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75)
- 2023(12581)
- 2022(10969)
- 2021(10732)
- 2020(8692)
- 2019(20040)
- 2018(19787)
- 2017(37987)
- 2016(20846)
- 2015(23483)
- 2014(23410)
- 2013(23202)
- 2012(21241)
- 2011(18873)
- 2010(19036)
- 2009(17509)
- 2008(17249)
- 2007(15150)
- 2006(13323)
- 2005(11549)
- 学科
- 济(80950)
- 经济(80774)
- 管理(62782)
- 业(57234)
- 企(49529)
- 企业(49529)
- 方法(36578)
- 财(31313)
- 数学(29487)
- 数学方法(29138)
- 中国(23422)
- 农(22749)
- 学(21547)
- 业经(19718)
- 理论(17793)
- 地方(17413)
- 制(16553)
- 务(16124)
- 财务(16057)
- 财务管理(16005)
- 和(15392)
- 企业财务(15233)
- 农业(14747)
- 教育(14376)
- 财政(13399)
- 贸(12671)
- 贸易(12662)
- 技术(12189)
- 易(12133)
- 环境(11976)
- 机构
- 大学(296541)
- 学院(292871)
- 管理(115147)
- 济(111094)
- 经济(108563)
- 理学(99467)
- 理学院(98338)
- 管理学(96690)
- 管理学院(96132)
- 研究(95959)
- 中国(69529)
- 京(62865)
- 科学(60346)
- 财(59824)
- 所(48111)
- 财经(44620)
- 研究所(43461)
- 江(43027)
- 农(42938)
- 中心(42196)
- 范(41694)
- 业大(41514)
- 师范(41398)
- 经(40294)
- 北京(39917)
- 州(34960)
- 院(34338)
- 师范大学(33491)
- 农业(33166)
- 经济学(33156)
- 基金
- 项目(196880)
- 科学(153920)
- 研究(148649)
- 基金(141058)
- 家(121392)
- 国家(120268)
- 科学基金(102944)
- 社会(93072)
- 社会科(87208)
- 社会科学(87179)
- 省(77088)
- 基金项目(75101)
- 教育(68745)
- 自然(65141)
- 划(64721)
- 自然科(63558)
- 自然科学(63546)
- 自然科学基金(62362)
- 编号(62225)
- 资助(57153)
- 成果(52707)
- 重点(43729)
- 部(43453)
- 课题(42707)
- 发(41184)
- 创(40686)
- 项目编号(39034)
- 创新(37721)
- 教育部(37665)
- 大学(37303)
- 期刊
- 济(127032)
- 经济(127032)
- 研究(92166)
- 中国(56296)
- 财(50041)
- 学报(47760)
- 科学(42465)
- 管理(41303)
- 农(39689)
- 教育(39310)
- 大学(36202)
- 学学(33526)
- 农业(27433)
- 技术(24155)
- 财经(23084)
- 融(21623)
- 金融(21623)
- 业经(19918)
- 经(19579)
- 经济研究(19508)
- 图书(18417)
- 问题(16548)
- 理论(14759)
- 版(14625)
- 科技(13795)
- 实践(13627)
- 践(13627)
- 技术经济(13527)
- 现代(13094)
- 业(12968)
共检索到433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文杰
当前在对社会主义财政学运用不同的理论工具进行研究中,形成了两种研究路径,一种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本学科理论工具,另一种是以西方公共财政理论为理论框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德安
财政学研究对象的两个层次朱德安目前,有关财政学研究对象的表述有些混乱。有人认为,只有财政本质及财政分配规律才是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其它则均属现象范畴,不在研究对象之列。这是一种传统观点。近年人们认识到,正如单纯把经济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过于狭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振一
针对我国财政学界财政理论创新在指导思想和一些基础理论范畴认识上缺少共识的现象,本文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搞好财政理论创新的惟一正确选择、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公共财政职能各有鲜明特点、正确看待财政的阶级性与公共性关系以及公共性也是计划经济财政的本质属性等几个主要理论方面谈了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
财政学 社会主义 公共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探索之路上的新作:《社会主义财政学》(新编)贾康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也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财政学理论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引我们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个进程推动着经济学的革命方兴未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晔
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的现有财政学理论,本质上是一种物本范式,由此在逻辑起点、核心概念、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相应的缺陷与偏差。而通过财政学逻辑起点和研究对象"由物到人"的转变,以人为分析对象,以制度分析为框架来构建人本范式的财政学,既可以解决物本范式财政理论现存的缺陷,又能在不同社会科学间建立起可通约的研究范式。"人本范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构建要以马克思主义人本主题和共同体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实践的时代命题与时代特征,在对古今中外学术资源兼容并蓄、继承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整合创新。本文选择财政学若干重要问题对其在人本范式下进行了分析,由此表明"人本范式"财政学具有较强解释能力和良好的应用基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白彦锋 贾思宇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学,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直面国内外财政改革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面对特朗普税改和贸易摩擦、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税收筹划、企业俘获财政等现实和理论问题,财政学必须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学才能增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焕发勃勃生机,才能成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德伟
