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64)
2023(2565)
2022(2357)
2021(2186)
2020(1947)
2019(4299)
2018(4404)
2017(8854)
2016(4812)
2015(5325)
2014(5486)
2013(5599)
2012(5144)
2011(4980)
2010(5224)
2009(5173)
2008(5222)
2007(5068)
2006(4734)
2005(4119)
作者
(14164)
(12046)
(11531)
(11275)
(7487)
(5751)
(5442)
(4648)
(4568)
(4353)
(4046)
(4008)
(3930)
(3885)
(3671)
(3454)
(3420)
(3398)
(3377)
(3244)
(3099)
(2948)
(2909)
(2858)
(2778)
(2664)
(2658)
(2556)
(2355)
(2324)
学科
(24018)
经济(23880)
管理(15589)
(14882)
企业(14882)
(14820)
方法(11903)
数学(7733)
数学方法(7679)
理论(7663)
中国(7107)
业经(6828)
(6271)
(6212)
(5956)
(5607)
(5149)
教育(4582)
经济理论(4307)
企业经济(4154)
社会(4109)
(4027)
银行(4021)
地方(4018)
(3841)
(3677)
(3675)
金融(3675)
(3568)
财务(3559)
机构
大学(80876)
学院(77454)
(30758)
经济(30051)
管理(28783)
研究(25217)
理学(24518)
理学院(24187)
管理学(23756)
管理学院(23604)
中国(19763)
(16873)
(16685)
科学(14638)
财经(13328)
(12935)
师范(12896)
(12852)
(12391)
(11866)
研究所(11385)
中心(11212)
北京(10722)
师范大学(10545)
(10132)
(9862)
财经大学(9711)
经济学(9609)
业大(8960)
经济学院(8409)
基金
项目(44932)
科学(36291)
研究(34438)
基金(33559)
(28159)
国家(27848)
社会(24900)
科学基金(24257)
社会科(22208)
社会科学(22196)
基金项目(17502)
教育(16844)
(16560)
自然(14398)
(14164)
自然科(14097)
自然科学(14095)
编号(13937)
自然科学基金(13892)
资助(13417)
成果(13181)
(10886)
教育部(9851)
重点(9849)
课题(9788)
人文(9538)
国家社会(9499)
(9036)
项目编号(8822)
大学(8809)
期刊
(38629)
经济(38629)
研究(27549)
中国(15914)
(14342)
学报(12717)
教育(12452)
科学(11842)
管理(11236)
大学(10077)
(9208)
学学(9165)
财经(8612)
(8577)
金融(8577)
(7368)
农业(5524)
经济研究(5503)
技术(5392)
业经(5339)
问题(5299)
图书(4554)
(4263)
(4150)
社会(4050)
理论(3985)
技术经济(3763)
(3648)
论坛(3648)
现代(3619)
共检索到123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孝兵  
市场经济是以理性化为特征的信用经济或法治经济,需要以自由、平等、信用和契约为基础来建立一种普遍性的交换关系。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尚不健全,离开道德主体人格的塑造和政府信用与企业信用关系的良性互动,要构建和谐社会的信用道德基础,只能是一句空话。要真正发挥道德的调节功能,不仅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道德体系,还要同提高社会参与者的整体素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发挥伦理道德这种"支持性资源"的作用,促进社会信用关系的健康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健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健全必须有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在基础缺失情况下出现的信用不立和秩序混乱等问题,单靠加快立法、从严执法、加大惩治力度等措施从外部施压是难以解决的,只有踏踏实实地从经济体系内部入手,加强社会信用的基础建设,才能标本兼治。为此,应将广泛发展多种信用形式作为社会信用基础建设的主要内客,并将企业信用建设放在首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富强  
道德原则和人类理性间是共同演化的:人类理性意味着通过合作追求长远利益,从而衍生出"为己利他"行为机理;人类理性的提升,则进一步促进"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扩展,最终衍生出基于互惠合作的道德原则。因此,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我们就为理解社会道德原则提供了理性分析的微观行为基础。同时,由于个体理性的差异性,"为己利他"行为机理被施行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同的,从而呈现出不同水平的合作形态和道德状态。因此,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我们不仅可以解释和预测广泛存在的合作和利他现象,而且可以解释那些合作失败现象和自私行为。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志远  
信用是行动关系的表征,只有通过行动关系才能断定一个人是否是守信用的。信用是一个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石,通过对关系认知、群体认知、个体认知、实验认知的认识,行动主体只有信用而行才能获取较好收益,基于此,社会信用才能够建立起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连卿  李建波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核心作用的发挥,除了金融业自身制度建设和经营水平提升之外,更离不开与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良性互动,比如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社会信用等等,这就形成了金融生态。由于金融业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特殊行业,因此,金融生态状况的改善,首要的问题就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并形成良好的诚信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成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专门提出了完善“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并“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强调社会信用对推进我国社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及推动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应当说,诚信或信义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但我国法律意义上的诚信或信义制度则属于自英美法借鉴而来的“舶来品”。