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65)
2023(13211)
2022(11387)
2021(11267)
2020(9344)
2019(22196)
2018(22432)
2017(41722)
2016(23772)
2015(27115)
2014(27530)
2013(26494)
2012(23980)
2011(21661)
2010(22203)
2009(20049)
2008(19746)
2007(17667)
2006(15588)
2005(13971)
作者
(66332)
(54509)
(54485)
(51916)
(34878)
(26142)
(24820)
(21539)
(21098)
(19776)
(18847)
(18371)
(17568)
(17370)
(16897)
(16660)
(16547)
(16272)
(15686)
(15599)
(13732)
(13702)
(13170)
(12610)
(12347)
(12323)
(12134)
(12122)
(10945)
(10708)
学科
(84647)
经济(84558)
管理(71150)
(63008)
(55648)
企业(55648)
方法(42668)
数学(36247)
数学方法(35531)
中国(26415)
教育(24338)
(23374)
(21762)
理论(21444)
(21053)
业经(19147)
(17094)
(15480)
地方(15467)
财务(15391)
财务管理(15360)
(15242)
企业财务(14523)
技术(14481)
农业(13707)
(13618)
贸易(13607)
(13260)
(13186)
(12845)
机构
大学(333057)
学院(326436)
管理(128697)
(116255)
经济(113029)
理学(109933)
理学院(108621)
管理学(106391)
管理学院(105738)
研究(105475)
中国(75169)
(73196)
科学(66398)
(56525)
(52861)
(52679)
师范(52336)
(50094)
研究所(48103)
中心(47504)
北京(47304)
业大(46067)
(45995)
财经(44528)
师范大学(42538)
教育(41161)
(40937)
(40311)
技术(38301)
(37946)
基金
项目(215800)
科学(169770)
研究(163743)
基金(152444)
(131206)
国家(129970)
科学基金(111573)
社会(98584)
社会科(93038)
社会科学(93007)
(85669)
教育(82862)
基金项目(80089)
(73667)
自然(72628)
自然科(70928)
自然科学(70913)
编号(69944)
自然科学基金(69589)
资助(64041)
成果(59640)
课题(50737)
重点(48975)
(48574)
(45060)
(44461)
项目编号(43389)
教育部(42388)
大学(41450)
(41281)
期刊
(131839)
经济(131839)
研究(103674)
中国(71725)
教育(68358)
学报(50301)
管理(49514)
科学(46006)
(45145)
(40579)
大学(39364)
学学(35291)
技术(34052)
农业(28379)
(24320)
金融(24320)
财经(22485)
图书(20467)
业经(20397)
(19149)
经济研究(19142)
职业(17136)
(16270)
问题(16112)
技术经济(15652)
理论(15637)
(15160)
科技(14971)
(14762)
论坛(14762)
共检索到490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祖梅  张冬敏  
通过总结长安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渡管理”模式,并分析了构建“过渡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系统阐述了实施“过渡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最后指出了研究生德育“过渡管理”模式的优势及其推广价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博文  党刘拴  
我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几点探讨杨博文党刘拴1992年,我们提出了对新时期工科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科学地系统地研究。遵循以工作实践提出研究目标,以科学研究促进教育实践的方针,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分析改革开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敏  
文章介绍了PDCA循环理论的内涵及特点,结合当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现状,认为基于PDCA循环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进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将PDCA循环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相结合,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入手,促进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达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推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劳俊华  吕淼华  许为民  
在分析我国研究生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体制和队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模式的理念、体制构架的若干原则和队伍建设的主体力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雁东  张澍军  
立德树人,贵在知行合一。这不仅是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更是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必然要求。分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实现知行合一的主客观条件,借鉴知行关系的丰富思想资源,研究知行合一的实践模式,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师资水平,为实现研究生知行合一教育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光玮  蒋舜浩  
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体制、内容、工作方法和途径等方面的现实出发,根据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依据,提出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基本对策:增强时代意识,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观念;健全运行机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内容;强化主体意识,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和新方法;发展专业化道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守强  
梳理了"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这一提法的由来,分析了导师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责任人"的必然性,阐述了对"首要责任人"内涵的理解,并对如何帮助和促进导师发挥"首要责任人"作用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圆  王瑶  
延安精神内涵丰富,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承担国家发展重任的高素质人才研究生而言,延安精神可以继续发挥其思想的价值。文章旨在通过思考延安精神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延安精神在当代对于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作用,探索出延安精神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翠丽  
协同治理理论中所蕴含的平等、多元、协商、合作等基本精神和理念要素,为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认为促进传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变,主要应树立协同理念、提升研究生的主体地位;打造协同结构、实现管理组织扁平发展;整合协同资源、实现多元开放合作互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雷志成  
工学结合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挑战:一、由于校企定位和认识上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和企业实现有效对接;二、由于学生分散性和流动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加大;三、由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困境。为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时间和空间及教育模式的创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朝静  奚社新  叶菁  
分析了全媒体的意义内涵以及全媒体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三大挑战。以东南大学为例,阐述了应对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对策,提出构建协同育人平台—网络虚拟社区—课外实践场域"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以改进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国旗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模式研究,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表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思想道德修养和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不断提高。但在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管理、保障和评估机制建设,找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支撑点;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强化社会主义法制观教育;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环境,构建温馨的家庭教育环境,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改进网络管理和监控环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夯实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芳  宋来新  梁燕亮  
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的网络化拓展是对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的总体把握。网络化基地形成线下和线上交互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网络化拓展的基本内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既属于实践范畴,又是一种对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的理论形态。从实践过程来看,它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的一种方式方法的探索。从本质内容来看,它又是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红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那么模式的创新就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至关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不仅要遵循主体性、创造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同时应在注重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对教育内容进行适当的革新和扩充等方面加大力度,才能真正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邢海玲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正在向人本思想转变,其实质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书""唯上"向"以人为本"转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文章以主体性、开放性和情感教育为切入点,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换的观点,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改提供了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