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905)
2022(2580)
2021(2524)
2020(2232)
2019(4902)
2018(4952)
2017(9953)
2016(5688)
2015(6462)
2014(6420)
2013(6387)
2012(6308)
2011(5724)
2010(5981)
2009(6103)
2008(6522)
2007(6328)
2006(5863)
2005(5516)
2004(4946)
作者
(16740)
(14208)
(13680)
(13552)
(8985)
(6954)
(6269)
(5321)
(5298)
(5183)
(5023)
(4838)
(4757)
(4708)
(4516)
(4243)
(4183)
(4154)
(4061)
(3982)
(3892)
(3476)
(3407)
(3372)
(3281)
(3178)
(3149)
(3089)
(2907)
(2811)
学科
(21609)
(20168)
税收(20160)
经济(20133)
(19992)
管理(19047)
(17538)
(15998)
企业(15998)
(11982)
方法(7938)
(6523)
财务(6507)
财务管理(6495)
(6479)
企业财务(6212)
(6141)
数学(5888)
数学方法(5725)
中国(5451)
理论(5255)
(5212)
(5156)
财政(4971)
(4599)
(4444)
业经(4325)
(4210)
教育(3901)
(3871)
机构
大学(88260)
学院(85996)
(30830)
经济(30038)
研究(27961)
管理(27938)
(24515)
理学(22756)
中国(22720)
理学院(22479)
管理学(21968)
管理学院(21804)
(18954)
科学(17394)
财经(17307)
(15411)
(15377)
(15156)
研究所(13046)
北京(12459)
财经大学(12393)
(12261)
中心(12221)
(12122)
(12068)
师范(11973)
(11320)
(11284)
业大(10321)
(10004)
基金
项目(44170)
科学(33537)
研究(33306)
基金(31542)
(27230)
国家(26968)
科学基金(22331)
社会(20456)
社会科(19293)
社会科学(19283)
(16166)
基金项目(15759)
教育(15079)
成果(14661)
编号(14533)
(13890)
资助(13776)
自然(13483)
自然科(13176)
自然科学(13173)
自然科学基金(12951)
(10420)
(9828)
项目编号(9764)
重点(9760)
课题(9539)
(8944)
(8924)
阶段(8906)
(8816)
期刊
(40874)
经济(40874)
研究(35103)
(21479)
中国(18093)
学报(16376)
(15243)
(15130)
税务(13518)
科学(12201)
大学(12077)
(12045)
教育(11317)
学学(11176)
管理(10785)
财经(9638)
(8252)
(7924)
金融(7924)
农业(7620)
技术(6165)
经济研究(5974)
图书(5556)
国际(5443)
问题(5421)
财会(5220)
(5214)
(5181)
业经(5098)
会计(4794)
共检索到149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明  关儒  
《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人所欠税款"优先于"普通破产债权"受偿,但对欠税具体范围的认定陷入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困境。为防止税收优先权的不当扩张适用,维护普通债权人合理利益和私法交易秩序,应采取严格主义立场对欠税予以合理界定:欠税范围应包括企业年度欠税、涉税利息及补偿性滞纳金,而税收罚款、非补偿性滞纳金、须返还税收优惠等与欠税存在本质区别,不宜纳入税收优先权范围。欠税范围之总体界定可通过正面规定当然范围和反面列举排除情形来确定,未来修订《税收征管法》还可对税收优先期和税收优先度予以进一步规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沈理平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中,探讨了税收优先权的范围和法律地位及其与其他优先权的关系,并结合我国法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了税收优先权与担保物权的关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慈强  
自从《税收征管法》设置税收优先权制度以来,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一直备受争议。在破产清算程序中,税收债权的内容复杂多样、性质各异,因此讨论其税收优先权更具有典型意义。本文采取类型化的分析思路,首先将破产清算程序中的税收债权是否属于破产债权进行区分,在此基础上进而讨论税收债权的不同分类与相应的税收优先权,并针对不同层次的税收优先权内容提出了对于《税收征管法》和《破产法》的立法协调和修订完善的具体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季伟胜  刘帆  
新《税收征管法》规定了税收优先权制度,赋予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和后设置的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受偿的权利。由此产生了税收优先权与民法领域的债权、担保物权进行比较的问题,甚至对传统的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也需要重新解释。本文首先论述了先决条件——税收法律关系的债务性,将税收优先权从公法领域转移至私法领域,为税收优先权与私法领域的债权、担保物权进行比较提供了可能。其次论述了税收优先权具有先取特权性质。再次从日本、法国关于先取特权的立法先例分析,得出在一般场合纳税人清偿无担保债权不得影响税款清偿的结论和税务机关享有税收优先权的救济权——撤消权的结论。最后归纳了税收优先权行使的3种情形,并明确税务机关在税收...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菁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明确规定,税收优先于一般债权。然而,如果将税收法律关系置于债的关系中去研究就会发现,无论从理论基础、法律依据还是实际操作等方面,都很难得出税收应当优先于一般债权的结论。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曲飚  
