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33)
2023(9184)
2022(8357)
2021(8032)
2020(6724)
2019(15735)
2018(15739)
2017(30399)
2016(16921)
2015(19281)
2014(19482)
2013(19231)
2012(17527)
2011(15843)
2010(15792)
2009(14280)
2008(13716)
2007(11933)
2006(10325)
2005(8962)
作者
(49021)
(40228)
(40114)
(38106)
(25768)
(19454)
(18152)
(16050)
(15501)
(14408)
(14019)
(13493)
(12847)
(12783)
(12365)
(12233)
(12204)
(11961)
(11562)
(11377)
(10126)
(10009)
(9677)
(9262)
(9029)
(9007)
(8977)
(8893)
(8111)
(7996)
学科
(64403)
经济(64331)
管理(47835)
(44700)
(38267)
企业(38267)
方法(31135)
数学(26221)
数学方法(25920)
(16373)
中国(16249)
(15886)
(15404)
业经(14506)
理论(14493)
地方(12871)
(12107)
教育(11910)
(11545)
(10900)
农业(10898)
贸易(10895)
技术(10648)
(10539)
环境(10043)
(10023)
财务(9959)
财务管理(9942)
企业财务(9426)
(9088)
机构
大学(243109)
学院(240987)
管理(96772)
(88233)
经济(85964)
理学(84032)
理学院(83084)
管理学(81634)
管理学院(81191)
研究(76757)
中国(54115)
(52056)
科学(49498)
(40441)
(38450)
(35845)
业大(35725)
研究所(35219)
(34886)
(34689)
师范(34629)
中心(33900)
财经(33062)
北京(32998)
(29945)
(28939)
师范大学(27961)
农业(27866)
(27582)
技术(26485)
基金
项目(165738)
科学(129132)
研究(124209)
基金(117763)
(101599)
国家(100688)
科学基金(86421)
社会(74694)
社会科(70544)
社会科学(70525)
(65837)
基金项目(63521)
教育(58558)
自然(56730)
自然科(55356)
自然科学(55343)
(55304)
自然科学基金(54329)
编号(52589)
资助(48480)
成果(43324)
重点(36836)
课题(36449)
(36372)
(34630)
(34234)
项目编号(32370)
创新(31733)
大学(31397)
科研(31352)
期刊
(98176)
经济(98176)
研究(72436)
中国(44712)
学报(39092)
教育(35483)
科学(35246)
管理(34094)
(32278)
(29967)
大学(29392)
学学(27166)
农业(22837)
技术(22220)
(16640)
金融(16640)
财经(16538)
图书(15883)
业经(15679)
经济研究(14072)
(13915)
理论(12825)
问题(12799)
实践(12068)
(12068)
科技(11993)
技术经济(11284)
情报(11123)
(11084)
(11071)
共检索到342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陆道坤  葛元燕  
研究生导师的道德是一种专业道德,它是指研究生导师在专业发展与专业工作实践中,以及基于研究生导师的专业身份从事与专业工作相关或对专业工作产生影响的活动中,应具备的政治素养、道德观念、情操与品质及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主要包括基本思想政治素养、作为指导者的教师操守与精神、作为学术领导者的道德与操守、作为团队管理者的道德素养和合作与交往伦理五个部分。推动研究生导师专业道德发展关键在于各级组织合力的发挥、科学的制度和机制的建设与运行、丰富多样的专业道德活动的设计与开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林  王建梁  
以促进研究生导师专业化为目的,澳大利亚高校围绕研究生导师的工作实践,组织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项目,并及时评估专业发展项目的形式、内容、效果。研究发现澳大利亚高校的导师专业发展项目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学校和系部相结合、岗前和岗后一体化、线上和线下相融合、需求和支持相对接。借鉴澳大利亚高校的经验,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不能止步于新晋导师培训的初级阶段,更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制度,系统、全面、持续地推动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董贵成  吴小林  
通过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提名论文的作者及其导师进行深度访谈,总结分析了导师对研究生良好思想道德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导师在奉献精神、求精精神、仁爱精神方面对研究生有显著影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春梅  
指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研究生导师指导的有效性。认为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意味着把研究生带到知识前沿、形成研究问题、指导方法和规范、引导批判和创新;研究生导师指导的有效性反映在指导的适时、适度和适当等三个方面。提出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应注意提高导师素质,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包水梅  杨玲  金鑫  
对英国研究生导师的任职标准与岗位职责以及促进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的组织机构、内容体系、路径举措以及激励与保障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发现,英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策略呈现出如下特征:以导师指导能力提升为核心要义,专门的内外部组织机构协作支持,基于导师实际需求的内容体系,岗前岗后一体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发展路径,激励与约束并存的保障机制等。英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策略对我国的启示在于:指导能力是导师专业素质之核心;这一核心素质的实现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大学各级组织机构的规划落实、导师同伴协作以及导师个体的实践性反思;导师专业化发展需因时制宜且贯穿导师整个职业生涯;建设完善的导师专业化发展激励与保障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祎鸿  
