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7)
- 2023(10270)
- 2022(8757)
- 2021(8055)
- 2020(6589)
- 2019(14570)
- 2018(14127)
- 2017(27501)
- 2016(14358)
- 2015(16294)
- 2014(16172)
- 2013(15975)
- 2012(14750)
- 2011(13412)
- 2010(13808)
- 2009(13530)
- 2008(13345)
- 2007(12339)
- 2006(11382)
- 2005(10385)
- 学科
- 济(81107)
- 经济(80952)
- 管理(45644)
- 业(38443)
- 企(34452)
- 企业(34452)
- 方法(29193)
- 财(27601)
- 数学(23809)
- 数学方法(23678)
- 制(21642)
- 银(20597)
- 银行(20452)
- 中国(20202)
- 地方(19637)
- 行(19127)
- 业经(16197)
- 农(15758)
- 融(15250)
- 金融(15247)
- 学(14203)
- 务(13119)
- 财务(13100)
- 财务管理(13055)
- 度(13013)
- 制度(13006)
- 财政(12926)
- 地方经济(12708)
- 理论(12656)
- 体(12529)
- 机构
- 大学(212297)
- 学院(211782)
- 济(98967)
- 经济(97020)
- 管理(77623)
- 研究(71786)
- 理学(65084)
- 理学院(64381)
- 管理学(63436)
- 管理学院(63031)
- 中国(62872)
- 财(55801)
- 京(43150)
- 财经(40494)
- 科学(37682)
- 经(36486)
- 所(35630)
- 江(33310)
- 经济学(32889)
- 中心(32650)
- 研究所(31083)
- 财经大学(29757)
- 经济学院(29163)
- 北京(27567)
- 范(27268)
- 师范(27121)
- 州(26880)
- 农(26495)
- 银(26174)
- 银行(25132)
- 基金
- 项目(123525)
- 科学(98176)
- 研究(94882)
- 基金(91169)
- 家(76193)
- 国家(75522)
- 科学基金(65941)
- 社会(65336)
- 社会科(60991)
- 社会科学(60967)
- 基金项目(46842)
- 省(46721)
- 教育(43940)
- 自然(38621)
- 划(38109)
- 编号(38041)
- 资助(37974)
- 自然科(37784)
- 自然科学(37776)
- 自然科学基金(37119)
- 成果(32556)
- 部(28286)
- 重点(27515)
- 国家社会(26813)
- 发(26494)
- 课题(26472)
- 教育部(25696)
- 性(25615)
- 人文(25343)
- 创(25193)
- 期刊
- 济(123199)
- 经济(123199)
- 研究(78270)
- 财(48738)
- 中国(43639)
- 融(37725)
- 金融(37725)
- 管理(31034)
- 学报(27044)
- 科学(26080)
- 农(24667)
- 财经(23696)
- 大学(21732)
- 经济研究(21657)
- 教育(20616)
- 学学(20561)
- 经(20409)
- 业经(17159)
- 技术(16481)
- 问题(15065)
- 农业(14437)
- 贸(12600)
- 技术经济(11579)
- 国际(11418)
- 理论(11018)
- 商业(10778)
- 世界(10701)
- 统计(10404)
- 财会(9812)
- 会计(9739)
共检索到352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牛泽厚 张鹏宇 马哲实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与银行的关系牛泽厚,张鹏宇,马哲实财政调控和银行调控是国家的两种主要调控经济手段。计划经济时期,财政调控处于主导地位,银行调控处于从属地位;在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阶段,财政调控与银行调控的关系比较微妙,处于此消彼涨的状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白水 柯小星
一、财政与银行在宏观调控的目标上必须进行大体分工,并相互配合,搞好协同调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要加强而非弱化财政和银行的宏观调控功能是不言而喻的。但财政与银行应以什么为宏观调控的重点和目标,理论和政策取向上都不甚清晰,人们的认识也不尽一致。为加快宏观调控机制的转变和充分发挥财政银行的宏观调控功能,需要深入探讨财政与银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自的宏观调控目标,这也是搞好财政与银行协同调控的一个重要前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代模 杨舜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向注重技术进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集约型转变.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从以解决温饱为主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注重国内发展的内向型经济向进一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玮 李刚
建立符合国家职能需要,反映社会主义财政本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的更加规范的财政职能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就新形势下的财政职能进行分析探讨,并为财政部门更好地履行财政职能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财政职能 财政部门 财政收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松森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李松森建立符合国家职能要求,反映社会主义财政本质特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财政职能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对国家主权、国家职能的全面理解和对社会主义财政本质的进一步认识为基础,我们把社会主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启聪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理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关系也应进一步理顺。 (一)政企分开是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前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宁学平
本文认为,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经济理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分配理论入手,解决好经济分配、财政分配、信用分配三种分配性质的划分问题,按资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三种原则的调整问题,"先扣除后分配"与"先分配后征税"两种分配顺序的转换问题.二是从财政理论入手,加强综合财政管理,摒弃统收统支的供给制财政观点,正确处理公共财政与建设财政的关系.根据这种思路,作者提出了深化财政改革的目标及基本措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董勤发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范围董勤发财政理论与政策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界定财政活动的适当范围。在现代经济中,由于财政是作为公共部门经济而存在的,所以财政活动的适当范围问题实际上就是财政作为公共部门经济与市场部门经济(或私人部门经济)之间的界限问题,即哪...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建民 孟纪庚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支农政策李建民,孟纪庚一、调整财政支农政策的指导思想(一)财政支农政策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就是要让市场机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同时,还必须建立政府对国民经济强有力的宏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邓子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及其内涵建国初期我们搬用苏联财政教科书的“分配职能”与“监督职能”的两职能说。这里讲的“分配”是大分配概念,包括生产要素和劳动成果的分配。1976年,在编写《社会主义财政学》时,我曾把分配职能分解为筹集资金职能与供应资金职能,这是同财政收支运动形式相适应的,也反映了我们中国自古以来财政的“聚财”功能与“用财”功能。1979年,鉴于当时忽视财政调控职能作用,我把原内涵于分配职能中的调节经济功能独立出来,就构成财政的筹集资金、供应资金、调节经济与反映监督四大职能,或称为分配(含筹集资金与供应资金)、调节与监督三大职能。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1986年我和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董勤发
长期以来,财政学界一直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并存着不同的财政学,一种是社会主义财政学,另一种是资本主义财政学。两种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财政学一直是平行地变化和发展着。财政学界的这种状况阻碍着财政经济学家去从事比较财政研究,人们也根本不会去思考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中的财政是否具有共性和个性的问题,更不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良庆
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有了长足进展,也面临多重困难。应该确立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基本着眼点,建立新型财政运行机制的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路。为此,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理顺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以及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革财政投资体制、完善财政宏观调控体系、加强财政法制建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秀华 傅东
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是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要搞清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实行公共财政,必须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国家财政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考察。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庆康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新体制建立过程中,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是重要的环节之一。财政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经济职能,如何实现职能的转换,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不仅在整个政府职能转变进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且对政府其他有关职能的转变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如何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职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财政理论界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