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14)
2023(14577)
2022(12715)
2021(11973)
2020(9987)
2019(22976)
2018(22643)
2017(43321)
2016(23859)
2015(27023)
2014(26927)
2013(26207)
2012(23826)
2011(21642)
2010(22025)
2009(20545)
2008(19309)
2007(17183)
2006(15118)
2005(13462)
作者
(67497)
(55709)
(55579)
(52694)
(35634)
(26850)
(25447)
(21769)
(21322)
(20034)
(19229)
(18769)
(17897)
(17700)
(17355)
(17069)
(16566)
(16391)
(16036)
(15903)
(13932)
(13664)
(13552)
(12750)
(12618)
(12461)
(12446)
(12260)
(11204)
(10961)
学科
(96668)
经济(96579)
管理(68459)
(65276)
(56588)
企业(56588)
方法(44694)
数学(38615)
数学方法(38001)
中国(30964)
(27507)
金融(27504)
(25995)
银行(25960)
(25050)
地方(23837)
(23223)
(23010)
业经(21832)
(20279)
理论(19257)
(19169)
(15958)
贸易(15943)
农业(15888)
(15815)
财务(15736)
财务管理(15711)
(15454)
(15450)
机构
大学(338302)
学院(333678)
管理(131492)
(128256)
经济(125236)
理学(114018)
理学院(112686)
管理学(110358)
管理学院(109735)
研究(108972)
中国(84650)
(71548)
科学(68157)
(59019)
(54001)
中心(50159)
研究所(49367)
(48747)
(48317)
财经(48041)
业大(47424)
(47319)
师范(46954)
北京(45514)
(43446)
(40766)
(39615)
经济学(38160)
农业(37904)
师范大学(37821)
基金
项目(227090)
科学(178633)
研究(168182)
基金(163068)
(140818)
国家(139588)
科学基金(120387)
社会(104509)
社会科(99098)
社会科学(99069)
(90091)
基金项目(86111)
教育(79023)
自然(78041)
自然科(76239)
自然科学(76227)
(75741)
自然科学基金(74782)
编号(69509)
资助(68063)
成果(57421)
重点(51140)
(49554)
课题(48912)
(48690)
(47259)
大学(43873)
创新(43833)
项目编号(43309)
科研(43063)
期刊
(138449)
经济(138449)
研究(101638)
中国(63885)
学报(52063)
管理(48330)
科学(47409)
教育(46871)
(43836)
(43798)
大学(40368)
(39059)
金融(39059)
学学(36758)
农业(30162)
技术(29400)
财经(23855)
业经(22321)
经济研究(21545)
(20289)
图书(19786)
问题(17788)
理论(16743)
技术经济(16194)
科技(16147)
实践(15501)
(15501)
统计(15325)
(15182)
现代(14981)
共检索到491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孝锋  吴志功  
研究型大学与区域的战略融合无论对高校还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从现实状况及对未来趋势的分析,研究型大学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融合,既可以发挥大学的作用,又可以使大学从中受益。实现战略融合,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来思考各种相关要素。要树立高校发展新理念,实现区域合作从自醒到自觉,要确定区域范围,沟通区域合作关系,要突出学校特色和优势,构筑合作战略,要整合校内资源,建立有效和谐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蓝劲松  陶礼军  宋霞  
大学发展战略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建设一流大学的经验 ,着重从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法角度讨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中应该注意的若干辩证关系 ,主要观点包括 :注重人才培养的同时 ,应该把科学研究放在重要位置 ;注重全面发展的同时 ,应该把重点突破作为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立足点 ;加大物质投入的同时 ,应该注重包括机制完善在内的精神建设 ;保证本科生教育质量的同时 ,应该把研究生教育质量尤其是博士生教育质量作为研究型大学的重点 ;在重视发挥全体教师作用的同时 ,以骨干人才的选拔与应用为重点 ;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 ,应把建立本国大学的特色与优势放在核心位置 ;在发挥学生主体作...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研究型大学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不同的国家对此问题关注的角度有所不同。在北美,对研究型大学的研究更多关注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和大学内部学术组织的变革,以及相关变革对大学带来的积极和消极作用,而中国的研究更多关注研究大学的战略规划和如何提升科学研究的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崛起确实引发出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对传统大学学术观念的反思、大学与研究应用的关系、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等等。本组论文关注学术文化的变迁对传统大学的观念和组织的影响。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对传统大学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大学建设与发展向更有商业价值的应用研究倾斜,而忽略了人才培养的功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惠琴  彭方雁  
在团队理论的基础上,界定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内涵与特征,运用输入-过程-输出团队理论模型重点剖析师生团队、学科团队与项目团队三种类型科研团队的内在运行模式,提出以师生团队为支撑、以学科团队为龙头、以项目团队为纽带、以创新基地为平台,构建融合与创新的科研团队运行模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范子英  
中国地区之间的差距由来已久,并且呈现逐渐加剧的趋势,如何协调地区间的平衡发展,这不仅有关"两个大局"的顺利实现,还会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增长产生重大影响。文章通过分析中国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实施的地区性发展战略,总结了其在区域融合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成就和不足,认为1999年之后实施的"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针对内陆地区的优惠政策:第一,在基础设施的改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利于产业转移;第二,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地区保护主义有一定的缓解;第三,非规范化的财政转移支付使得地方政府的规模出现过度膨胀,加剧了"吃饭财政"的难题;第四,过于激进的产业转移政策恶化了内陆地区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祖超  胡燕  
