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3)
- 2023(8783)
- 2022(7580)
- 2021(6821)
- 2020(5557)
- 2019(12612)
- 2018(12609)
- 2017(23883)
- 2016(13098)
- 2015(14839)
- 2014(15051)
- 2013(14989)
- 2012(14643)
- 2011(13504)
- 2010(13960)
- 2009(13249)
- 2008(13533)
- 2007(12747)
- 2006(11698)
- 2005(10731)
- 学科
- 济(65017)
- 经济(64847)
- 管理(38108)
- 业(37000)
- 企(30861)
- 企业(30861)
- 方法(21919)
- 中国(21647)
- 地方(19824)
- 农(18292)
- 业经(16893)
- 数学(16090)
- 数学方法(15863)
- 学(13780)
- 财(13309)
- 理论(12516)
- 制(12330)
- 农业(12056)
- 和(11757)
- 银(11383)
- 融(11371)
- 金融(11369)
- 银行(11364)
- 地方经济(11270)
- 行(11061)
- 发(11059)
- 贸(10854)
- 贸易(10842)
- 易(10366)
- 技术(9352)
- 机构
- 大学(199066)
- 学院(198826)
- 济(79307)
- 经济(77415)
- 研究(72571)
- 管理(70890)
- 理学(58866)
- 理学院(58066)
- 管理学(56909)
- 管理学院(56531)
- 中国(56168)
- 京(44203)
- 科学(44061)
- 财(39121)
- 所(38317)
- 研究所(33896)
- 江(33177)
- 农(32793)
- 中心(32178)
- 范(30732)
- 师范(30483)
- 财经(29605)
- 北京(28908)
- 州(27146)
- 业大(26634)
- 经(26462)
- 院(25447)
- 农业(25018)
- 师范大学(24360)
- 省(24101)
- 基金
- 项目(118149)
- 科学(92627)
- 研究(89458)
- 基金(83071)
- 家(71399)
- 国家(70652)
- 科学基金(59871)
- 社会(58088)
- 社会科(53774)
- 社会科学(53753)
- 省(47339)
- 基金项目(42991)
- 教育(41216)
- 划(39467)
- 编号(37008)
- 自然(36186)
- 自然科(35360)
- 自然科学(35353)
- 自然科学基金(34732)
- 资助(34203)
- 成果(32543)
- 发(30577)
- 课题(27287)
- 重点(26737)
- 部(25700)
- 发展(24908)
- 展(24467)
- 创(23894)
- 国家社会(22651)
- 性(22435)
共检索到333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施维树
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是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党和政府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社会利益不够协调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解决分配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从而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协调 利益关系 和谐发展 分配收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红贵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旧的协调关系已经被打破,新的协调关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日渐凸显,利益纷争和利益冲突也有日益增多和激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要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首先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是社会和谐的首要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
协调 利益关系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光志
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含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一种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这样一种均衡的利益格局是和谐社会最主要的基础,也是涉及到我们这个社会未来前景的根本之所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永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十七大报告是党在新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为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本刊组织四川学术界有关专家学者举行专题论坛,交流学习体会,现刊发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敏 汪强
富国强军战略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阶段。文章对建设和谐社会中国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以及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指出:国防与经济建设关系的调整演变必须着眼于实现和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必须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提高国民经济的军民兼容度,增强平战转换能力。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协调发展 国防经济 国家利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国英 甘俊美 许新三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中,需要对“渐进改革”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渐进改革模式是我国进入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理性选择,但是,渐进改革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持续推进的能量在收缩,难度在增大。本文的主要观点认为,必须对渐进改革的思维基点进行位移和创新,突破传统的渐进改革思维基点的束缚,从而使渐进改革获得新的发展动力,进入新的发展空间,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并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稳固的基础。
关键词:
渐进式改革 协调发展 和谐社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丹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认为,金融部门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天然职能和历史使命。要通过加强金融体系的协调发展、金融资源的公平配置以及中央银行的宏观管理,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
金融体系 和谐社会 中央银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照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一般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等,绿色经济则主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绿色经济是在20世纪后半期,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遇到能源危机、生态危机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换句话说,绿色经济不过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快达到环境和资源无法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琳 张杰
深入研究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利益关系是研究公共政策的钥匙。文章立足于利益协调是和谐社会背景下政策终结的新取向,具体分析政策终结与利益的关联性,提出通过建立健全利益引导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机制、利益整合机制以及利益补偿机制等途径来构建政策终结的利益协调机制。
关键词:
政策终结 利益协调机制 和谐社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仇喜雪
和谐社会的构建实质就是一0个利益关系的冲突和协调过程。正视现存的利益不均衡并供给协调利益冲突和缓和社会矛盾的利益均衡机制,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关键词:
利益冲突 协调 构建 和谐社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增辉
在一个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社会的和谐有赖于保证社会利益协调的制度安排,政府的公共政策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需要通过培养发展多元化的社会组织、健全多层次的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公共政策制订的民主协商机制以及建立公共政策的损益补偿机制等途径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共政策 利益协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严宽荣 张辉
城市旅游发展中各方的利益和矛盾往往错综复杂地纠结在一起,若协调不善将造成城市旅游发展效率低下,城市旅游形象受损。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城市旅游发展中各利益主体的发展目标进行分析并提出协调措施,试图为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市旅游发展 相关者利益 协调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伟 邓峰
国际环境问题的特点之一就是任何一个国家的环境退化都会影响到另一个国家的福利 ,这种越境环境影响要求通过多边合作加以解决 ,没有这种合作 ,各国将需要更多资金才能解决问题 ,造成资源浪费。因此 ,首要问题是设计出一种有效的刺激机制 ,使各个国家的利益达到一定程度的兼容性 ,促使有关方面合作。切实有效地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是 :环境规范的统一 ;合理运用“绿色壁垒”政策 ;提供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援助 ;建立“环境服务”市场 ;完善“承诺和检查”制度 ,在一定限度范围内实施债务与自然互换。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利益冲突 机制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庆国,邓峰
近年来对环境资源被破坏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保护环境资源,但环境资源被破坏的现状仍很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各种集团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冲突,因此,要采取一些措施以协调这些冲突,从而更为有效地保护环境资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雅婷 姚晓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所带来的繁荣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教育,教育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也越发重要和明显。文章认为,教育不但关系着我国在世界经济、文化、科技和政治竞争中的地位,更是协调发展我国内部东西南北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唯一手段,而且,发展教育还提高了人民的知识结构水平,储备了未来全局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的人力资本,直接制约和影响了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
关键词:
教育 经济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