至今)四个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贫困人口基数快速减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据我们的分析,在当前中国实施的农村精准扶贫实践中,仍然存在如何精确瞄准扶贫对象、整合扶贫资金、调动扶贫对象参与的积极性等问题。
关键词:
农村扶贫 历史演变 精准扶贫 政策实践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秋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关心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经历了体制改革下的救济式扶贫(1978-1985年)、开发式扶贫制度化和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86-2000)、"大扶贫"格局的形成和发展阶段(2001-2013)、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阶段(2014至今)四个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贫困人口基数快速减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据我们的分析,在当前中国实施的农村精准扶贫实践中,仍然存在如何精确瞄准扶贫对象、整合扶贫资金、调动扶贫对
关键词:
农村扶贫 历史演变 精准扶贫 政策实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苗齐 钟甫宁
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是三个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贫困测度标准。本文在系统分析贫困测度指标对扶贫政策取向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测算了1985年以来中国农村贫困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扶贫政策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却更加恶化,不仅剩余贫困人口的平均收入水平更加远离贫困线,而且深度贫困者处于更为相对不利的地位。针对这种变化,本文讨论了改善贫困状况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农村贫困 贫困线 扶贫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伟宾 汪三贵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益贫困地区"大于"益贫困户"的特征。农村扶贫政策的实施从生产能力、市场参与和缓解脆弱性等角度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民分享经济增长的机会和能力,有劳动力的贫困农户如果能够参加扶贫项目,其收入增长速度是非常可观的。扶贫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中国农村减贫的进程,缓解了收入分配对减贫的负面影响,使经济增长表现出一定的益贫性。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瞄准偏差,是导致"益贫困地区"大于"益贫困户"的原因之一,未来的农村扶贫政策需要在加强扶贫资金投入的同时提高扶贫资金的瞄准效率。
关键词:
扶贫政策 收入分配 农村减贫 经济增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传岩 赵玉
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扶贫效益的最大化有赖于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套。当前农村扶贫政策的协调配套问题比较突出,无论是财政投入、扶贫信贷资金投放、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还是对贫困地区人口自身发展能力的开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某些惠农政策、生态工程以及社会保障等政策也还存在着对贫困地区关注不足的问题,因此,财政税收、金融、产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各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都应考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需求,做好协调配套。这是提高扶贫效率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扶贫政策 协调配套 社会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瑶
扶贫工作的主要问题就是政策和执行上出现了很大的偏差,政策落实不到位,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本文从农村镇域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和执行策略三方面入手,结合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探究,厘清了我国农村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政策执行 镇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传岩 赵玉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政府行政理念的转变,中央政府的公共支出政策影响逐步增强,政策导向方面的扶贫意识有了加强,各种部门政策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影响越来越大,产生了积极的扶贫效果。但从总体来看,当前财政、税收、产业、金融、社会保障等各项政策协调性不高,尚未形成有机的政策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颖慧
农村贫困治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是化解三农问题的一把钥匙,是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阐述了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事业的主要障碍及其研究意义;指出农村多元化扶贫开发格局建构的问题,农村扶贫资金投入方向和运用模式的引导力量不足及农村扶贫资金对造血式扶贫项目的支持力度不足等若干问题;给出构建多元化农村扶贫资金筹措和扶贫开发格局,优化农村扶贫资金投入方向和运用模式及增强农村扶贫资金对造血式扶贫项目的支持等对策。
关键词:
农村扶贫资金 损害赔偿制度 侵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