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57)
- 2023(4339)
- 2022(3668)
- 2021(3833)
- 2020(3022)
- 2019(6874)
- 2018(7108)
- 2017(11661)
- 2016(7635)
- 2015(8758)
- 2014(9060)
- 2013(8105)
- 2012(7917)
- 2011(7330)
- 2010(7858)
- 2009(7299)
- 2008(7479)
- 2007(7428)
- 2006(6941)
- 2005(6293)
- 学科
- 济(22035)
- 经济(21890)
- 教育(20032)
- 管理(16255)
- 中国(14010)
- 业(13441)
- 企(13030)
- 企业(13030)
- 理论(12203)
- 学(9462)
- 方法(8969)
- 教学(7157)
- 农(6676)
- 和(6642)
- 业经(6530)
- 财(6251)
- 制(5442)
- 发(4963)
- 数学(4699)
- 数学方法(4501)
- 发展(4464)
- 社会(4403)
- 展(4340)
- 研究(4319)
- 经济理论(4182)
- 策(4154)
- 政治(4136)
- 思想(4088)
- 革(4057)
- 企业经济(4029)
- 机构
- 大学(112658)
- 学院(105085)
- 研究(40054)
- 济(31046)
- 经济(29943)
- 教育(29847)
- 管理(29716)
- 范(27120)
- 师范(27014)
- 京(26343)
- 理学(24368)
- 中国(24130)
- 理学院(23898)
- 科学(23776)
- 管理学(23115)
- 管理学院(22869)
- 师范大学(22260)
- 所(20559)
- 江(18893)
- 研究所(18271)
- 财(17951)
- 北京(17869)
- 中心(16688)
- 技术(14938)
- 州(14858)
- 职业(14041)
- 财经(13631)
- 院(13570)
- 农(13475)
- 经(12132)
- 基金
- 项目(57118)
- 研究(50331)
- 科学(45681)
- 基金(37186)
- 教育(32250)
- 家(30958)
- 国家(30448)
- 社会(30331)
- 社会科(27016)
- 社会科学(27002)
- 科学基金(24834)
- 成果(24478)
- 编号(23844)
- 省(22990)
- 划(21610)
- 课题(20046)
- 基金项目(18072)
- 年(17525)
- 资助(15155)
- 部(14612)
- 规划(14605)
- 项目编号(14533)
- 重点(14298)
- 性(14212)
- 教育部(13397)
- 自然(13307)
- 自然科(13021)
- 自然科学(13019)
- 度(13018)
- 自然科学基金(12786)
共检索到183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琴
社会主义教育剧是1962~1965年最主要的戏剧思潮和戏剧样式。这些戏剧塑造了一批女性社会主义新人。她们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她们不仅是图解其时政治理念的符号,而且直接孕育了样板戏中的女性形象。她们不仅是图解其时政治理念的符号,而且直接孕育了样板戏中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
社会主义教育剧 社会主义新人 女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桂香
20世纪70年代女性史兴起后,进步主义教育成为美国女性主义教育史学的重要研究主题。基于对男性主导的进步主义教育研究的批判,女性主义者对杜威的生活经历与教育思想进行性别分析,同时在进步主义教育研究中添加被忽视女性的贡献,掀起重寻女性计划。20世纪90年代后,研究者关注到女性群体内部种族与阶级等差异,黑人女性的教育活动被纳入研究视野;在历史书写上不再满足于事实的陈述,将性别纳入社会权力系统中寻求话语分析。从简单添加到关注内部差异、从还原女性贡献到追寻历史解释,研究路径的转变体现美国史学与女性史学发展变迁的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东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形成中的蒋南翔何东昌【编者按】1993年10月6日,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原高等教育部部长、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同志诞辰80周年。是日下午,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了蒋南翔塑像揭幕仪式暨教育思想座谈会,与会同志发言热烈,畅谈蒋南翔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回答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等问题所形成的教育本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的基本范畴和理论体系。在本体论层面,形成了教育本质、教育性质和教育目的、任务的认识。在价值论层面,形成了教育的一般价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价值。在实践论层面,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怎么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是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体系的思想魂灵。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童世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成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建设教育强国是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在迈向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必须确立和提升教育自信,这是我们坚持发扬中国特色、继往开来改革创新的重要前提。回答如何确立和提升教育自信的问题,说到底是要具备教育自信的知识前提,坚定教育自信的立场依据,保持教育发展的高度自省,夯实教育自信的能力基础,提升教育自信的传播智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东昌
十四大比较系统地初步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并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论述,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理论上的成熟是党成熟的一个标志。对于一个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党,在对建设的客观规律的掌握上,有了空前的成熟,是非常重大的事情。对教育来讲,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改革和发展,使我们的教育能够真正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德广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杨德广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是从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现实出发而产生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邓小平教育思想中,具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一、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俞家庆 于建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陆亭 刘承波 张伟 鞠光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凝练于新中国成立70年的伟大实践。通过分阶段对成功实践探索的系统回顾,可以总结出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建设—实践"型模式。"建设"代表着对目标、理想、方案的主观追求,"实践"体现了对创新、实干、蓝图的客观探索,二者共同构成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特征,体现了价值追求与探索创新的有效结合。进而可以总结出这条道路的基本内涵: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中心相一致、坚持服务国家与立德树人相统一、坚持牢记使命与改革创新相赋能、坚持长远目标与短期方案相协调、坚持重点带动与全面推动相促进、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经验相结合。
关键词:
教育道路 “建设—实践”型模式 历史总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长
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目标的需要。研究这一理论,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科学本质、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实践意义、学科价值及其内在品质等问题,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当代教育科学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不断开放发展的体系。思考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范畴,是开展有关研究工作的基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咏诗
高等学校的校长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吴咏诗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教育家应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并且是教育领域里的专门家,应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并能在理论、实践或者两者的结合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成就。作为高等学校的校长,还必须了解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能切中要害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素质,即诚挚的感情、科学的态度和革新的方法。本文是吴咏诗教授今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为在职进修博士学位课程的大学校长班学员所作演讲的演讲稿。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校长 社会主义 教育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冀生
新中国建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其中,"开辟"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道路"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发展"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由大变强"、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开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发展 道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畏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开拓者蒋南翔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有十周年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清华大学专门联合召开纪念会,会前又读到《蒋南翔文集》上下两卷,本人在深受启发的同时,更倍增对他的崇敬与怀念。总结历史经验,为开拓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炳照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教育方针的制定和执行,通常都把教育方针作为指导和规范教育发展的总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是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传承和创新的结果。并在实践的检验下不断得以调整和完善。梳理和研究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对于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实质和内涵会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传承创新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教育方针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鸿宾 向南 孙孝恩
东北教育通史在中国教育史和东北地方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和研究东北教育发展的历史,对于填补中国教育史的空白,总结过去经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中国是一个由多种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我国东北地区的各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