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79)
- 2023(5851)
- 2022(4270)
- 2021(3816)
- 2020(3068)
- 2019(6541)
- 2018(6654)
- 2017(13219)
- 2016(7346)
- 2015(8257)
- 2014(8381)
- 2013(8023)
- 2012(7113)
- 2011(6318)
- 2010(6431)
- 2009(6222)
- 2008(6368)
- 2007(6311)
- 2006(5922)
- 2005(5521)
- 学科
- 济(33817)
- 经济(33670)
- 业(22430)
- 管理(20628)
- 企(18252)
- 企业(18252)
- 中国(14355)
- 农(12284)
- 方法(11851)
- 业经(11042)
- 理论(8957)
- 农业(8734)
- 财(8577)
- 数学(7526)
- 数学方法(7471)
- 学(7297)
- 和(7099)
- 制(7034)
- 劳(6749)
- 劳动(6731)
- 地方(6583)
- 发(5872)
- 教育(5734)
- 融(5371)
- 金融(5369)
- 务(5348)
- 财务(5329)
- 财务管理(5321)
- 体(5311)
- 银(5256)
- 机构
- 大学(112745)
- 学院(110354)
- 济(46347)
- 经济(45447)
- 管理(38619)
- 研究(37526)
- 理学(32466)
- 理学院(32098)
- 管理学(31512)
- 管理学院(31302)
- 中国(28128)
- 京(23675)
- 财(23466)
- 科学(21268)
- 所(18745)
- 财经(18624)
- 江(17678)
- 范(17566)
- 师范(17458)
- 经(16796)
- 研究所(16710)
- 中心(15960)
- 经济学(15714)
- 农(15145)
- 北京(15046)
- 师范大学(14124)
- 州(13955)
- 经济学院(13930)
- 财经大学(13623)
- 业大(12926)
- 基金
- 项目(66581)
- 科学(53478)
- 研究(52163)
- 基金(48801)
- 家(41220)
- 国家(40799)
- 社会(37176)
- 科学基金(35273)
- 社会科(33949)
- 社会科学(33934)
- 省(25195)
- 基金项目(25126)
- 教育(24404)
- 编号(21398)
- 划(21063)
- 自然(19591)
- 成果(19342)
- 自然科(19156)
- 自然科学(19153)
- 自然科学基金(18842)
- 资助(18836)
- 国家社会(15313)
- 课题(15181)
- 部(15165)
- 重点(15035)
- 发(14352)
- 性(13934)
- 教育部(13655)
- 人文(13334)
- 项目编号(13092)
共检索到175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屈炳祥
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的资本化屈炳祥一劳动力作为商品存在,对一部分同志来说,就已经是不可思议的了。现在再来一个劳动力资本化,会使人更不可思议,更认为这是一个奇怪的命题。但是,我们认为,劳动力资本化这一命题,并非是一个什么不可思议的问题。因为,这个命题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坚白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力不是商品。谁若说它是商品,那便是离经叛道。可是,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人经济都在雇佣劳动力,进而出现了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还有的人把劳动力市场错误地称之为“劳务市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也相应地向普遍化、体系化发展。连国有企业也从市场引进劳动力;同时还在向职工推行合同制。全面地看,所谓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也应包括劳动力资源配置在内。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究竟是不是商品?实有从基础理论上予以透析的必要。该文将对这个敏感问题略抒管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建军
本文提出了两个值得探讨的新观点。(1)劳动力资本是区别于劳动力商品的一个经济范畴,它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必然产物。我国当前之所以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加剧和劳动者主人翁地位下降,就在于我们仍然把劳动力作为商品而非资本看待。故消除两极分化的内在逻辑是以劳动力资本取代劳动力商品。(2)社会主义要比资本主义发展更快些、更好些,有一个更高的起点,就应该对资本进行“扬弃”,而不是绝对否定。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以商品为起点,以分析劳动力商品来揭露资本主义本质。那么,在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时,应该以资本为起点,以实现劳动力资本化来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劳动力资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廖建平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如何看待劳动力的性质,这不仅是政治经济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而且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实践问额。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对这个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立军
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文中指出 ,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关于价值创造的理论与方法 ;澄清传统政治经济学中一系列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原意、更脱离现实经济生活的观念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 ,扩展价值创造和生产性劳动的领域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价值创造 收入分配 生产要素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兴海
劳动力的资本化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刘兴海这个命题的提出,是基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使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达到了空前程度;与此同时,社会两极分化也日趋严重。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不仅存在相对贫困,而且绝对贫困也日益加剧,而少数人却利用其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廖进
“一元”和“多元”的分野,仍然是当前有关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论争的焦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颠覆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源泉的“一元论”,但必须充分重视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媒介”作用。与此同时,还应当结合新的实际,具体分析“科学劳动”、“创新劳动”、“管理劳动”、“精神劳动”和“服务业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与特点。
关键词:
劳动价值 一元论 媒介 拓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宋建英
一、问题的提出如果说社会主义劳动力能否成为商品,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下还有疑问的话,那么在党的十四大提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后,这一问题便有了彻底解决的可能,这是因为:第一,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不同,商品经济可以允许也可以不允许社会劳动力通过市场流动,可以允许也可以不允许劳动力成为商品.而市场经济必须具有完整的市场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小亮
劳动力产权从其一般的涵义上讲,包括劳动力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及支配权。劳动力产权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用。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劳动力产权的形式、结构特征及其实现条件与实现程度是不同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从理论上讲,是应该实现劳动力的全部产权(使用权和所有权),但在现实中并非如此,劳动力的所有权并未真正实现。为此,作者进一步提出并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劳动力全部产权的措施:首先,要明确劳动力产权买现要求的基本内容;其次,要重建剩余收益的分配机制;最后,要创造劳动力产权实现的良好外部社会经济环境。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石五学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价值的构成石五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商品,同其它商品一样具有自身的价值。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提倡“按劳分配”,对于劳动力的商品性在理论界长期没有取得共识,以致很少有人探讨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问题。也有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醒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是一种具有价值增殖机能的价值形态的经济,它必然表现为资本价值,而劳动力作为商品是唯一能引起资本价值增殖的因素。要历史地看待劳动力作为商品与劳动者的社会地位的关系。劳动力作为商品的规定性在于:劳动力产权的明晰化,劳动力的流动性,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补偿性。劳动力商品化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关键词:
市场配置资源,资本价值增殖,劳动力商品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汤在新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依据新的历史条件,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是为社会生产新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商品——物资产品和服务产品——的劳动,或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和提供服务的劳动。并提出服务劳动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问题,界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非生产劳动,阐明了现阶段智力劳动是生产劳动的重要形式及在创造社会财富、生产新价值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本银
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国4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15年的经验总结,是全党在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更明确地提出建立劳动力市场新概念,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又一次拓宽和打开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路。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大中
一、信息交流与职业介绍我们知道,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以学历证书或各种技术,技能鉴定证书或其它一些能表述劳动者劳动能力(如体检表,各种奖励证书,品德修养评价资料等)的档案文件来体现的,所有这一切形成了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的信息。劳动力的信息通过各种媒体的各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大中
一、劳动力劳动力即劳动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劳动力的内含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脑力、体力、思想道德素养。1脑力:也可称为智力或智能,这是劳动者通过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对客观世界认识和分析的能力。2体力: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