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4)
2023(11553)
2022(9702)
2021(8986)
2020(7565)
2019(16885)
2018(16947)
2017(31368)
2016(17619)
2015(19956)
2014(20436)
2013(19446)
2012(18336)
2011(16540)
2010(16932)
2009(16083)
2008(16089)
2007(15337)
2006(13657)
2005(12349)
作者
(52377)
(43528)
(43448)
(41171)
(27691)
(20935)
(19819)
(16796)
(16739)
(15912)
(15024)
(14881)
(14258)
(13899)
(13851)
(13276)
(12899)
(12862)
(12639)
(12556)
(11180)
(10751)
(10607)
(10196)
(9945)
(9855)
(9768)
(9593)
(8923)
(8813)
学科
(64151)
经济(63978)
管理(53856)
(45644)
(40766)
企业(40766)
方法(26040)
中国(20451)
(19255)
(19031)
数学(19028)
(18925)
数学方法(18690)
业经(18092)
(16875)
理论(16739)
(13544)
(13300)
地方(12785)
教育(12420)
(12416)
银行(12370)
(11832)
农业(11723)
(11442)
金融(11434)
(11351)
财务(11294)
财务管理(11264)
企业财务(10698)
机构
大学(255357)
学院(252668)
(93652)
经济(91196)
管理(89600)
研究(87015)
理学(75344)
理学院(74347)
管理学(72759)
管理学院(72264)
中国(66448)
(55419)
科学(54171)
(49583)
(44799)
(44710)
(42238)
中心(40227)
研究所(40000)
业大(37849)
财经(37524)
(36980)
师范(36569)
农业(34775)
北京(34706)
(33689)
(33117)
(31330)
(29768)
师范大学(29141)
基金
项目(161465)
科学(125635)
研究(120460)
基金(114000)
(99816)
国家(98844)
科学基金(83352)
社会(76316)
社会科(71175)
社会科学(71151)
(64544)
基金项目(59633)
教育(57499)
(54303)
自然(52059)
自然科(50826)
自然科学(50808)
自然科学基金(49928)
编号(49861)
资助(45920)
成果(44224)
重点(36959)
课题(36566)
(35788)
(33736)
(33492)
(32988)
(30776)
创新(30711)
项目编号(30692)
期刊
(115647)
经济(115647)
研究(79228)
中国(62814)
学报(46028)
(42102)
(41745)
教育(40634)
科学(39193)
管理(35706)
大学(35345)
学学(32628)
农业(27624)
(24561)
金融(24561)
技术(22853)
财经(20716)
业经(17984)
(17914)
经济研究(16556)
图书(16324)
问题(14879)
(14837)
(13994)
书馆(12204)
图书馆(12204)
(12105)
论坛(12105)
业大(11611)
(11595)
共检索到405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葛亮  
一个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应包括信用制度、信用文化和社会信用中介服务等子系统,它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在信用制度体系中发挥作用,维系市场经济信用关系。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全社会共同努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乔琼  邓江  
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视为经济增长研究中的最重要变量。转型期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反映出制度的进步能促进或阻碍经济增长。中部崛起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紧迫的现实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循,必须从中部的实际出发,进行制度创新,重新构建符合中部经济发展需要的制度体系。文章肯定制度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和研究中部发展的问题,提出中部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制度创新的具体对策。
[期刊] 征信  [作者] 唐德鑫  
构建失信惩戒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只有建立完善的失信惩戒机制,才能有效防范失信行为的发生。不同失信惩戒方式其实施的主体、内容和途径不同,对不同类型的失信行为所发挥的惩戒效果也不同。为此,在科学区分不同失信行为和惩戒方式的基础上,探讨当前我国社会失信问题比较突出的主要原因,提出完善失信惩戒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一飞   鲍江帆  
社会信用作为未来社会治理的战略工具,强调失信惩戒之余也应跟进信用修复以实现功能互补。筑牢信用修复制度的基础在于,明晰预防失信的功能定位、落实彻底修复的程度要求。在社会信用修复制度的规范构造中:首先,建立双重信用修复请求要件体系,并确认信用修复的义务主体和审查要求;其次,运用教义学解释丰富信用修复措施的内容,融入“被遗忘”的理念;再次,建设以“信用中国”为核心的信用信息共享体系,细化信息协同机制与监督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一飞   鲍江帆  
社会信用作为未来社会治理的战略工具,强调失信惩戒之余也应跟进信用修复以实现功能互补。筑牢信用修复制度的基础在于,明晰预防失信的功能定位、落实彻底修复的程度要求。在社会信用修复制度的规范构造中:首先,建立双重信用修复请求要件体系,并确认信用修复的义务主体和审查要求;其次,运用教义学解释丰富信用修复措施的内容,融入“被遗忘”的理念;再次,建设以“信用中国”为核心的信用信息共享体系,细化信息协同机制与监督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许进  刘明华  
一、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及其结构自1998年起,我国政府就开始重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把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作为完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财林  
通过对区块链技术的介绍和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展情况的疏理,认为我国社会信用资源分散的现状与区块链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一致。基于此,从技术角度提出利用区块链模式建立社会信用链系统,同时建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推进信用链系统和统一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
[期刊] 征信  [作者] 汪继宁  
现阶段我国各地信用体系建设普遍存在着各自为战的弊端,同时面临数据库重复建设、数据集中的过度中心化等问题。近年来出现的云技术带来了去中心化、远程化管理、无限可加等新理念,为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可充分运用云技术的各种特点,降低建设成本,提升管理效率,不断推进征信市场的深化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财林  
通过对区块链技术的介绍和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展情况的疏理,认为我国社会信用资源分散的现状与区块链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一致。基于此,从技术角度提出利用区块链模式建立社会信用链系统,同时建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推进信用链系统和统一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信用体系建设课题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存田  
学业管理制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建设的关键环节。产业升级,技术门槛提高,职业迁移和职业发展等对更高层级、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提出了要求。职业教育须对不同学业基础的受教育者进行识别和分析,以便更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为学习者开拓全新的成才路径,学业规划的要义是"实心宝塔"式的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在此基础上激励卓越,分型培养,支持终身学习。体现在学业标准上坚持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刚性化,理论课程工具化,实践课程项目化,文化科学知识课程柔性化。学分银行机制的创新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学业管理制度创新的门径,在学业评价上实现学分资源的开放性,学分存储的扩充性,学分汇兑的灵活性,学分计统的激励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光兰明  
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制度安排,信用信息共享则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对解决信息不对称、扩大信用交易、防范信用风险、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提高社会诚信意识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是当前市场经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本文提出广义信用担保制度概念,并从这一视角分析信用担保制度变迁对农户融资的影响,认为造成当前农户融资困境的根源之一是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缺失。而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缺失是20世纪50年代后传统信用担保制度发生巨变形成的。土地改革摧毁了传统信用担保制度中的保证人阶层;私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了传统信用担保制度的产权基础。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而与之适应的信用担保制度却没有及时建立起来,致使农户受到信用担保的约束,难以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破解农户借贷难的关键,应是大力发展农村信用担保制度,农村信用担保制度建设应该优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宜松  
本文从社会中介组织的起源入手 ,分析了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现状 ,并就治理现状提出了若干具体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