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79)
2023(4558)
2022(3911)
2021(3886)
2020(3381)
2019(7540)
2018(7437)
2017(14201)
2016(8027)
2015(9135)
2014(9261)
2013(9364)
2012(8912)
2011(7966)
2010(8356)
2009(8011)
2008(8610)
2007(7939)
2006(7112)
2005(6109)
作者
(23606)
(19951)
(19690)
(18872)
(12654)
(9418)
(8970)
(7595)
(7558)
(7400)
(6988)
(6694)
(6583)
(6573)
(6537)
(5779)
(5755)
(5682)
(5663)
(5655)
(5202)
(4932)
(4836)
(4806)
(4565)
(4545)
(4489)
(4209)
(4073)
(3933)
学科
(33975)
经济(33826)
管理(28527)
(24860)
(23421)
(23320)
企业(23320)
方法(15875)
财政(12206)
数学(11249)
中国(11163)
数学方法(11116)
(10152)
财务(10142)
财务管理(10096)
(9883)
(9728)
企业财务(9683)
理论(9582)
(9126)
(9085)
业经(8450)
(7751)
地方(7341)
(6712)
(6503)
教育(5730)
体制(5410)
农业(5329)
(5304)
机构
大学(126342)
学院(122491)
(46393)
经济(45377)
管理(42572)
研究(42569)
理学(36422)
理学院(35887)
管理学(35128)
管理学院(34899)
(33611)
中国(31371)
科学(26930)
(26488)
(22987)
财经(22633)
研究所(20399)
(20261)
(19863)
(19196)
师范(19078)
(18675)
中心(17401)
北京(16833)
财经大学(16391)
业大(15859)
师范大学(15551)
(15375)
经济学(14805)
农业(14355)
基金
项目(73441)
科学(57879)
研究(54214)
基金(53905)
(46563)
国家(46121)
科学基金(38953)
社会(36595)
社会科(33312)
社会科学(33294)
基金项目(28328)
(27576)
教育(26030)
自然(24240)
(23745)
自然科(23691)
自然科学(23681)
自然科学基金(23293)
资助(21865)
编号(21544)
成果(20587)
(17200)
重点(16791)
课题(15564)
教育部(15007)
(14892)
(14557)
国家社会(14425)
(14389)
人文(14172)
期刊
(57973)
经济(57973)
研究(42868)
(32096)
中国(26438)
学报(22698)
科学(19768)
大学(17329)
(17129)
教育(16300)
学学(16105)
管理(15544)
财经(13428)
(11454)
农业(11158)
(9247)
金融(9247)
经济研究(9222)
(8005)
技术(7902)
问题(7714)
业经(7359)
会计(7327)
(7179)
财政(7179)
财会(7039)
(6103)
图书(6096)
社会(5677)
世界(5530)
共检索到195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裴小革  
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和个人财产,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财富形式。社会财富中的国家公共财产,同社会团体集体财产、劳动者个人财产,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是大河、小河相依的关系,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追求的“共同富裕”,不应是建立在只有单一、片面的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的共同富裕上面,应是融进个人财产,实现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兼顾和结合的共同富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阎坤  
一、公共财政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职能作用(一)政府职能与财政职能向构建和谐社会转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各级政府职能进行了明确界定,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随着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任务的确立以及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政府职能应该逐渐向支持和谐社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长军  
权利调整、利益再配置的改革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市场经济中的经济问题不能道德化解决,关于生命、自由、权利的财产理论提供了一条学理路径:在财产权利的清晰界定与扩大财产性收入即既保障公平、又提供发展动力中,逐步形成一个以社会中间阶层为主体的橄榄球形现代社会阶层,实现社会风险治理、建构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武普照  王耀辉  
一、和谐社会内涵的扩展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古今中西方思想家都有论述。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颜渊》中提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仁、义思想。孔子还在《礼运·大同篇》中提出“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凤  
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并指出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夏慧  
金融业是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增长,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产业,一国在金融领域中的发达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实力。现代金融理论认为,金融发展促进了全要素的生产力发展,从而对长期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容乐观的是,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少由金融领域所引发,表现以不同的文化、法律、道德等诸多形式的社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丘  黄世祥  
总结了信息的基本特性,阐述了信息、信息系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并指出构建和谐的信息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从信息的基本特性出发,提出了一些强化信息功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的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文海  张磊  
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三大文化体系,其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文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社会发展的规律,论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以及通向和谐社会之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和合文化或和谐文化,把和谐视为社会普遍的价值追求;西方文化通过对竞争、冲突和矛盾消极后果的反思,意识到了和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三种文化体系都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提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措施和方法。中国当代和谐文化的建设,应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以当代中国现实为依据,对这三大文化体系中的和谐思想进行创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是教育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任务。今年7月-8月,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五部委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第五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全国高校十余位教育学科的教师参加了该期研修班。研修期间,大家围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撰写了相关研究论文。本刊特刊发有关学员的研究成果,以推进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红贵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旧的协调关系已经被打破,新的协调关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日渐凸显,利益纷争和利益冲突也有日益增多和激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要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首先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是社会和谐的首要前提和基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占绍文  罗峦  
从阿马蒂亚·森的视角和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表明,完善的市场制度本身就意味着效率与公平的并重,本文分析认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素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结果,二者是相容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过程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玉生  刘健  
体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纽带作用。体育运动,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巩固社会的和谐程度;可倡导公平、公正、公开的运动理念,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氛围;可培养人的规则意识,促进社会法制观念的形成。体育带来的社会自由流动,可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减少社会对抗的发生;体育创造社会财富,可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拓宽人的健身需求,促进人的身心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尧耿  黄晓红  俞成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剑光  
本文论述了市场机制、政府管理及网络治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可供选择的三种机制所具有的优势和缺陷,在此基础上对此三种机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进行界定,即市场机制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物质条件的基本机制;政府管理是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最主要的机制;而网络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有发展前景的重要补充机制,同时本文还针对如何优化此三种机制提出具体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路日亮  袁一平  
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最普遍、最根本的关系,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严重,基尼系数逐步拉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两级分化日趋严重。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有理论偏差、政策失误,有制度缺位、法制不健全、腐败加剧,也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