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10)
2023(4420)
2022(3754)
2021(3599)
2020(2978)
2019(6197)
2018(6139)
2017(11887)
2016(6354)
2015(6967)
2014(6837)
2013(6753)
2012(6389)
2011(6005)
2010(6127)
2009(6049)
2008(6020)
2007(5778)
2006(5405)
2005(4766)
作者
(17324)
(14529)
(14331)
(13992)
(9249)
(6977)
(6702)
(5637)
(5623)
(5285)
(5049)
(4986)
(4817)
(4680)
(4606)
(4415)
(4358)
(4275)
(4212)
(4029)
(3695)
(3608)
(3439)
(3377)
(3352)
(3337)
(3217)
(3049)
(2881)
(2872)
学科
(26669)
经济(26510)
管理(22608)
(20048)
(18593)
企业(18593)
方法(12281)
(8787)
(8512)
理论(8158)
业经(8142)
数学(7877)
数学方法(7810)
中国(7681)
(7018)
(6918)
(6611)
教育(5506)
(5412)
财务(5401)
财务管理(5388)
企业财务(5254)
农业(5135)
(4906)
企业经济(4582)
(4535)
社会(4523)
经济理论(4488)
环境(4483)
(4124)
机构
大学(101338)
学院(98896)
(38620)
经济(37804)
管理(37431)
理学(31671)
理学院(31301)
管理学(30871)
研究(30851)
管理学院(30663)
中国(23480)
(21595)
(20961)
财经(16985)
科学(16770)
(15628)
师范(15585)
(15272)
(15015)
(14758)
中心(13523)
北京(13473)
研究所(12871)
师范大学(12659)
财经大学(12482)
(12076)
经济学(11941)
(11481)
商学(10892)
商学院(10819)
基金
项目(58685)
科学(47217)
研究(46173)
基金(43604)
(36366)
国家(35939)
社会(33084)
科学基金(31433)
社会科(29992)
社会科学(29973)
基金项目(22341)
教育(21962)
(21371)
编号(19475)
自然(18047)
(17971)
自然科(17544)
自然科学(17540)
成果(17451)
自然科学基金(17238)
资助(16887)
(14110)
课题(13189)
国家社会(13121)
教育部(12865)
重点(12646)
人文(12485)
(12257)
项目编号(12184)
(12092)
期刊
(51961)
经济(51961)
研究(34308)
中国(20528)
(18702)
学报(14789)
教育(14754)
管理(14354)
科学(13819)
大学(12207)
(11335)
学学(11084)
财经(10460)
(9011)
业经(8481)
经济研究(8068)
(7817)
金融(7817)
农业(7212)
技术(6482)
问题(6389)
图书(5890)
(5771)
社会(5657)
商业(5441)
书馆(4630)
图书馆(4630)
现代(4575)
社会科(4571)
社会科学(4571)
共检索到154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捷  
法治理念的成立是我国建立法治国家最基础的底蕴,是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的心理基础!法治理念应当是人们所应当拥有的一种关于法治理想构成与现象的观念和认识,以及在该认识基础上人们对法治所持有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当是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想目标和在该目标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的法治观念性认识与相关的立场、追求。此外,与社会主义法治目标相吻合的有关社会主义法治诸多问题的回答和认识也都应当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其中经济领域里的市场经济理念属于法治理念的天然组成部分;而市场经济理念同时也必须是消费者权益受保护的理念。因此,消费者权益保护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之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国林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重大问题,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反映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念的确立,不仅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而且对于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任务和目标的确立乃至变革,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耀华  
论保护消费者权益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朱耀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能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保护消费者权益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不仅关系到能否解决好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问题,而且也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保护消费者权益机制在促进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曹天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消费者权益问题面临许多新情况,具有许多新特点,而且也显得更为重要。为此,我刊编辑部特于去年11月中旬发出邀请,组织笔谈。本期先发表中国消费者协会会长曹天玷等同志的笔谈稿,欢迎同志们继续发表高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唐凯麟  
我是搞伦理学的,我很同意尹世杰教授的意见,消费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人们的消费能力、消费水平是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的重要表征,而且与此相联系的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意向也总是具体地体现着一个社会的生活价值观念,是和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我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双重的重大意义:它既是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举措,又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步骤。利益意识、权利和义务意识是道德意识构成的深层基础,强化人们的消费利益意识和权利意识,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推动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发展,增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啸川  朱延军  
