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68)
2023(6773)
2022(5731)
2021(4985)
2020(4155)
2019(9222)
2018(9290)
2017(17739)
2016(10034)
2015(11203)
2014(11464)
2013(11360)
2012(10770)
2011(9929)
2010(10259)
2009(9489)
2008(9753)
2007(9088)
2006(8242)
2005(7801)
作者
(30487)
(25597)
(25498)
(24210)
(16488)
(12184)
(11366)
(9816)
(9670)
(9372)
(9097)
(8784)
(8570)
(8403)
(8336)
(7933)
(7629)
(7591)
(7553)
(7355)
(6733)
(6443)
(6213)
(6122)
(5975)
(5853)
(5702)
(5631)
(5125)
(5080)
学科
(39622)
经济(39544)
管理(38967)
(29945)
(26554)
企业(26554)
方法(14333)
(13936)
(13807)
环境(13049)
(11969)
数学(11331)
数学方法(11127)
中国(10469)
业经(10055)
(9998)
(9500)
(8949)
(8457)
财务(8434)
财务管理(8411)
(8363)
金融(8360)
(8274)
银行(8252)
体制(8040)
企业财务(7971)
(7893)
(7861)
理论(7743)
机构
大学(159842)
学院(156123)
(62621)
经济(61254)
管理(55644)
研究(54389)
理学(46772)
理学院(46199)
管理学(45385)
管理学院(45085)
中国(41217)
(34437)
(33579)
科学(32522)
(28189)
财经(26393)
(25488)
研究所(25050)
(24309)
中心(23754)
(23657)
(21749)
师范(21550)
业大(21295)
北京(21076)
经济学(20077)
(19615)
财经大学(19380)
(19300)
农业(18794)
基金
项目(97872)
科学(77707)
基金(72490)
研究(72333)
(63337)
国家(62846)
科学基金(53428)
社会(47036)
社会科(44531)
社会科学(44519)
基金项目(37806)
(37325)
自然(33701)
教育(33453)
自然科(32873)
自然科学(32862)
自然科学基金(32296)
(32267)
资助(28956)
编号(28007)
成果(25090)
(24149)
重点(22784)
(22632)
(20663)
课题(20554)
(20160)
国家社会(19840)
教育部(19621)
创新(19093)
期刊
(75114)
经济(75114)
研究(50422)
中国(33200)
(29303)
学报(26608)
科学(24237)
(22880)
管理(21999)
大学(20481)
学学(19203)
教育(18339)
(16052)
金融(16052)
财经(14995)
农业(14699)
(12867)
技术(11939)
业经(10647)
经济研究(10601)
问题(10029)
(8783)
(8098)
理论(7219)
(7058)
国际(7040)
技术经济(6988)
现代(6933)
财会(6895)
科技(6843)
共检索到244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邵道萍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一种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外部性问题的环境制度安排,其对我国气候变化应对和以雾霾污染为代表的大气污染治理都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我国应按照"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在新《环境保护法》中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定位为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并从碳排放总量控制机制的合理确定、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的分配、定价机制的选择、政府监管机制的健全等方面,来健全中国语境范式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亚宇  
本文通过对我国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交易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确立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交易的原则,健全碳排放初始分配标准和方式,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的内容,建立违法交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体系等观点,从而为推动我国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交易的规范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素荣  
为确保“双碳”目标实现,应充分利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引导资源配置,但是目前立法和学界对碳排放权和碳排放配额法律属性的含混界定,使得我国碳市场交易的制度设计和实践开展面临困难。本文从实践角度和基础法律关系出发,剖析碳排放权与碳排放配额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明确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实践角度看,碳排放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碳排放配额是碳排放权的载体和凭证;从基础法律关系看,碳排放配额是碳排放权的客体,碳排放权的权利义务指向对象均为碳排放配额。第二,碳排放配额具有经济效能,应定性为有价证券。第三,碳排放权不能为法律规定的现有权利所囊括,应定性为与股权、知识产权并行的独立权利。新型权利的定性增强了碳排放权的金融属性,有助于实现法律对碳金融市场构建的支撑和赋能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波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所是集中碳排放权交易者,制定统一的交易习惯和规则,便利交易纠纷的解决,收集和发布有价值的交易信息,并使交易所会员能够合法经营获得利益的机构。但是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所正面临以下困境,包括自律管理缺失正当性来源,交易所利益平衡机制不完善,会员管理权利与义务不对称,自律规则未有效反映公共性和金融性。结合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所特点,交易所自律管理应当明确自律管理正当性来源,完善利益内部平衡机制,突出会员实体和程序权利保障,完善产品风险的管控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富利  林书海  
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引导和规范碳交易制度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在履行国际减排义务和国内产业升级的推动下,中央和各地方陆续出台相关的立法,构建起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其中不免有牵强疏失之处。从域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来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政府监管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监管体系。鉴于此,有必要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构造的疏失之处,在制定统一高位的单行法基础之上辅之必要的配套制度进而落实各主体的法律责任,以实现碳排放权交易立法的初衷。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海春  吕林  
