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32)
- 2023(5765)
- 2022(4544)
- 2021(4570)
- 2020(3488)
- 2019(7982)
- 2018(8067)
- 2017(13335)
- 2016(8333)
- 2015(9366)
- 2014(9458)
- 2013(8482)
- 2012(8092)
- 2011(7391)
- 2010(7914)
- 2009(7224)
- 2008(7299)
- 2007(6927)
- 2006(6325)
- 2005(5857)
- 学科
- 济(24410)
- 经济(24266)
- 教育(20827)
- 管理(19042)
- 业(15524)
- 企(15346)
- 企业(15346)
- 中国(14375)
- 理论(13744)
- 学(9183)
- 方法(9109)
- 教学(8591)
- 业经(7764)
- 和(7282)
- 财(7215)
- 农(6839)
- 制(5500)
- 发(5308)
- 学法(4729)
- 教学法(4729)
- 研究(4727)
- 发展(4709)
- 数学(4669)
- 政治(4602)
- 经济理论(4592)
- 展(4586)
- 思想(4577)
- 数学方法(4558)
- 技术(4414)
- 企业经济(4398)
- 机构
- 大学(115254)
- 学院(109340)
- 研究(40137)
- 济(34141)
- 经济(33016)
- 管理(32223)
- 教育(30420)
- 范(27938)
- 师范(27836)
- 理学(26582)
- 京(26501)
- 理学院(26106)
- 管理学(25508)
- 管理学院(25234)
- 中国(24224)
- 师范大学(22979)
- 科学(21982)
- 财(19485)
- 江(19456)
- 所(19187)
- 北京(18059)
- 研究所(17055)
- 中心(16692)
- 职业(16288)
- 技术(15597)
- 州(15343)
- 财经(14894)
- 院(14050)
- 经(13384)
- 教育学(11871)
- 基金
- 项目(62332)
- 研究(57499)
- 科学(50305)
- 基金(40508)
- 教育(36260)
- 社会(35045)
- 家(33127)
- 国家(32597)
- 社会科(31580)
- 社会科学(31566)
- 科学基金(27319)
- 编号(27086)
- 成果(26546)
- 省(25313)
- 划(23365)
- 课题(22561)
- 年(19896)
- 基金项目(19817)
- 规划(16783)
- 项目编号(16418)
- 部(16078)
- 性(16015)
- 重点(15697)
- 资助(15696)
- 教育部(15070)
- 度(14666)
- 阶(14006)
- 研究成果(14000)
- 段(13937)
- 阶段(13906)
共检索到187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价值观教育的特点,通过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的形式,引导青年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让少年儿童在学习、模仿、行动和反思上下功夫,帮助他们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成效的基本实践要求。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德树人 教育 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鲁玙
加强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性教育固然重要,隐性教育的辅助作用也不可忽视。文章在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背景和深刻内涵的前提下,基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对隐性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隐性教育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冯娟 王家华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可以说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高校作为“育人育才”的重要基地,想要通过人才培养引领社会向积极一面进发,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则是重要途径。创新要有前提和底线,也要有实践提供支撑。由宁晓菊和张夏青编写、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守正创新研究与实践》一书,立足于实践调研对如何“守正”、如何“创新”、如何“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可为高校、教师、学生以及为广大读者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何去何从”提供指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忆源 余洋
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概括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全国上下对它的宣传教育的重视程度之高,远超出许多人的预期。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还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一举措既意味着对核心价值观的重视达到了新的高度,不再是仅仅满足于用宣传教育等软性力量来推动,而且还要借助法制的力量作为后盾;同时也更意味着,核心价值观被提升到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核心价值观之所以会得到如此持续性的高度重视,因为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姜镕泽 刘浩
空气之于我们是无时不需、无处不要的,突破时空的限制,但总是被人忽视。对于社会主义公民,核心价值也同空气一样重要,但有人却意识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许多新的重大部署。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明确了方向,为实践路径提出了具体方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海娟
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行为规范层面为研究视角,论证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校道德教育内容的内在契合点,探索职校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育的路径,以此增强职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职业道德教育 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忠荣 杨永志
生态社会主义为寻求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通过批判与重构两条路径为人类指出未来社会发展前景,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非正义性,主张以民主方式从经济模式、政治体制、社会构建和文化培植多维度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理想社会,体现生态社会主义对结果平等、公正的终极价值追求。
关键词:
生态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批判与重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宁华
志愿服务是当今世界公认的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志愿精神以公共精神为旨归,同时也是公共精神生成的丰厚土壤。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典型实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金波 周颖
"要更加注重以文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寄语,成为广大师生培育、信仰、传播核心价值观的行动指南。大学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阵地,在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肩负着传承核心价值的崇高使命,承载着光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任务,发挥着弘扬核心价值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佳楠 刘继坤
外语教育过程浸透着世界文化的精髓,具有鲜明的跨文化特质和跨文化功能。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外语教师和青少年学生,还要以外语为媒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传递出去,弘扬民族文化。要在课程标准、教材编撰、课堂教学、学生教育及师德培育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在外语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古志华
校园传媒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不仅是有效的传播载体和践行平台,还具有构建信息环境、进行舆论引导等功能,发挥着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充实价值观教育载体、推动价值观教育方式方法创新、发挥学生价值观培育主体性地位等积极作用。高校应利用校园传媒,树立相应服务理念,整合资源,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更好地发挥校园传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中的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 史洪波
职业教育所承载的价值使命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它不仅要赋予准职业者满足生存需要的技术手段,更要通过理想职业人格的塑造关照其精神世界。因此,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体现在职业技术与职业人格两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国民教育的灵魂,内含着深厚的职业教育意蕴。它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契合、教学内容关联、实现途径一致。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职业性"内涵,能够将其融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之中。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振华
本文阐述大学文化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土壤,论述文化自信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固基石,最后分析高校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高校大学生 文化自信 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洪刚 刘东海
突出客体中介基础上的交互主体性是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核心内涵,将该理论引入教育领域,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可看作是主体间借助客体中介的交往实践活动。依此视角,漠视主体性、缺失交往对话和缺乏客体中介是当前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出现的主要问题,应在关注主体需要、重视交往对话和回归生活世界3个方面重构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波 马晓英
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天然教育功能,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内涵不突出、特色不明显、外延定位片面化等现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把握课堂和宿舍两个阵地,抓住管理者、教师、学生三个主体,用好制度、活动、实践、网络四个载体,有助于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