一、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形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资源配置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内在配置,即市场配置(它的作用特征是自发的);另一种是外在配置,即政府配置。所以,要体现“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在经济范畴这个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渭兵
我国将在近几年内初步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但如何理解 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理论界却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认为建立在社会劳动价值论 基础之上的财政理论,更符合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科学内涵。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松森
论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兼论坚持与发展﹃国家分配论﹄财政学说李松森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是对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的一般规律的概括。社会主义国家的财政政策以社会主义“国家分配论”财政学说为理论依据,是“国家分配论”财政学说的具体...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阮宜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逐步形成,必然要求经济理论上的不断突破和创新。作为经济学主要组成部分的财政学理论也必须有相应的更新和发展,乃至重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学体系。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学理论的更新略谈几点思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罗彤
一、“社会共同需要论”学派的初步形成和发展 1987年,何振一同志推出了《理论财政学》一书,该书不仅详尽地论述了财政起源问题,而且开了以社会共同需要为出发点,对众多财政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数量关系)的研究以及提出相关的一些政策主张的先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骁 李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意味着包括观念、举措、制度等在内的中国财政实践都将在未来发生深刻变化,必然要求中国财政学科能提供更多有效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本文分析了财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所具有的特殊性,系统梳理和全面反思了中国财政学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从知识体系形成视角提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范式转换以构建中国财政学科理论基础体系;从知识生产方式视角提出要坚持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的知识创造逻辑,采取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等综合研究方法以构建中国财政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从知识生产过程视角提出应着眼财政实践和财政学科的特殊性,综合考虑决定财政学科知识生产相关要素的积极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加强财政学科人才培养并构建具有包容性的学术活动体系和开放性的学术制度体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洪
“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双方争论的分歧似乎不在于财政是否与国家有 本质联系,而在于对国家本质的认识有所不同。两种观点针锋相对。由此而引发的思考涉及三 个方面:不同的国家观与财政理论和政策有何联系;各种不同的财政理论究竟包含怎样的国家 观;如何看待现实中的国家。
关键词:
国家财政 公共财政 国家观 财政理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钟晓敏
关于财政学研究的几个问题钟晓敏一、经济学和财政学从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来看,财政学既是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一门学科,又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学理论的正确认识有赖于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正确认识。经济学在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董勤发
国际财政学是财政学与国际经济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这门学科涉及到不同国家的财政制度通过国际经济活动而相互联系在一起所发生的相互影响及其相互协调问题。它的产生和发展是财政学与国际经济学各自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其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理论体系则体现了财政学与国际经济学的融合,而其研究方法则与国际经济学研究中的国家主义分析方法与世界主义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是一脉相承的。本文就是对国际财政学的这几个基本问题所作的初步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