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8)
2023(7027)
2022(5923)
2021(5494)
2020(4737)
2019(10516)
2018(10477)
2017(20038)
2016(11078)
2015(12420)
2014(12289)
2013(11988)
2012(11172)
2011(10095)
2010(10350)
2009(10081)
2008(10247)
2007(9535)
2006(8660)
2005(7974)
作者
(31629)
(26717)
(26306)
(25210)
(17039)
(12710)
(12072)
(10158)
(10034)
(9637)
(9173)
(8887)
(8865)
(8555)
(8528)
(8143)
(7903)
(7784)
(7707)
(7627)
(6737)
(6541)
(6256)
(6204)
(6031)
(6004)
(5981)
(5761)
(5362)
(5129)
学科
(41550)
经济(41379)
管理(40519)
(35643)
(33632)
企业(33632)
方法(18051)
(17999)
(15177)
数学(13325)
数学方法(13164)
(12025)
财务(11998)
财务管理(11976)
业经(11815)
企业财务(11554)
中国(11518)
(10705)
(10326)
(10128)
理论(9486)
体制(9146)
(8485)
(7944)
银行(7933)
(7710)
金融(7706)
(7479)
(7005)
(6703)
机构
大学(166690)
学院(162811)
(64969)
经济(63580)
管理(60250)
研究(53462)
理学(51104)
理学院(50509)
管理学(49691)
管理学院(49367)
中国(41518)
(38489)
(34357)
科学(30989)
财经(29213)
(26971)
(26296)
(25779)
中心(23928)
(23645)
研究所(23599)
财经大学(21628)
北京(21589)
(21478)
师范(21263)
业大(20903)
经济学(20429)
(20077)
(18839)
农业(18108)
基金
项目(100842)
科学(81000)
基金(75867)
研究(74829)
(65182)
国家(64627)
科学基金(56222)
社会(50797)
社会科(47057)
社会科学(47038)
基金项目(39651)
(38060)
自然(35292)
教育(35083)
自然科(34495)
自然科学(34487)
自然科学基金(33941)
(32592)
资助(29958)
编号(29525)
成果(26654)
(25030)
(23453)
重点(22731)
国家社会(20920)
(20890)
教育部(20814)
课题(20769)
(20440)
人文(19908)
期刊
(77655)
经济(77655)
研究(53335)
中国(36361)
(34973)
学报(27177)
管理(24426)
科学(24180)
(22748)
大学(21264)
学学(19971)
教育(18974)
(18119)
金融(18119)
财经(17107)
(14541)
农业(14073)
技术(11760)
经济研究(11483)
业经(11150)
问题(10285)
(9058)
财会(8899)
会计(8507)
(7830)
理论(7803)
图书(7159)
现代(7101)
(6994)
技术经济(6926)
共检索到257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晓春  
表决权是股份公司股东享有的一项重要的权益,但由于我国对社会公众股股东行使表决权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现行的相关规定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提出应从完善类别股东表决制、委托投票制和网络投票制等方面着手,以便社会公众股股东更有效地行使表决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梅慎实  
关于完善股东表决权机制的探讨梅慎实在股份公司里,股东拥有受益权、决策权及选举管理者权等重要权力。然而,在公司法人财产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的情况下,股东虽无公司业务法定直接管理权,但可通过对股东大会的议决事项行使表决权,并籍此形成公司意志的表决权来反映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蒋言  
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年大宗交易资料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为获取公司控制权的大宗交易支付的成本与一般大宗交易的支付成本存在显著差异。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东表决权制度、累积投票制度、控股股东诚信义务的追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是造成大股东侵害小股东的制度性原因。完善股东表决权制度、累积投票制度是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要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艳  
由于现行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利益保护方面存在诸多制度缺失 ,致使小股东利益受到损害现象非常普遍。本文认为 ,损害小股东利益现象是控股股东利用其表决权的“垄断”地位控制公司及经营管理层的原因所致。表决权信托是改变这一现象的有效方式 ,能起到保护小股东利益的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元璋  彭晓峰  
本文论述了股份合作制企业表决权的性质和重要作用,阐明了“表决权是股份合作制企业根本性质的实现形式”这一经济学内涵。依据股份合作制企业性质,本文认为,在企业表决权上,既不能实行单纯的一人一票制,也不能实行单纯的一股一票制,而要兼顾资本和劳动的权利,实行资本和劳动相结合的资本劳动复合表决权。本文提出了兼顾资本和劳动权利的表决权在实践中的基本思路,并由此引发出按劳分红,根据资本劳动复合表决权的基本观点,提出了按劳分红的分红依据及其具体办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元璋  彭晓峰  
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表决权王元璋彭晓峰股份合作制是一项重要的企业制度创新。对于这一崭新的企业制度的性质、作用、股权结构、收益分配等问题,理论界讨论较多。但对于股份合作制企业表决权这个有关企业股份合作性质的具体实现形式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却探索不够深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志明  程实  
本文讨论类别股东表决制度存在的基础,结合制度经济学中关于制度设计的理论原则,同时参考世界各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建立我国类别股东表决制度的框架,同时对具体的制度设计也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牛建波  武立东  
国有非流通股“一股独大”,使公众股东无法对大股东做出的决策施加实质性的影响,沉重打击了公众股东参与治理的积极性。类别股东表决制度即是为了解决这种不平衡而进行的公司治理制度创新,公司的重要决策事项需要征得公众股东的多数同意方可生效。为了稳定有效地推行类别股东表决制度,平衡各类股东的利益是实施成功的关键,完善配套制度是制度保障,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是基础。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佳  徐一博  
本文以2012年-201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财务可持续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能促进企业财务可持续,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上升会对企业财务可持续产生抑制作用,且表决权集中度和差异度在两者间起了“正向激励”作用。此外,随着控股股东相对表决权优势增加,这种“正向激励”效应仅在非国有企业中显著。进一步对非国有企业分析发现,随表决权集权程度加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应该控制在40%以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华忠  
制度具有相互依存性,制度的效率依赖于其它配套制度的发展。类别股东表决机制的建立保证了以支付对价为核心的股权分置改革的多数选择原则和帕累托改进性质,推动了改革的顺利完成。解决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性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未来的改革进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制度的关联性、互补性及可操作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郑海英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缺陷直接影响公司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环境的缺陷突出表现为控股股东与社会公众股东之间的权利失衡。本文从内部控制的目标、构成及内部控制环境出发 ,论述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社会公众股东权利失衡的表现形式及其风险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永忠  
从理论上说,独立董事是公众股东利益的人格化代表,公众股东的股权是独立董事进入董事会的股权基础,就像内部执行董事是控股股东的人格化代表,控股股东的股权是内部执行董事进入董事会的股权基础一样。在实践上,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明显的制度性缺陷,表现在独立董事的提名权由控股股东操控,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数量少、比例低。因此,必须保障公众股东不容剥夺的提名权,必须提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数量比例,使其与公众股东的股权比例相适应。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永忠  
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独立董事与公众股东权益的关系。从理论上说,独立董事是公众股东利益的人格化代表,公众股东的股权是独立董事进入董事会的股权基础,就象内部执行董事是控股股东的人格化代表,控股股东的股权是内部执行董事进入董事会的股权基础一样。在实践上,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明显的制度性缺陷,表现在独立董事的提名权由控股东操控,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数量少、比例低。本文提出必须保障公众股东不容剥削的提名权,必须提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数量比例,使其与公众股东的股权比例相适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