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2)
- 2023(3455)
- 2022(2954)
- 2021(2792)
- 2020(2408)
- 2019(5585)
- 2018(5378)
- 2017(10550)
- 2016(5334)
- 2015(5811)
- 2014(5524)
- 2013(5635)
- 2012(5214)
- 2011(4870)
- 2010(5060)
- 2009(4984)
- 2008(5161)
- 2007(5048)
- 2006(4784)
- 2005(4369)
- 学科
- 济(26132)
- 经济(25988)
- 管理(16058)
- 业(15456)
- 企(15093)
- 企业(15093)
- 方法(10093)
- 理论(8300)
- 中国(8289)
- 财(7406)
- 业经(7039)
- 农(6255)
- 学(6243)
- 和(6230)
- 数学(6025)
- 数学方法(5919)
- 制(5344)
- 教育(4993)
- 务(4682)
- 财务(4662)
- 财务管理(4655)
- 关系(4600)
- 企业财务(4534)
- 经济理论(4440)
- 融(4321)
- 金融(4319)
- 社会(4251)
- 企业经济(4221)
- 地方(4200)
- 策(3932)
- 机构
- 大学(85149)
- 学院(81015)
- 济(33890)
- 经济(33227)
- 管理(28901)
- 研究(27719)
- 理学(24110)
- 理学院(23811)
- 管理学(23347)
- 管理学院(23166)
- 中国(21066)
- 财(19089)
- 京(18095)
- 科学(14718)
- 财经(14659)
- 所(13620)
- 范(13380)
- 师范(13337)
- 经(13172)
- 江(12984)
- 研究所(11925)
- 北京(11831)
- 中心(11625)
- 经济学(11225)
- 师范大学(10933)
- 财经大学(10749)
- 州(10304)
- 经济学院(9840)
- 社会(9312)
- 院(9157)
- 基金
- 项目(46174)
- 科学(37214)
- 研究(37029)
- 基金(34415)
- 家(28621)
- 国家(28334)
- 社会(26802)
- 科学基金(24582)
- 社会科(24072)
- 社会科学(24057)
- 教育(17829)
- 基金项目(17361)
- 省(16675)
- 编号(14916)
- 成果(14478)
- 划(14300)
- 资助(13749)
- 自然(13505)
- 自然科(13222)
- 自然科学(13220)
- 自然科学基金(13003)
- 部(11047)
- 国家社会(10751)
- 课题(10736)
- 重点(10398)
- 教育部(10194)
- 性(10142)
- 人文(9807)
- 项目编号(9586)
- 大学(9562)
共检索到135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求实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直接对立物,同资本主义之间,只有“你消我长”、“你死我活”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和斗争,只存在“谁战胜谁”的对抗。或者说,只承认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的对立,不承认或很少提及其间的统一。这种情况的存在,有其历史原因。从社会主义产生与成长的历史实践看,它不仅在诞生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钱宗起
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曾一度流行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趋同”论时隔近20年,又沉渣泛起。鼓吹者的理论根据,实际上是不顾共产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区别;“三制”只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缓解社会矛盾、调和阶级关系的措施;实行股份制,使资本社会化并没有改变劳资关系的对立。这些都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涌现的社会主义基本因素。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趋同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晓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和论述了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系列重大调整和变革。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呈现出全面社会化的重大变化;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不仅为社会主义的诞生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必定不断地产生和积累作为资本主义“对立面”或“对立物”的生产关系方面的新质因素。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因素不断萌芽的晚期资本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资本主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洪远朋 申海波 庄宏献
[期刊] 改革
[作者]
蒋一苇
1978年以来的中国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要问中国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一句话,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近年来,东欧和苏联发生了巨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受到严峻的挑战。一时间似乎社会主义即将从全球消失。但事实并非如此,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社会主义思想和价值观,更不可能被消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拥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在欣欣向荣地继续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方恭温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至今已有33年,关于这场“改造”对我国的经济以至社会所造成的影响,经过这样长时期的实际检验,特别是经过最近1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以后,可以看得更清楚了,因而现在对它进行全面的反思,作出科学的评价,条件已经成熟。...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程恩富 谭劲松
中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实践表明,不仅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而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制度不能弥补和克服"市场失灵"弊端。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在生产目的上唯利是图的弊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和共同富裕制度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分配不公的弊端;社会主义国家调控规律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自发性盲目性弊端;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实践表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能更好地运用市场经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君涵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伯纳德·沙文斯 埃里克·马格宁 邓晓臻
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之后出现了东西欧一体化的乐观结论。但是由于社会主义的历史遗产、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始条件的多样性、具体的民族发展道路、制度的外部环境差异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后社会主义转型国家与西欧出现了新的差异和裂痕。捷克、匈牙利和波兰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并且遇到了不同的困难,表现出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趋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顾良 张慧君
《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着干》一书简介顾良,张慧君[按:上期崔之元文章提到西方畅销书《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着干》一书,下文就是对该书观点的摘要介绍]谈到资本主义的分配模式,在越来越多的西方社会学家的笔下,人们经常会见到“经济隔离”的用语。这个新词由原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传海
对于我国日益增多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 ,有人大加称赞 ,有人倍加谴责 ,分歧的关键在于评判它的标准不统一。根据“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主义经济既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具有鲜明的双重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程恩富
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健全和巩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又是迅速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资本主义究竟是怎样利用作为社会化组织方式的股份制的?社会主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涛
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对中国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中国诸多经济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新形势下,中国应吸取历史教训,警惕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避免再次沦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外围或半外围国家。使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心成员国的发展思路,既不可能也不可行,因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全面爆发正在宣告其走向灭亡和终结。在中国道路选择上,唯有继承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成就,毫不动摇地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向的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取得新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也将引领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新胜利。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明
市场社会主义具有浓厚的反资本主义色彩,它主张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以祛除资本主义的痈疽,实现资本主义的革新。几乎每一个市场社会主义者都在揭露资本主义弊端方面不惜笔墨,他们认为,资本主义至少存在四大痼疾:一是因为阶级剥削、贫富差距和失业而加剧的社会不公;二是因为强势资本介入和经济民主缺失而导致的政治反民主;三是由于资本的高利润与工人的低收入之间的矛盾而导致的经济频危机;四是由于资本无限扩张和环境有限载荷之间的矛盾导致的生态非持续。在分析这些缺陷的基础上,市场社会主义通过撇清苏联模式与社会主义前途之间的关系并构建新的替代方案,最终得出资本主义具有可替代性的结论。市场社会主义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但它的批判理论为我们客观准确地认识资本主义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素材和思路。
关键词:
市场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批判 资本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