2014年12月12日发改委颁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中央和地方两级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自的职权范围进行界定,配额管理规定排放配额分配以免费分配为主,有偿分配为辅的发展方式;明确碳排放交易的主体以及交易产品;对碳排放核查流程以及申诉机制与配额清缴做出相应规制;同时确立监督管理机制。文章以上述办法为研究重点,针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存在立法层次低、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定性不明、初步建立跨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制等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相应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钟文财  
碳市场金融化背景下,碳排放权内幕交易问题在法制建设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在是否适用金融(或证券)监管范式方面也存在分歧。碳排放权是否属于金融产品、是否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以及相关内幕交易实证数据是否丰富,均不足以否定其规制必要性。目前关于碳排放权内幕交易风险的许多基础理论都缺乏解释力,应将其作为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以公平竞争为理念予以规制。然而,衍生于股票市场的内幕信息中心论难以适用于碳排放权交易的具体认定,应当考虑引入竞争执法范式,将信息重大性和未公开性认定转变为信息优势及取用行为的正当性判断。同时,还应考虑构建以生态环境监管部门为统一执法主体、金融监管部门积极支持、各碳交所为主要自律监管组织的协同机制,统一自律处罚措施,明确行政责任并探索适时引入刑事制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先贵  
无论是"指标交易说""土地发展权交易说"抑或"地役权说"都没有对我国当下地票交易的法律性质予以准确揭示。从我国特有的地权结构形态和土地管理体制出发,参考域外经验,在考察地票交易生成逻辑的基础上,宜将地票交易的法律性质界定为土地开发权交易。针对土地开发权交易的法律规制,应分两步走:一是在现行法没有对土地开发权及交易进行系统性规定前,遵循解释论研究范式,可适用地役权制度的相关法制资源,但这仅是过渡阶段;二是在正轨阶段,遵循立法论的研究范式,在土地开发权被现行法赋予一项独立的用益物权,并对其交易进行系统性的调整后,应适用其专门性规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倪娟  
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中国亟需改变高能耗、高污染的"透支式"发展模式,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对比分析了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差异,考察了两种机制国际与国内的实施现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联合应用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明明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核心要素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的参与主体、碳排放权的取得、行使和消灭四个方面。碳排放权交易的参与主体包括绝对参加者、项目参加者、协议参加者以及自愿参加者。碳排放权的取得有无偿分配和有偿分配两种方式。其中,无偿分配方式划分为基于"祖父法则"的分配和基于"基准法则"的分配;有偿分配方式包括政府定价和拍卖。碳排放权主体可以将碳排放权用于提交、转让、存储和借贷。碳排放权因履行碳减排义务、期限届满以及收回等原因而消灭。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涛  李昂  宋沂邈  伊力奇  
以2013年实施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对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实施对企业短期价值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抑制了长期价值;宏观层面上,随着碳市场流动性的提升,该机制的实施对企业短期价值的促进作用增强,对长期价值的消极影响也得到缓解;微观层面上,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企业短期、长期价值在风险承受能力高的企业中均体现出更加显著的积极影响。研究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给企业绿色价值提升提供思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徐华新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使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以及《哥本哈根气候协议》。其中,《京都议定书》提出了三种合作机制,即国际排放权贸易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这些合作机制为各国实现"更清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导。由于碳排放权交易既有利于履行国际社会责任又可以获得经济利益,全球碳交易量持续增长,碳金融业也蓬勃发展,近年,碳排放权交易在我国也发展迅猛,截至2012年8月,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董岩  
碳交易价格规制是碳交易制度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环节。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完善本国碳交易法律制度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规制措施,推动碳交易价格的规制改革。中国应当借鉴欧美国家的国际经验,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革碳交易政府规制方式、提升碳价格风险调控能力三个方面,实现对碳交易价格的法律规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磊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签署,碳排放权成为一种具有流通性的稀缺资源,并形成了由强制碳交易市场和自由碳交易市场组成的全球碳交易市场。本文基于对总量控制下强制碳排放权交易与自愿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分析,归纳比较了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的几种观点,针对其中存在的争议之处就碳排放权资产、负债的确认与计量问题提出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静  
在碳排放量跃居全球首位的严峻压力下,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发展成绩卓著。然而,碳排放权售价过低造成的巨大损失迫切要求中国构建自身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现状,接着分析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构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