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7)
2023(5812)
2022(4908)
2021(4326)
2019(7828)
2018(7524)
2017(15222)
2016(7817)
2015(9045)
2014(9168)
2013(9457)
2012(9189)
2011(8713)
2010(9063)
2009(8839)
2008(8520)
2007(8335)
2006(7929)
2005(7285)
2004(6781)
作者
(24343)
(20749)
(20168)
(19496)
(13203)
(9660)
(9345)
(7897)
(7656)
(7431)
(7308)
(6917)
(6765)
(6685)
(6526)
(6310)
(6019)
(5928)
(5855)
(5309)
(5262)
(4949)
(4938)
(4836)
(4811)
(4716)
(4492)
(4205)
(4111)
(3885)
学科
(64138)
经济(63991)
管理(23261)
方法(20423)
(19163)
(17198)
企业(17198)
数学(15923)
数学方法(15855)
地方(15542)
中国(13093)
业经(12227)
地方经济(11920)
(11075)
(10186)
(9898)
(9111)
理论(9049)
(9000)
(8445)
金融(8443)
经济学(7567)
(7069)
(7053)
银行(7052)
(6873)
环境(6856)
(6518)
贸易(6510)
农业(6200)
机构
大学(138059)
学院(135133)
(70926)
经济(69718)
研究(49861)
管理(48580)
理学(40319)
理学院(39857)
管理学(39390)
管理学院(39108)
中国(38725)
(32776)
(28391)
财经(25866)
科学(25013)
(24911)
经济学(24280)
(23315)
研究所(21800)
经济学院(21336)
中心(21235)
(20866)
财经大学(19015)
北京(18556)
(18504)
师范(18435)
(16482)
(16372)
社会(16180)
(15403)
基金
项目(75236)
科学(60267)
研究(57773)
基金(56551)
(47389)
国家(46969)
社会(42578)
科学基金(40535)
社会科(39242)
社会科学(39222)
基金项目(28565)
(27047)
教育(26028)
资助(23756)
(22594)
自然(22419)
自然科(21920)
自然科学(21915)
编号(21914)
自然科学基金(21558)
成果(19587)
(17913)
国家社会(17807)
(17000)
重点(16766)
教育部(16330)
人文(15909)
课题(15728)
(15399)
社科(15344)
期刊
(92066)
经济(92066)
研究(51677)
中国(26592)
(26025)
管理(20790)
学报(17622)
科学(17291)
(16675)
金融(16675)
财经(16506)
经济研究(15698)
(14775)
(14429)
大学(14375)
学学(13492)
教育(12227)
问题(11783)
业经(11364)
技术(10870)
农业(9201)
(9200)
技术经济(8925)
世界(8520)
国际(8042)
统计(7541)
经济问题(7380)
经济管理(7130)
改革(7039)
(7039)
共检索到225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汤在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创造的价值中相当于m的部分是按资本、土地分配的,相当于v的部分是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进行分配的。因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是按要素分配。按要素分配是由市场配置资源这种特定的经济运行方式所决定的,其性质取决于生产条件本身的分配。按要素分配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分配方式,而是市场经济所共有的分配方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廖君沛  
文章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方式受着市场关系的制约,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将因市场经济的形成而调整,但按劳分配作为主要分配方式决不因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放弃。我国分配的基本性质,就其主体部分而言,仍将决定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于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分配关系上的实现,没有按劳分配就没有生产资料公有制,就没有社会主义。而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力决定工资是与按劳分配相矛盾的,它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模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常兴华  
1997年4月2日,国家计委社会发展研究所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系统研究会联合举办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方式和实现形式”研讨会,来自国家有关部委、高校和研究单位的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一、关于如何认识按劳分配问题 现阶段能否实现按劳分配?首都经贸大学杨时旺持肯定态度。他认为,目前怀疑甚至否定按劳分配的一些观点,其理由是不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凤岐  杨民刚  
文章描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分配结构及其合理化原则问题。认为利益分配结构是一个由主体结构、客体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组成的多维复合体系。利益分配结构与经济结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合理的经济结构必须要有合理的利益分配结构配套。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利益分配结构 ,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认识利益分配中的复杂情况 ,进而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分配格局中把握好我国现阶段分配活动的内在联系。这对于引导、调节、控制、管理好利益分配 ,理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分配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耀川  孙婧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统一问题孙耀川,孙婧如何通过工资制度的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相统一,既是需要深入探索的理论问题,亦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此事关系重大,本文就此做点探索。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规律的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康静萍  黄建军  
经典马克思主义以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消亡为立足点设计按劳分配方式,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相去甚远。文章分析按劳分配理论存在的困惑,对按劳分配有效实现形式进行新的探索,提出工资加劳动分红的按劳分配实现形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代鹏  
市场经济不等于商品经济仅管当今社会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尤如孪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充分发育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提出,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按照市场经济原则重塑微观主体,建立完备的市场体系,完善计划机制,转换政府职能,形成市场规则和运作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任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章远新  
在经济改革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充分利用市场?新的经济运行体制为什么必须建立在市场基础上?这是偶然的悟性,还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什么而使然?是商品经济,抑或某种与市场机体相对称的经济形式?在进一步讨论之前,我们提出一个理论假说:礼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这个假设如果成立,它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没有根本矛盾。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一个侧面是商品经济,而另一个侧面则是市场经济。不过,强调的重心有所不同。但是,
[期刊] 改革  [作者] 臧志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在经过近百年的争论、70多年反复曲折的实践之后,终于在我国改革的大潮中。挣脱了集中计划经济传统理论的束缚,确立了自己的科学地位,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扬弃。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揭示其发展的历史趋势时,曾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作过一些原则的设想。列宁在1906年明确提出:"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这就是人们长期认为计划经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媛  郑斌  李忠伟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春梅  
“国家分配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是对几千年财政现象共性的科学概括,经济体制转轨并没有改变它理论的科学性。对待“国家分配论”的正确态度是在坚持中求发展,即在其基本理论指导下发展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具体理论和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景博  
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的作用和政府职能,指出发挥市场优化配制资源基础作用,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量,运用经济和法律等手段,是实现自然资源科学管理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义平  
无论是诱致性变革还是强制性变革,都客观存在着体制创新的相应成本。基于对中国国情和体制创新成本的考虑,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安排应选择“渐进”的形式,而体制创新方式则应是政府与群众的互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