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8)
2023(12190)
2022(10372)
2021(9429)
2020(7858)
2019(17761)
2018(18034)
2017(34805)
2016(18992)
2015(21499)
2014(21971)
2013(21506)
2012(20408)
2011(18902)
2010(19480)
2009(18949)
2008(18644)
2007(17463)
2006(16278)
2005(15221)
作者
(55374)
(46054)
(45844)
(43982)
(29379)
(21692)
(21009)
(17583)
(17572)
(16716)
(15925)
(15336)
(15283)
(14973)
(14650)
(14256)
(13473)
(13461)
(13337)
(13029)
(12068)
(11207)
(11142)
(10767)
(10492)
(10451)
(10378)
(10158)
(9327)
(8909)
学科
(96424)
经济(96245)
管理(58223)
(49562)
(42698)
企业(42698)
方法(32988)
中国(27139)
数学(26940)
数学方法(26739)
(24487)
(23357)
(21607)
业经(21156)
地方(20356)
(18392)
(17897)
(17234)
银行(17216)
(16796)
金融(16788)
(16633)
理论(15957)
(14318)
(14019)
贸易(14007)
体制(13601)
(13547)
地方经济(13530)
环境(13034)
机构
大学(290269)
学院(287082)
(130109)
经济(127356)
管理(103422)
研究(102426)
理学(86085)
理学院(85154)
管理学(83935)
管理学院(83389)
中国(80614)
(67478)
(62056)
科学(55005)
(51614)
财经(51316)
(46180)
(45904)
研究所(45321)
中心(45072)
经济学(41984)
北京(40317)
(39647)
(38739)
师范(38421)
财经大学(37705)
经济学院(37260)
(35996)
(35900)
业大(34032)
基金
项目(167454)
科学(131938)
研究(129676)
基金(120883)
(102737)
国家(101844)
科学基金(86651)
社会(85729)
社会科(80347)
社会科学(80319)
(63870)
基金项目(61998)
教育(60811)
(53508)
编号(52984)
自然(50513)
资助(49994)
自然科(49262)
自然科学(49248)
自然科学基金(48400)
成果(47017)
(39094)
课题(38618)
重点(37958)
(36597)
(36533)
国家社会(35359)
(34558)
教育部(34523)
(33910)
期刊
(163048)
经济(163048)
研究(102564)
中国(64964)
(53875)
管理(43287)
学报(39589)
教育(37363)
(37318)
科学(36866)
(35212)
金融(35212)
大学(31749)
学学(29474)
财经(28955)
经济研究(26834)
技术(25475)
(25086)
农业(23959)
业经(23596)
问题(21278)
(17463)
国际(15330)
技术经济(15183)
理论(14781)
世界(13957)
商业(13592)
改革(13475)
(13475)
统计(13363)
共检索到472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伍柏麟   孙新雷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论断不仅标志着我们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上的认识深化,而且也是现阶段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更是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的总动员令。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世锦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初步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开始较大程度地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如果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做一个历史过程,目前只是处在这个过程的中期。在这样的起点上,应当正确把握改革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制定一个合理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长期目标,明确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完成的改革任务,特别是近期的改革重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新的实质性的进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凌云  
1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字之别 ,包涵着深刻的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在总结过去 2 5年渐进式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比较彻底地对如何真正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行了总体设计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新三中全会”是中国向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分水岭。本刊约请校内部分教授和青年作者尝试用新视角对《决定》进行解读 ,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世锦  
如果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作一个历史过程 ,目前只是处在这个过程的中期。在这样的起点上 ,应当正确把握改革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制定一个合理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长期目标 ,明确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完成的改革任务 ,特别是近期的改革重点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新的实质性的进展。本文对以上目标和重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原则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宇晖  杜氏秋恒  张嘉昕  
越南自引入市场机制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其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本文在简要回顾越南市场经济改革进程的基础上,概括了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并着重比较分析了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异同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宪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已被党的十四大所肯定。而进一步探讨和论证这一体制的内涵特征和框架结构,则是本文的目的。一、目标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祥娟  
党的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由我国14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而得出的结论,它的理论依据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观点。在党的十四大的政治报告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成为全党的共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必须依靠理论上的突破,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更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基本特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耀中  
一、关贸总协定的理论基础是市场经济二次大战以后,许多国家为了尽快恢复战争的创伤和加速经济的发展,纷纷致力建立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协调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当时,在美、英等国的积极倡导之下,先后有23个国家(包括中国)参与了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有关磋商和谈判,并于1947年10月23日在日内瓦签订了一项关于调整缔约国各方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目的在于通过不断减让关税而逐步实现贸易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李冰  
《纲要》在总结经济体制改革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十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这对于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要按照《建议》的精神和《纲要》的要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1993年即将过去。一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各方面建设的伟大成就引起全国人民的欣悦和世界上的普遍赞赏。在今年上半年经济高速增长的进程中,也曾经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投资膨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高、通货膨胀幅度过大、金融秩序混乱、金融纪律松驰、大量资金流向沿海若干地区炒股票炒房地产、各种开发区过多过滥、企业资金普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通扬  
一、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及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深圳经济特区是在我国创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1980年5月《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中发[1980]41号)指出:“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建锋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出鲜明的特点:遵循"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思路,着力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市场;以促进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为目标,改革的核心内容从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两个维度展开;以产权改革为主线,在产权界定、完善国有资产产权制度、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改革不断触及深水区;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为鲜明特色,不断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显著优势,确保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润生  
不管一个国家的制度如何,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是这个国家由贫困走向富裕,从不发达走向发达的前提。截至50年代,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但始终是一个农业国。我国由农业社会转化为工业社会,要经历一系列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有升有降,资源利用方式随产业结构变化进行不断更新,由劳动密集到资本密集再到技术密集。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需要达到一系列具体指标,这些指标的实现就是上述产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沈传亮  胡莹  
经济体制改革究竟确定什么目标,关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问题的核心在于正确认识、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实践的推动、理论界的争鸣,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辛探索,大胆突破僵化认识,最终摆脱传统观念,于1992年10月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正信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应当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意义重大,来之不易。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绝不仅仅是目标的确立,而更重要的是目标的实现。一、观念转变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而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