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3)
2023(6881)
2022(5884)
2021(5730)
2020(4595)
2019(10545)
2018(10342)
2017(19359)
2016(10911)
2015(12663)
2014(12728)
2013(12181)
2012(11661)
2011(10852)
2010(11681)
2009(10643)
2008(10878)
2007(10278)
2006(9480)
2005(8723)
作者
(32628)
(27202)
(27199)
(25777)
(17767)
(12870)
(12225)
(10430)
(10317)
(10227)
(9336)
(9198)
(9086)
(8878)
(8849)
(8438)
(8152)
(8103)
(7981)
(7858)
(7176)
(6801)
(6701)
(6380)
(6273)
(6218)
(6183)
(6168)
(5558)
(5458)
学科
(38966)
经济(38919)
管理(33545)
(32128)
(28164)
企业(28164)
方法(13341)
(12298)
理论(12103)
(11995)
中国(11955)
(11003)
(10730)
教学(10475)
业经(10042)
数学(9923)
数学方法(9578)
(9204)
技术(8588)
教育(8411)
地方(8308)
(7921)
贸易(7914)
农业(7877)
(7776)
(7690)
(7591)
(7272)
银行(7258)
及其(7093)
机构
学院(168370)
大学(168264)
(62372)
经济(60728)
管理(59554)
研究(58179)
理学(49912)
理学院(49265)
管理学(48192)
管理学院(47848)
中国(42512)
(36094)
科学(34992)
(32251)
(29742)
(28351)
(27742)
师范(27478)
研究所(26727)
中心(25637)
财经(24529)
(24048)
北京(23071)
(22471)
(22001)
师范大学(21863)
业大(20960)
(20465)
技术(19602)
教育(18815)
基金
项目(99707)
研究(78173)
科学(77623)
基金(69200)
(59508)
国家(58942)
科学基金(49724)
社会(45972)
社会科(43436)
社会科学(43424)
(39337)
教育(38927)
基金项目(35281)
编号(33948)
(33458)
成果(31471)
自然(31070)
自然科(30359)
自然科学(30346)
自然科学基金(29818)
资助(28643)
课题(25139)
重点(22744)
(22286)
(21420)
(20981)
项目编号(20780)
(20693)
(20352)
大学(19612)
期刊
(78027)
经济(78027)
研究(56287)
中国(37285)
教育(33443)
管理(25851)
(25098)
学报(24350)
科学(23418)
(22565)
大学(19068)
技术(17768)
学学(17167)
(16604)
金融(16604)
农业(15305)
财经(13446)
业经(11776)
(11624)
经济研究(11227)
图书(11184)
问题(9938)
(9803)
论坛(9803)
(9368)
职业(9156)
国际(8530)
(8311)
现代(8309)
书馆(8079)
共检索到268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俞静娟  赵珊珊  
知识自主建构取向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实现这一教学设计的策略至少有三个层面,即教学目标的重新审视:课程内容标准与学习目标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内容的深度统整:书本知识与学生起点相链接的结构化重组;教学过程的优化创生:探究问题取向与形成性评价的兼容。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潘新民  
从知识形成角度,当前知识观上流行一种"知识建构论"。反映在学校教学中,与之紧密相联的知识获得观,随即强调知识不具有传授性,只有通过建构式学习,学生才能获得知识。细究此说法,显然与长期教学实践探索出来的教学规律不相符。分析这种学习观的出现,其理论根源就在于过分肯定了"知识建构论"的教学意蕴,而忽视了"知识建构论"自身固有的理论局限性。坚持以辩证唯物认识论为指导,反思"知识建构论",则有益于重新认识知识形成和获得的机制。反映在学校教学中,则有助于澄清对知识传授的误解,以及认清知识传授与学生建构式学习观念之间相得益彰的教学意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琼  陈佑清  
面对实践主导形态的转变,我们需要关注"知识型实践能力"的培养。"知识型实践能力"是指个体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品质与行动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转变忽视知识运用的实践能力培养理念、从学校整体的角度进行实践能力培养,以及提升课堂教学的发展功能等均具有现实意义。培养"知识型实践能力",学校教育需要将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由时空上的"平行推进"转为"双向互动",密切两方面的联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寿根  江庆华  