本文对研究型大学形成的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美国的一些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跨越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最后,就我国不同类型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跨越提出了战略对策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磊  
考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筹建、辉煌、低谷和复苏四个阶段的院校发展史,可以认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起源和发展是一种新的组织结构系统演变的制度创新过程。其中,科教融合理念的结构化是美国研究型大学快速崛起的制度根源;学校董事会、校长等关键行动者在恰当时机的策略性选择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模式迅速扩散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组织系统制度创新的基因。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巧慧  
认为学习型教育与研究型教育的融合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方向;以大学理工科研究生科学思想史的教学为例,探讨了学习型教育与研究型教育融合的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春民  
区域大学科技园融合发展能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在聚集高端产业、提升创新能力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文章通过结合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现状,分析大学科技园与区域高新区的技术融合和互动融合。实证结果表明,园区融合优势呈现出与城市经济规模相反的变化趋势。在经济规模较弱的副省级城市中,大学科技园与高新区融合优势更为显著。通过推进区域创新资源聚集,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大学科技园成为区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
[期刊] 技术经济 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春民  
区域大学科技园融合发展能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在聚集高端产业、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但大学科技园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功能障碍,区域经济融合优势的培育与提升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2010年8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总收入为226.1亿元,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作用较弱,低于2004-2009年,平均每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收入为2.6亿元。同时2010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场地面积和单位企业平均人数都出现下降趋势。本文通过结合大学科技园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研生产联合体、创新驿站等技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勇  闵维方  
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包括显性特征和隐性特征,显性特征包括外部贡献特征和内部建设特征,隐性特征(办学理念)有以下特征:坚持求是崇真的办学宗旨;具备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并以此服务于社会的多种职能;奉行以学术自由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我国应加强对研究型大学外部环境的支持和内部环境的建设,以促进研究型大学的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卓泽林   周文伟   黎泓燕  
研究型大学科教融合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也是打造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研究型大学科教融合展现出知识生产视角下拓展利益相关者参与构建“多赢共生”机制、国家治理视角下增强教育事业与科技事业统筹协调发展、科教创新主体视角下优化科教资源配置实现协作性跨越的时代要义。面向科技自立自强,研究型大学科教融合需要重塑逻辑指向,在使命目标上实现从“经济使命”向“战略使命”的转换,在构成主体上实现从“分立语境”向“整合语境”的转变,在合作模式上实现从“政策导向合作”向“价值导向合作”的转型。基于此,以研究型大学高水平教学为依托培育战略科技人才,以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以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助力国家与区域科技创新将成为未来研究型大学科教融合的必然进路。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夏彩云  贺瑞  
深化区域金融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在简析"一带一路"区域金融合作必要性的基础上,概述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金融合作现状,分析了"一带一路"区域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金融合作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敦楷  
2007年7月,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以科学研究见长的研究型大学是保持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要通过"加强‘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到2020年,努力形成一批拥有国家重点科学研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蔡之兵  
随着诸多区域战略的出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空间布局已经完成,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基于区域协调发展本身包含的发展工具、发展目标与发展过程三大属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工具属性上面临战略数量多、空间尺度多、相互交叉多的挑战,在目标属性上面临整体功能与个体功能相融合的挑战,在过程属性上面临实现区域一体化、区域深度合作与区域共赢发展的多重约束。因此,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发展工具层面应坚持战略融合、在发展目标层面应坚持功能耦合、在发展过程层面应坚持制度统合。根据区域协调发展所涉及的区域利益变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战略融合、功能耦合与制度统合目标,应立足区域利益同增原则,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准,强化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基础,深化改革现有政绩考核制度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