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13)
2023(16486)
2022(13630)
2021(12587)
2020(10812)
2019(24247)
2018(24188)
2017(46617)
2016(25067)
2015(27756)
2014(27569)
2013(27282)
2012(24804)
2011(21996)
2010(22232)
2009(20667)
2008(20497)
2007(18785)
2006(16487)
2005(14880)
作者
(69854)
(58565)
(58484)
(55393)
(37365)
(28190)
(26494)
(22590)
(22261)
(21139)
(19999)
(19926)
(18685)
(18625)
(18017)
(17931)
(17357)
(17146)
(17026)
(16914)
(14726)
(14320)
(14198)
(13782)
(13118)
(13113)
(13065)
(13017)
(11840)
(11733)
学科
(105747)
经济(105536)
(102151)
(83454)
企业(83454)
管理(83285)
(48398)
方法(46772)
数学(37470)
数学方法(36989)
业经(33287)
(32572)
农业(32255)
中国(28285)
(23588)
技术(23227)
(22406)
财务(22352)
财务管理(22319)
企业财务(21187)
地方(20271)
理论(19376)
(18851)
贸易(18839)
(18648)
(18335)
(18029)
(18007)
(16816)
(16548)
机构
学院(357663)
大学(351927)
(149202)
经济(146207)
管理(144158)
理学(123644)
理学院(122455)
管理学(120582)
管理学院(119885)
研究(111500)
中国(88063)
(72519)
(69989)
(67034)
科学(66369)
(56466)
财经(55402)
(55066)
中心(53944)
业大(53359)
农业(51209)
(50158)
研究所(49435)
(45508)
师范(45125)
经济学(44829)
(44699)
北京(44609)
经济学院(40503)
财经大学(40463)
基金
项目(236567)
科学(188706)
研究(176983)
基金(173295)
(149286)
国家(147837)
科学基金(129281)
社会(116279)
社会科(109399)
社会科学(109365)
(93393)
基金项目(91761)
自然(81640)
教育(80713)
自然科(79856)
自然科学(79838)
自然科学基金(78471)
(76758)
编号(72596)
资助(69220)
成果(57946)
(52974)
重点(52178)
(51717)
(51034)
课题(48383)
国家社会(48168)
创新(47659)
(46199)
教育部(45898)
期刊
(173049)
经济(173049)
研究(103405)
中国(71480)
(67376)
(57757)
管理(55400)
学报(52594)
科学(50445)
农业(45443)
大学(41806)
学学(39291)
教育(37125)
技术(35140)
(34440)
金融(34440)
业经(33425)
财经(28724)
经济研究(25267)
(24846)
(23788)
问题(23353)
技术经济(20234)
图书(19152)
(18382)
世界(16978)
现代(16631)
科技(16551)
商业(16206)
(16007)
共检索到540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川  
在缺乏良好社会组织机制的普通农业型地区,"现代农业与小农如何衔接"的问题可锁定为"现代农业新技术与小农如何衔接"的问题。"社会性小农"的本质特征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定位和决定自己的行为和行为时间"。由于"社会性"对小农农业生产技术使用的型构,农技推广服务所供给的现代农业新技术在试图取代或转化"社会性小农"所自发选择的农业技术时遭遇了严重梗阻,农技推广服务与"社会性小农"之间出现适配困境。故此,农技推广服务就只能绕开小农的"社会性"寻求突围。干部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小农家庭发展观中的契机,以及边缘生产者对农技指导的渴求,都在"社会性小农"的生产逻辑之外,为现代农业新技术与小农生产的有效衔接预备了空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雪莲  
聚焦河北省邢台市G村内生型服务组织的农技推广过程,运用嵌入理论从制度嵌入、关系嵌入、文化嵌入三个维度探讨该组织在技术、服务、市场等方面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市场的动力机制。发现村庄通过采用先进的苹果种植技术,完成了农户家庭经营的精细化、集约化、高附加值化和村庄生产的农业组织化、规模化、产品标准化、地方特色化,进而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在制度嵌入方面,服务组织依托村委会的制度资源、村规民约、乡村政治精英示范等完成了“行政化”组织动员机制;在关系嵌入方面,服务组织基于熟人社会的人情、信任、互利共生等实行了互惠交换机制;在文化嵌入方面,服务组织凭借共享的价值观念、品牌文化建设和富有意义的实践等实现了村庄整合机制。“村社组织+内生型服务组织+技术专家+农户”的发展模式,构建了小农户主体性的利益共同体,推动了村庄从传统维持型向现代发展型村落的转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冷波  
北京市L村蔬菜种植劳动与资本双密集化的"小而精"农业模式实现了小农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具有多重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促进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户收入,优化城市蔬菜供给和食品安全,改善村庄治理和社会秩序。这种模式是由多主体通过三大机制共同实施:政府面向生产的扶持机制为小农户分担了农业现代化成本;村社主导的协调机制将自上而下的农业现代化任务与"单、散、小"的农户有效对接起来;多方参与的市场竞争力提升机制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秀玲  
曾令我们神往的大型机械化耕作、单一化种植、专门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场景,现实凸显出土壤板结、作物品质下降、病虫害加剧、农作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弊端。只有"适度"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建立循环经济型农业园区、防止过度的规模化经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慕娜瓦尔·肉孜  赵万水  
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规模经济在我国呼声甚高。一些县、乡盲目追求政绩 ,搞园林化建设 ,土地整齐划一 ,结果是浪费财力 ,徒增债务 ,毫无实效。那么 ,我国非平原地区的农业发展道路应如何选择呢 ?笔者认为 :规模经济不适合非平原地区的耕作条件 ,农业产业化亦有利有弊 ,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正确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慧  刘锦晖  史宏龙  王统勋  
积极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甘肃省陇东农产品主产区进行调研,发现其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进行衔接的现代化路径主要有思想现代化路径,组织形式现代化路径,生产方式现代化路径,营销模式现代化路径,社会化服务现代化路径五种,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衔接困境,针对小农户的技术支撑欠缺、综合能力素质较低、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引领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提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机制构建与路径选择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宇鹏  武舜臣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要实现有机衔接,关键在于探索一种使农户受益和使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激励相容的合约方式。本文分析了土地密集型种植业(粮食生产)、资本密集型养殖业和劳动密集型农业特色产业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实践。研究表明,土地托管模式实现了粮食生产由土地规模经营到服务规模经营的转变,使农民能分享经营收入;"四位一体"的"正大模式"推动现代养殖项目"农民所有,企业经营",使农民能分享资产收入;产销直通的电商模式促进了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使农民能直接获得消费者价格。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实践还在不断修正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农业现代化能否走出大农场模式和小农场模式之外的新路,还需做出更多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航英  
