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58)
2023(7670)
2022(6466)
2021(5807)
2020(4699)
2019(10326)
2018(10270)
2017(19579)
2016(10586)
2015(12149)
2014(12541)
2013(12215)
2012(11793)
2011(11131)
2010(11480)
2009(11078)
2008(10595)
2007(10326)
2006(9611)
2005(8797)
作者
(32863)
(27537)
(27280)
(26021)
(17642)
(12896)
(12512)
(10672)
(10482)
(9927)
(9565)
(9201)
(9167)
(8933)
(8752)
(8446)
(8142)
(7953)
(7887)
(7409)
(7214)
(6698)
(6603)
(6601)
(6329)
(6120)
(6077)
(5765)
(5604)
(5370)
学科
(69156)
经济(69004)
管理(30166)
(23755)
方法(21621)
(20813)
企业(20813)
地方(17149)
数学(16722)
数学方法(16628)
中国(16067)
(14322)
业经(13820)
(12744)
地方经济(12487)
(11885)
理论(11642)
(11001)
(10377)
金融(10369)
(10305)
(10055)
(9211)
银行(9198)
(8963)
经济学(7953)
环境(7941)
农业(7686)
教育(7346)
(7265)
机构
大学(171799)
学院(169644)
(79922)
经济(78282)
研究(63484)
管理(59198)
理学(49071)
中国(48720)
理学院(48479)
管理学(47730)
管理学院(47390)
(37905)
(36521)
科学(34563)
(32379)
财经(29514)
研究所(28686)
中心(27620)
(27210)
(26541)
经济学(26339)
(24476)
(23802)
师范(23591)
北京(23542)
经济学院(23152)
(21815)
财经大学(21560)
(21334)
业大(20200)
基金
项目(99051)
科学(78010)
研究(75477)
基金(71786)
(61382)
国家(60842)
科学基金(51624)
社会(51505)
社会科(47688)
社会科学(47666)
(37701)
基金项目(36486)
教育(34686)
(31393)
编号(30088)
自然(29871)
资助(29865)
自然科(29183)
自然科学(29173)
自然科学基金(28664)
成果(26624)
(22495)
重点(22408)
课题(22129)
(22098)
国家社会(21224)
教育部(19857)
(19552)
(19379)
人文(19014)
期刊
(103602)
经济(103602)
研究(61085)
中国(37411)
(30341)
学报(26000)
管理(24758)
科学(23479)
(23154)
教育(20498)
大学(20332)
(19765)
金融(19765)
学学(19075)
财经(18060)
经济研究(17336)
(15792)
技术(14885)
农业(14735)
业经(13976)
问题(13156)
(9937)
技术经济(9810)
世界(9554)
国际(8893)
统计(8785)
经济问题(8278)
商业(8135)
改革(8090)
(8090)
共检索到281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炳申  徐永胜  朱伟  
从严格意义上讲,政府并不具有真正市场主体的资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只能是企业法人和自然人(个人)。然而,改革迄今,个人作为经济主体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中必须重视个人经济主体的塑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涛  原玉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间的基本关系张涛,原玉廷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间的基本关系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间有何关系?我们的管见如下:一、企业与家庭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供求矛盾。企业作为商品和劳务的生产者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社会主义的主体财产权,是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实行的是传统的计划体制,其重大的制度缺陷,可以归结为:主·体·产·权·的·模·糊·和·缺·损·,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要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其中心环节是主体产权的构建。本文提出如下论题:建立拥有主体产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研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加快主体财产权构建和多元所有制结构的形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代鹏  
市场经济不等于商品经济仅管当今社会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尤如孪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充分发育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提出,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按照市场经济原则重塑微观主体,建立完备的市场体系,完善计划机制,转换政府职能,形成市场规则和运作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任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章远新  
在经济改革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充分利用市场?新的经济运行体制为什么必须建立在市场基础上?这是偶然的悟性,还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什么而使然?是商品经济,抑或某种与市场机体相对称的经济形式?在进一步讨论之前,我们提出一个理论假说:礼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这个假设如果成立,它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没有根本矛盾。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一个侧面是商品经济,而另一个侧面则是市场经济。不过,强调的重心有所不同。但是,
[期刊] 改革  [作者] 臧志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在经过近百年的争论、70多年反复曲折的实践之后,终于在我国改革的大潮中。挣脱了集中计划经济传统理论的束缚,确立了自己的科学地位,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扬弃。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揭示其发展的历史趋势时,曾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作过一些原则的设想。列宁在1906年明确提出:"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这就是人们长期认为计划经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媛  郑斌  李忠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宪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已被党的十四大所肯定。而进一步探讨和论证这一体制的内涵特征和框架结构,则是本文的目的。一、目标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祥娟  
党的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由我国14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而得出的结论,它的理论依据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观点。在党的十四大的政治报告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成为全党的共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必须依靠理论上的突破,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更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基本特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良文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统计体系黄良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统计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考虑系统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对统计的需求,来确定各系统的目标、系统的功能和特征、系统的基本框架,以及系统运行的组织。由于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与企业职能分开,各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耀中  
一、关贸总协定的理论基础是市场经济二次大战以后,许多国家为了尽快恢复战争的创伤和加速经济的发展,纷纷致力建立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协调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当时,在美、英等国的积极倡导之下,先后有23个国家(包括中国)参与了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有关磋商和谈判,并于1947年10月23日在日内瓦签订了一项关于调整缔约国各方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目的在于通过不断减让关税而逐步实现贸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晓亮  
这本刚刚出版的约20万字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札记)》,除部分附录外,都是于光远同志在邓小平同志今年年初南巡重要谈话传达后,于今年3月初到7月初写的关于市场经济问题的札记。她既是作者学习邓小平谈话的体会,又是作者在这段时间内进一步探索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光远  
文章认为,从理解和使用上的差异来看,计划经济一词事实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前者指的是有计划发展的经济,后者指的是社会资源主要由计划来调节,而不是由市场来调节的一种经济制度。作为广义的计划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起来之后仍然是存在的,即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并存的。但作为狭义的计划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起来之后是不再存在的。市场经济一家独存的局面早就存在了,但狭义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格局则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才形成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场经济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计划经济在改革中也发生了某些变化,但狭义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格局,目前尚没有改变。不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