认为研究生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提出导师应该是研究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者、创造性的知识传递者、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者、市场化引路者以及研究生做人的楷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蒋乾麟  
提出在军事教育深入转型的背景下,军队研究生导师要不断提高带教能力,做到既要传做文之法,又要授做人之道;既要打牢理论根基,更要强化应用能力;既要学高为师,更要身正为范;既要搞好个别带教,更要注重团队育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增印  
认为研究生导师的学术操守是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对军校研究生导师应秉持的学术操守进行了讨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欣兰  刘鸿  肖云龙  
认为防止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偏离和培养质量问题的出现,需要构建新型的导师与研究生的交往关系,实现导师与研究生交往的四大转变,即在工具性交往、组织性交往、师徒性交往和传承性交往的基础上实现目的性交往、心灵性交往、研究性交往和团队性交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永江  
导师经常通过交谈与研究生进行沟通,进而实施教育。在导师与研究生的谈话中,除了常见的"指导型谈话"外,还应构建一种"非指导型谈话",以体现"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非指导型谈话"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做法,但需要避免一些误区,以满足研究生发展的需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导师论导——研究生导师论研究生指导》一书自2008年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研究生导师的欢迎,为广大导师更有效地指导研究生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也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培训新导师提供了便利。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本书所收录的一些文章内容已不适宜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情况。为补充新内容,及时反映研究生导师在指导研究生方面的心得和举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部对四年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4年创刊至2017年共刊发了800余篇关于导师指导、培养研究生的相关文章,我们从中精选了部分研究生导师关于治学、做人、科研创新方面的文章70余篇汇编成书。文章的作者既有韩启德、徐匡迪、杨卫、吴孟超、汤钊猷、朱清时、严纯华等享有盛誉的知名专家,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国建文  
从古典目的论的角度审视研究生导师的道德责任,有利于从全域视角出发,认识并解决当下研究生导师道德责任实现的困境。在古典目的论的语境中,研究生导师道德责任可以从自成目的的"合理善"、审慎思考下自愿选择的道德反思和行动与坚持"社会情"为限度的中道精神等三个维度加以把握。认为古典智慧对于现代语境下研究生导师道德责任的实现具有多重启示:确证研究生导师道德责任实现的至善立场;推动研究生导师道德责任反思和行动的具体展开;建构研究生导师道德责任承担的限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明忠  褚照锋  邵攀  魏丽颖  张菊  
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建设30多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研究生导师队伍在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建设、研究生培养和高等教育研究中发挥核心作用,探究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导师群体特征,可以揭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师资力量和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对我国117个高等教育学学位点的834名研究生导师群体状况的数据分析显示: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分布不均衡;导师梯队建设不合理,性别差异显著,专业化程度较高,但专兼职比例失衡、担任行政职务人员比例较高。因此,需要积极制定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学位质量标准,加强学位点质量管理;完善研究生导师队伍遴选、管理与评价机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芳玲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双导师制"的实施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通过对中国知网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研究始终紧跟国家教育政策导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需求,学界对"双导师制"的积极作用与重要意义已达成共识,但也认识到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今后阶段,我国"双导师制"的发展将紧扣新时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总目标,探索和完善具有培养单位特色的"双导师制",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