研究政府、企业的经济法律行为,就是为了把来自实证的经验知识上升到理论知识,从而让理论再回到现实中指导我们新的实践,以减少在实践中的决策失误和降低实践成本,这也和认识论相契合。从认识论来看,"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表明,认识的首要出发点是正确的认识事实。而法行为是法运动的原点,是法学的一块基石。行为法学正是由法行为→规范→法行为的进路,而已有法学则是从规范→行为→规范的进路,前者不仅注重规范,更注重动态的全过程。行为法学的研究进路正是和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识论相一致的,这也正是笔者以行为法学方法论为切入点来探讨政府、企业的经济法律行为的原因之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松龄  
最近,我国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由此我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认识到了法治的重要性,而且制订了很多的法律法规,可是一直到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才颁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难道是原来对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吗?我看不是。我的认识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我们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表层内容是经济目标,深层内容则是经济权利结构,或称权益结构。在这三个层次中,权利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经济主体的运行。只要权利结构合理化了,经济主体的行为目标才有可能合理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胡浩正  
在日常经济生活中,为什么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时有必发生?有些把它归咎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诚然,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一般都是发生在市场交易过程中,这就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它与市场经济具有某种必然联系的错觉。其实仔细加以分析情况并不是这样。众所周知,在我国至今仍然存在的欺行霸市、短斤少两、渗杂使假等不等价交换行为是由来已久的,这种现象在那些市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已失去了存在的土壤,怎么能说目前在我国出现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呢?相反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发达的结果。首先,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发达,部分产品短缺的现象仍然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驰  
近年来,"伪卡盗刷、电信诈骗、网络诈骗、P2P平台跑路、非法集资、校园毒贷款"等等社会问题一直是新闻舆论报道的热门词汇,尤其是最近发生的几起针对大学生的电信诈骗又一次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声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电信诈骗案30余万起,涉案资金多达千亿元。这些严重的犯罪行为和亟待解决社会问题,将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金融创新突飞猛进、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向东   傅家荣  
9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北京国谊宾馆联合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保护消费者权益”理论研讨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社会科学研究部门,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有来自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有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消费者协会的代表以及新闻单位的记者近百人。高尚全、顾明、曹天玷、等领导到会并讲了话,尹世杰、李京文、刘方棫、杨圣明、林白鹏、闻潜、林文益等著名学者在大会上作了重要发言。大会围绕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一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消费发展趋势,包括市场经济对社会消费的影响,社会消费水平、消费方式、消费层次、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少龙   丁世和  
为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推进我国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1993年9月25—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举办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保护消费者权益理论研讨会。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有来自各地社会科学研究部门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有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消费者协会的代表,以及中央各新闻单位的记者,共120余人。现将研讨会的基本情况及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少龙  丁世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保护消费者权益理论研讨会综述中共中央统战部张少龙中国消费者协会丁世和1993年9月25日-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举办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保护消费者权益理论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同志各抒己.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杜湘红  
按照近年兴起的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企业社会责任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特征,公司治理结构的设置必须认同和适当保护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公司治理的基本目标。本文提出我国当前完善外部法律制度环境是企业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的前提和基础,完善消费者参与的公司治理的内部和外部机制是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仕兵  
依照传统公司法理论,公司终止后其法律人格的丧失必然导致将不再为终止前的侵害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公司终止后其生产的产品并不随公司终止而立即消失,若依照传统公司法理论,公司终止后的产品责任因公司终止而责任主体丧失,只能由消费者自己承担,显然有悖法律的公平和正义。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公司应当对其终止后的产品承担责任,应当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