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60)
2023(5600)
2022(4731)
2021(4156)
2020(3480)
2019(7451)
2018(7515)
2017(14384)
2016(7644)
2015(8749)
2014(8956)
2013(9001)
2012(8844)
2011(8325)
2010(8719)
2009(8396)
2008(8001)
2007(7839)
2006(7520)
2005(6709)
作者
(22994)
(19377)
(19042)
(18340)
(12363)
(8978)
(8801)
(7375)
(7276)
(7030)
(6948)
(6416)
(6260)
(6198)
(5979)
(5802)
(5584)
(5563)
(5487)
(5147)
(5092)
(4659)
(4620)
(4577)
(4460)
(4391)
(4157)
(3994)
(3876)
(3703)
学科
(58531)
经济(58381)
管理(22325)
(16716)
方法(16299)
地方(15744)
(15097)
企业(15097)
中国(12777)
业经(12040)
地方经济(11948)
数学(11763)
数学方法(11687)
(10739)
(9905)
理论(9331)
(9153)
(8516)
(8284)
经济学(6994)
(6854)
金融(6851)
环境(6646)
(6644)
农业(6168)
(6084)
银行(6084)
(6003)
(5900)
(5873)
机构
大学(125817)
学院(125085)
(61223)
经济(60047)
研究(45518)
管理(42918)
理学(35446)
理学院(34988)
管理学(34447)
管理学院(34198)
中国(33888)
(29118)
(25835)
科学(24339)
(22758)
财经(22369)
经济学(20338)
(20206)
研究所(19998)
(19907)
中心(19635)
(18682)
师范(18616)
经济学院(17779)
北京(16648)
(16072)
财经大学(16010)
(15345)
社会(14928)
师范大学(14908)
基金
项目(70371)
研究(56371)
科学(55553)
基金(50192)
(41574)
国家(41154)
社会(39931)
社会科(36656)
社会科学(36638)
科学基金(35269)
(27375)
教育(25731)
基金项目(25563)
编号(23089)
(22061)
成果(21116)
资助(20187)
自然(18086)
自然科(17604)
自然科学(17600)
自然科学基金(17285)
课题(16750)
国家社会(16442)
(16214)
重点(15890)
(15828)
(14683)
教育部(14351)
项目编号(14203)
人文(14201)
期刊
(82411)
经济(82411)
研究(46562)
中国(27621)
(23768)
管理(17803)
学报(16486)
教育(15619)
科学(15307)
(14450)
经济研究(13795)
财经(13726)
大学(13254)
(12376)
金融(12376)
学学(12339)
(12051)
技术(11356)
业经(10653)
问题(10490)
农业(9159)
技术经济(7834)
(7337)
统计(7145)
世界(7114)
经济问题(6741)
改革(6568)
(6568)
经济管理(6298)
图书(6256)
共检索到209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尹乃春  
社会保障权是生存权、社会权,具有可诉性、公益性。社会保障权的法律性质决定了社会保障的司法救济需要特殊的制度安排。我国目前的司法救济机制在适用社会保障争议上存在着无法克服的体制性缺陷和程序性缺陷。我们应当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以弱势群体诉权保障和高效、迅捷、简便为主要原则,从社会保障司法体制、特殊程序、司法救助、举证责任分配和公益诉讼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司法救济制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付龙飞  
社会保障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其蕴涵着人的生存和人的尊严的基本需要。社会保障权易受到私权利和公权力侵害,社会保障权司法救济机制的选择和构建依赖于社会保障权的法律内涵和特征。作为现代公民的社会权和宪法权利,社会保障权具有法律强制性、主体多元性、关系复合性、公益性和可诉性的特点。我国社会保障权司法救济主要是通过"双轨制"来实现的,即民事程序和行政程序。但这两种模式与相关保障制度的缺失和不足影响到社会保障权利的救济,有必要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通过改造行政复议程序和仲裁程序、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法庭、确立公益诉讼制度和完善相关的司法救助与法律责任制度来构建我国社会保障权的救济机制,充分保障公民社会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卢海英  
现在上亿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近年来,农民工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也逐步进入政府视野,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纳入政府工作日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汪泽英  
本文针对经济转轨过程中“社会保障需求扩张与风险扩张并存”的特点 ,在分析国情的基础上 ,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即“社会保障与人口发展模式相适应、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全面发展目标相适应” ,进而提出以下完善思路 :( 1)与“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 ,完善体系结构统一、保障水平有别、二者相互衔接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 ;( 2 )重点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与新型的、综合性的社会救助制度 ;( 3 )建立多层次的保险结构 ,充分发挥国家、社会与个人的作用 ;( 4 )建立新型的社会化福利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俊霞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为了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进行国有经济结构布局战略调整的要求,我国逐步展开了城镇国有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在保证现行保障条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基本完成城镇国有企业职工由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但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存在许多不足和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曙辉  
提出社会保障产业这一命题,其目的就是把社会保障的保障与发展结合在一起,在为劳动者提供现金保障和服务保障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从而换一个角度来考察研究整个国家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荣山  
论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王荣山一、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社会保障预算是完全必要的。(一)社会保障在我国已初具规模,各种社会保障基金数量已相当大,情况又特别复杂,完全有...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穆森  田志刚  
《管子》反映的我国先秦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虽然没有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但它所包含的合理因素奠定了我国古代社会保障的基本框架。其中的以民为本、重视社会救济、强调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政府在社会保障工作中的作用等思想,在今天依然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秦麒瑞  
农民工为我国城镇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理应加强对其权利的保护,由于农民工和城镇居民身份上的不对等,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以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为更好的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权,我们应当区分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姚志源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逐步形成了城镇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由社会保险部门承担生活保障、农村无生活能力和生活来源的老人由民政部门承担生活保障,而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和不同层次的不同保险需求,由众多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服务的三分天下的格局,这是当...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春红  周春燕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社会保障领域的法律法规已比较滞后,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分析了社会保障法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社会保障法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忠贵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 ,长期以来 ,由于历史的原因 ,城乡差别很大 ,与城市相比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低 ,农民与城市居民相比 ,根本没有什么保障可言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不应该抛开农村和农民 ,没有广大农民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完善的。因此 ,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前一项急需解决的重要任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四炯  贲成龙  
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已经难以适应农村社会的发展,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是必然趋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要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地制宜,同时政府需要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作好长远规划,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分为农村社会救济、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福利、农村社会优抚四大子系统,政府还要做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施行的相关配套工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凌文豪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已成为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我国存在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不合理、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和政策法律的缺失等问题,致使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严重滞后于城镇社会保障水平。基于上述分析,建议采取完善农地交易制度并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建立合理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体系,重视和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和职业培训,并把对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列为对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等措施,以期推动和谐社会背景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