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72)
- 2023(18423)
- 2022(15452)
- 2021(14648)
- 2020(12086)
- 2019(28171)
- 2018(28127)
- 2017(53113)
- 2016(28809)
- 2015(32974)
- 2014(33298)
- 2013(32628)
- 2012(30649)
- 2011(27723)
- 2010(28332)
- 2009(26357)
- 2008(26262)
- 2007(24288)
- 2006(21467)
- 2005(19479)
- 学科
- 济(127625)
- 经济(127420)
- 业(82868)
- 管理(78502)
- 企(60996)
- 企业(60996)
- 方法(53009)
- 农(52635)
- 数学(44809)
- 数学方法(44021)
- 中国(36893)
- 农业(34953)
- 业经(32005)
- 地方(30377)
- 财(28988)
- 学(25692)
- 制(24315)
- 理论(22442)
- 贸(21917)
- 贸易(21900)
- 易(21186)
- 和(20208)
- 银(19820)
- 银行(19783)
- 融(19046)
- 金融(19041)
- 行(18977)
- 发(18801)
- 技术(18540)
- 环境(17575)
- 机构
- 学院(420671)
- 大学(417375)
- 济(167927)
- 经济(164102)
- 管理(157697)
- 研究(142097)
- 理学(134325)
- 理学院(132784)
- 管理学(130036)
- 管理学院(129261)
- 中国(109669)
- 京(89607)
- 科学(88047)
- 农(81705)
- 财(77948)
- 所(72629)
- 中心(67210)
- 江(66813)
- 研究所(65297)
- 业大(64763)
- 农业(62967)
- 财经(60459)
- 范(58942)
- 师范(58382)
- 北京(56590)
- 经(54550)
- 州(53520)
- 院(50234)
- 经济学(49979)
- 技术(46402)
- 基金
- 项目(270253)
- 科学(211551)
- 研究(200454)
- 基金(192311)
- 家(166806)
- 国家(165256)
- 科学基金(141266)
- 社会(125795)
- 社会科(118152)
- 社会科学(118114)
- 省(108263)
- 基金项目(100811)
- 教育(93753)
- 划(90063)
- 自然(89984)
- 自然科(87877)
- 自然科学(87856)
- 自然科学基金(86242)
- 编号(84302)
- 资助(79107)
- 成果(69676)
- 发(61497)
- 重点(60984)
- 部(59301)
- 课题(58929)
- 创(55511)
- 创新(51724)
- 科研(51386)
- 国家社会(50758)
- 教育部(50548)
- 期刊
- 济(199099)
- 经济(199099)
- 研究(124735)
- 中国(92880)
- 农(81182)
- 学报(67351)
- 财(61650)
- 科学(61497)
- 管理(57932)
- 教育(55040)
- 农业(55022)
- 大学(52237)
- 学学(48695)
- 融(41223)
- 金融(41223)
- 技术(41060)
- 业经(36699)
- 财经(30826)
- 经济研究(29495)
- 业(27822)
- 问题(26880)
- 经(26551)
- 图书(23396)
- 版(22890)
- 技术经济(21579)
- 统计(21330)
- 世界(19592)
- 策(19129)
- 贸(18876)
- 理论(18629)
共检索到649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汤志华
本文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并需要采用多渠道引入资本、实施部门联动、村企结对等措施,从而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参与 恭城模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措施,也是扩大内需、增强国内经济发展的有力载体。文章在介绍我国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国外农村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我国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探讨和总结出几种可行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万军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急剧增长和供给的严重不足,决定了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保障农村主要公共产品的充分供给上。目前新农村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既有认识上的偏差,更主要的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职能定位与现实需求的严重脱离。因此,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正确和充分发挥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尤其是基层乡镇政府职能的真正转换到位。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主要矛盾 政府 职能转换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魏远竹 张春霞 陈钦 林玲
福建省目前所开展的新一轮林改与林区的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林改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效用显著。林改不仅促进了林区的生产发展,增加了林农的收入,使其生活更加宽裕,还促进了林区文明乡风的形成,改善了林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并促进了村容整洁,加快了林区的民主管理进程。
关键词:
林改 林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效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山
“中国农村象非洲”、“共产党还要我们穷多久”,这两种声音应该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到大农业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县级领导的作用与县域经济的现状,关系到能否完成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应将山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把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工作重点,要处理好农村工作中的点面关系,要把尊重自然规律摆到主导位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山区建设 领导作用 合作组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彭姣婷 杨从明
发展林业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村的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增加农民的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也可以扩大农村人口的就业,对新农村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社区林业有利于林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牧业与林业的相互渗透;有利于保护土著居民的文化整体性等,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林业发展 社区林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来春 刘明君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的理论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具体可概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扩展农民的实质自由为最终目的,以扩展农民的工具性自由为重要手段,并将扩展农民个人自由作为社会的承诺,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关键词:
自由 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辛岭 蒋和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位分布、人力资源状况方面各不相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建设重点和建设途径,用以指导新农村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少琴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特征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农民增收、生活宽裕,生动高扬历史唯物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特征是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时代特征是促进和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拓展辩证唯物主义新视野。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科学发展观 哲学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松仁
农民休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民休闲有助于促进农民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但传统价值观念、农村现有科技水平、农民生活质量以及农村特有文化背景对当前农民休闲带来了困扰。而现代农业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趋势、新农村教育的深化、地方各级组织的渗透、农民休闲福利制度的实施、劳动本质意义的升华又能够使农民休闲在未来走向更大更多的可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煦照
2005年10月,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特征。文章分析了民营企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如何发展民营企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炳炎 向刚 唐思航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苏州市浒墅关镇近几年来践行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实际,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浒关模式",在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面阐述"浒关模式"的主要举措和成功原因,并通过和"苏南模式"比较分析,初步诠释了"浒关模式"的崭新内涵和基本经验。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肖芸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培养各类人才成长的奠基工程,新形势下深入探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无疑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现实课题。本文着重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多项举措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新路径。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发展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扈红英 许照红
新农村建设是美好的制度设计,要想成为现实不仅需要经济资本的支持,还需要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支持。从社会网络的角度看,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的构建、提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和可持续性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关键词:
主体 参与 社会资本 新农村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