“信义法律关系”及“信义义务”作为英美法学的重要部分,已有数百年历史,信义关系的范围也已经从传统的信托法律关系、本人代理人关系、公司与董事间关系等,逐渐扩张至律师与委托人间关系、医生与患者间关系等,近年来更是已进一步扩张至夫妻、监护关系等。《信义法的法理基础》(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Fiduciary Law),是美国布鲁克林法学院安德鲁·戈尔德教授、美国圣母大学法学院保罗·米勒教授合著作品,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英美法上信义法与信义法律关系这一重要主题的译介作品。该书主要内容围绕信义法律关系及信义法的性质、信义义务及其扩展适用,以及信义法与公私法的融合及边界等内容展开。就我国研究英美法和推进我国诚信体系建设而言,具有启发和借鉴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霞  
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的道德基础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在劳动关系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劳动关系道德基础的一个重要来源。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应该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而非“己所欲 ,施于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培刚  
The price of information commodity is a complicated system.Due to its particularities,the price of information commodity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physical commodity.This paper regards the price of information commodity as a product of modern economy.It's the exchange value expressed by certai...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汤利光  
在当今的图书馆界,不少组织或机构纷纷提出各自的图书馆核心价值观,这一现象的出现将极大地促进图书馆职业价值观的形成,相反地也有可能导致图书馆价值"核心不核"或"自我否定",使现代的图书馆学研究陷入新的理论误区。为此,对图书馆价值形成的基础作一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姚会元  
“江浙财团”形成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基础姚会元北京政府统治时期,“江浙财团”逐渐形成。”江浙财团”乃是以上海为基地,以江浙籍金融资本为主体的大资本集团的总称。它包括所有以上海为其资本活动基地的资本家集团,既有钱庄银行资本,又有近代工商业资本;它网络着江浙...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庆云  李健  
信用是市场主体以自己的历史交易信息和可得财产的信息获得交易对方的信任,达到"赊买赊购"和"延期支付"。信用的基础在于一系列"自执行"交易制度。这个交易制度的"自执行"结果就是一个均衡状态,而这个均衡状态就是我们追求的信用社会。在推动信用社会建设过程中,政府更重要的是要着力寻求或制定作为信用基础的自执行的交易制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大新  
一、"经济人"的涵义随着西欧商业社会的兴起,经济学在18世纪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逐渐成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显学"。如今,经济学的一些专门术语为社会科学各领域所广泛使用。"经济人"(Homo oeconomicus或economic man)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概念之一。不过,概念的广泛使用并不必然意味着对它的真正理解。直到现在,将"经济人"等同于"自私自利之人"的看法仍然存在。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钧跃  
信用规则是指对信用主体的行为起到规范、引导、劝诫和教化作用的各类社会规则的集合。信用规则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框架内的大部分信用规则由社会信用体系输出实施,用于规范“政商社法”四大领域中各类信用主体的行为。另有一类信用规则用于规范社会信用体系自身运行。在性质上,大部分信用规则属于社会规则范畴,所针对的是“人”,包括法人组织和自然人,对他们的失信行为进行规范。有少部分信用规则不在社会规则范畴,它们是用于规范信用信息使用及其基础设施运行的,所针对的是“物”。在信用规则体系框架中,“骨干”是信用法律,而政策规定、道德伦理、风俗习惯和组织纪律等类型的信用规则是“枝叶”。对于当前急迫推进的信用立法工作,在首部信用法律的目标和宗旨中,应给出信用规则体系概念,并对其框架边界和主要内容予以描述。
[期刊] 改革  [作者] 汪丁丁  
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汪丁丁引言长期以来,大约是从凯恩斯主义盛行以来,经济学家们始终忽略了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问题。许多年以前,哈耶克强烈地批评凯恩斯的“就长期而言我们都会死去”是典型的“非道德主义者”的言论(凯恩斯声称自己是非道德主义者),是对未来不负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宜楠  
一、“基础”的内容及其规定这里不讲多种社会的经济基础。而是讲多种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的基础和经济基础不是一回事。经济基础是指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依以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结构,即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的基础是指物质生产条件和人身生产条件的分配,即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力归谁所有。这个问题是一切社会经济问题中的中心问题和首要问题,它的说明和论证,将显示各种社会生产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是根据什么条件建立起来的,以及这些条件是怎样在历史中形成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