基于中国农民群体分化的现状,本文认为,现阶段能被纳入小农户范畴的只有小纯农户、农业兼业户和非农兼业户。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尽管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之间呈现出相容性的一面,但两者更多表现的是互斥性的关系。而这一状况导源于农村改革以来小农户的去组织化。现有衔接路径虽意在组织和带动小农户发展,但由于其发展路径和模式没有有效组织小农户且脱离中国农村社会基础,因而没有发挥作用。有鉴于此,本文认为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一方面在于构建新村庄集体组织、发展集体经济以实现小农户的内生性组织化,另一方面在于反思美国式现代农业模式,走一条立足于中国农村社会基础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舜臣  胡凌啸  赵策  
妥善处理现代农业与小规模家庭经营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也是与小农户关系的处理过程,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支撑、以商品或服务为标的、以巩固小农户农业生产主体性地位为目标的主流衔接路径。然而,随着农户分化程度的加深,旨在提升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能力的诸多衔接措施,不仅推行难度大、衔接成效低,而且引发了农户群体的内部不公以及农户分化延缓等问题。对此,应以小农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目标,放活被衔接农户的角色定位,以现代农业发展诉求为依托,激活农户家庭要素禀赋优势和经营优势,通过打造适合分化农户的异质性衔接路径,高效有序地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于海龙  胡凌啸  林晓莉  
本文通过案例,剖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外部工商资本与小农户衔接的动态演变过程,发现在村集体和合作社等难以发挥组织协调小农户的功能时,嵌入乡土社会的村庄经纪人成为替代性选择。他们借助乡村社会相对封闭且紧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结附在网络上的信任、情感、文化等因素,实现了小农户的平顺接入、稳定衔接。抛开衔接媒介的身份属性,将经济行动嵌入社会关系网络是确保他们有效发挥媒介作用的最重要特征。真正有效的衔接媒介能够高效地组织调动小农户、约束小农户机会主义行为、促进现代农业技术和生产要素与小农户有机融合,并能够构建合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因此,在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与广大小农户直接相连的衔接媒介“润滑剂”和“转换阀”作用,注重在乡村培育和发展包括经纪人在内的有效衔接媒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庆海  
现阶段小农户仍是农业经营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他们已经与传统农业下的小农具有迥然不同的属性。尽管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之间存有种种矛盾,但他们内在的基因中含有不可切割的现代元素。依据收入结构的差异可将小农户区分为全职农户、兼业1型农户、兼业2型农户和非农户。因与农业利益的相关度不同,使他们在农业经营中的从业行为不同。克服小农户的局限性,将其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最有效方式是构造具有整合功能的服务组织载体,包括市场服务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其中以合作经济的机制实现集体经济的创新,赋予其整合与服务小农户的功能,是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的重要组织载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楠  
《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指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小农户家庭经营将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要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经过深入乡村调研,面对现代农业的专业化、工业化和商业化特点,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过程中存在“规模”“市场”和“认知”三方面的困境。基于小农户行为特点,从保证小农户的利益、规避小农户的违约风险、实现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三重目标入手,基于“党支部领办型”的特点,提出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大力提升新型职业农业能力、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衔接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孔祥智  穆娜娜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也一直是中央在进行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政策导向。但是中国的农业规模经营,尤其是以土地租赁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土地流转没有改变中国土地小规模经营的现状,另一方面租地的规模经营主体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负面经济效应。这就表明,中国要在小农户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走以土地租赁为主的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的道路是行不通的。把农民组织起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东升  孔凡丕  陈学渊  
对安徽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调研发现,安徽省通过龙头企业+土地股份合作社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服务组织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两种主要模式均取得了较好成效,不仅破解了小农户土地"碎片化"问题,实现了农业生产规模经营、粮食生产节本提质增效,较好地解决了耕地撂荒问题,而且培育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豆书龙  张明皓  
在"大国小农"国情下,系统性探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衔接机制具有重大的政策、实践与理论意义。小农户存续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困境为两者之间的衔接提供了现实基础,而二者之间所内涵的互构性关联则构成了衔接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当前,个体型、组织型和关系型衔接机制的杂糅构成了中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的多元形态,但还未形成以小农户为主体的稳固衔接方式,小农户在不同程度上仍处于人格依附和市场依附的状态,不平等性和不稳定性依然潜藏于不同的衔接形态中。未来的发展方向除应坚持衔接机制多元化探索和积极借鉴国外有益发展经验之外,还应重点培育体现小农户强自主性原则的形式,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格衔接、组织衔接和关系衔接。最后,应注重小农户与小农的差异性,充分认识并挖掘小农自身所蕴藏的丰富自然社会关系,实现小农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