税收为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为保证税收足额征缴,有必要赋予税收以优先权。税收优先权可分为一般优先权和特殊优先权。为最低限度减少对私债权尤其是担保债权的损害,税收优先权应当予以公示,其与担保物权之间的受偿顺序,以公示时间先后为原则,特殊情况下适用特殊原则。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金明  
我国《税收征管法》虽然确定了税收优先权制度,但从立法实际看,还仅仅停留在宣示效果上,远未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从表面上看,有税法学理论不完善的原因,但实际上是既有法律的缺陷使税收优先权成为一句空话。主要的缺陷在于税收优先权没有在不同的税务机关间进行必要的分配;欠税发生时间依照现有法律很难明确;第三人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没有可供依据的诉讼法律制度及相应的证据规则。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桂英  
新税收征管法规定了税收优先权 ,即税款的受偿优先于无担保债权和行政处罚中的财产罚 ,在一定条件下 ,还优先于有担保债权。但我国现有法律表明 ,税收优先权在效力上存在矛盾 ,协调它应体现对不同法益的价值权衡。税收优先权的实现应依照先就无担保的财产后有担保的财产、先动产后不动产的顺序清偿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易奉菊  
2001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杈、质押权、留置权执行。这是税收征管法吸收民法领域的有关概念,第一次在法律上确定税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黎东  周建鹏  
税收优先权指税收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享有的就债务人的全部财产或特定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是对税收的特殊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以下简称《税收征收管理法》)在第四十五条设置了税收优先权制度,其主要目的是出于对保护公共利益的考量。但实际操作中,税收优先权因为缺乏严格的公示制度,欠缺对担保物权人利益的考虑等原因,可能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冲击市场交易的安全。因此,明确税收债权和担保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郭昌盛  
司法拍卖、变卖产生的税款不得约定由买方承担或者由买方以被执行人的名义承担,该部分税款是为了实现所有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产生的必要费用,应当在分配拍卖、变卖价款前优先清偿。税务机关有权就被执行人拍卖前欠缴的税款在民事执行案件中申请参与分配,但必须满足特定条件,当被执行人的财产足以清偿所有债权时,应当允许税务机关在执行程序中申请参与分配,但在参与分配过程中税务机关不能行使税收优先权,只能在拍卖、变卖价款清偿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后,从剩余款项中清偿。税款和滞纳金同等管理是税法的一般原则,滞纳金同样具有税收优先权。税收优先权的有无与税务机关是否以及何时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税务机关是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无关;由税务机关委托法院代征执行程序中所涉税款对于防止执行程序中的税收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海  
税收优先权是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制度;担保物权则重点保护债权人利益,关注交易安全。当一项财产同时成为税收优先权和担保物权的行使对象时,二者哪个更优先便会产生冲突。文章对这两项权利的理论基础等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我国现有的法律基础上,税收优先权与抵押权、质权的冲突应通过实证研究来判断谁更优先,同时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欠税公告制度;其次,税收优先权与留置权产生冲突时,留置权的行使应先于税收优先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余冬生  朱庆  
税收债权破产优先权的存废问题迄今聚讼纷纭,并已形成肯定说、否定说与折中说等三种观点。现阶段,限缩税收债权破产优先权具备利益均衡原则与课税特区理论的有力支撑。普通债权的破产清偿率极低,加之破产税收债权在国家财政总收入中占比较低,使得税收债权限缩既具备充分的现实基础,同时也契合国家让利于民的政策需求。此外,税收债权破产优先权渐趋衰弱的域外立法实践也为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比较法经验。在限缩的具体路径设计上,应当坚持在破产法公平受偿理念的指导下,采取“期间+数额”的双重限定模式,并明定仅税款本金具有破产优先权,以最大限度地消解税收优先权对普通债权人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凌  
随着民事强制执行工作力度加强,税收债权与民事债权竞合的涉税争议也越来越多。在制度设计上,税收征管法已经确立了税收优先权制度。税务部门可以通过主张税收优先权,在民事强制执行阶段追征欠税。但实践中,由于税收优先权制度与司法执行程序之间缺乏具体的衔接指引,民事债权人、司法部门和税务部门对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