治理文化是决策团队在决策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追求、态度情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文化应当具有共同治理、依法依规、民主理性、责任专业和效率效益等特征。塑造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文化,是发挥文化治理功能、提升治理效能的诉求,是突破高质量发展困境、实现提质培优目标的要求。应当围绕价值观管理、领导力开发、和谐人际关系培育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旸  
教学是大学的本体性原初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永恒主题。高校教学学术既是高校回归教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彰显育人为本的内在需要,更是高校形成寓教于研的机制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路径,但目前面临诸多困境。高校教学学术制度建构的实质是要推进教学学术的制度化,即通过确立高校教师学术自由制度,保障教师享有高度的教学与研究自由;重构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制度,实现教学学术共同体的多渠道融通;改造高校教学学术评价制度,建立适合教学学术评价的新机制;加大教师教学学术中心建设,持续提升教师教学学术专业发展能力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祥云  
人文知识的特性主要表现为:人文知识承载着事实之外的价值负荷性;人文知识的自身演进及其与人类社会历史演化的悖论性;人文认知结论对研究对象变化过程的直接涉入性;人文知识具有默会维度上的根源性和先决性;人文知识的语言性。揭示这些特性将为人文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新的思考视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冰鸥  潘洪建  
知识具有内容、形式和旨趣三个维度,三者相互联系。其中,知识内容是知识构成的实质性部分,它包括:知识对象与问题,学科概念与原理,学科性质与特点。知识内容的教育价值为:滋养精神世界,指导生活实践;提供经验的阐释框架,建构经验的意义;作为思想资源,激发批判创新。知识内容教学的策略主要有:理解知识的对象与问题,把握知识的概念及其体系,开展知识反思活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梅  
认知心理学为解释知识的内部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论。从广义知识观的角度讲,知识的加工就是知识库在元认知的控制下,通过从低级到高级的整合、区分和建构加工过程完成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迁移。通过广义知识观对知识加工关系的理解能使教师在设计与实施教学时重视各因素的系统影响及对学习认知心理过程的研究,进而为进行有效的教学策略设计和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玉新  
知识产权政策在政策目标、政策功能以及政策效果层面均蕴含着公平竞争的理念与要求。结合知识产权政策实证分析发现,以强行政干预、强选择偏好为特点的知识产权政策潜藏着公平竞争风险,影响创新要素流通、增加创新成本、降低创新活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于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规范政府干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将知识产权政策纳入公平竞争审查,有助于推动政策治理法治化。应根据知识产权政策特点,调整知识产权政策公平竞争审查的价值导向与审查标准,构建“黑、白、灰”审查清单制度,完善豁免制度,形成专门的审查指引。在实施机制层面,提升知识产权政策公平竞争审查主体的动力,优化审查合作与协同机制,健全审查参与和监督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敏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双高”建设计划的全面推进和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校企协同开展专业群建设已成为新的专业教学组织模式,“以群建院”可以有效地让专业群直接对接市场,以进一步凸显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新优势。梳理高职院校“以群建院”的价值意蕴,提出高职院校“以群建院”的构建逻辑是:理清专业群组建的结构逻辑,理顺岗位链对接产业链的专业群组建逻辑,理透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逻辑。高职院校“以群建院”的建设策略是:构建三级组织架构的治理机制,优化专业群建设的组织策略,优化“政行企校”协同育人的保障措施。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国斌  李颖辉  
培养人是教育的价值规定与实践内容,而使人成之为"人"正是其全部价值意义的核心表达。在任何的教育实践中,"人"都理应处于最高的价值位序,都需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归根结底,实现人的主体、自由与完整的发展,正是教育的人学宗旨。"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但强调了教育之为"教育"的本质规定性,而且彰显了对"人"的人学关怀。在当代,教育出现了严重的价值异化现象,偏离了"育人为本"的实践基点与人性使命。要回归"育人为本",落实使人成之为"人"的教育宗旨,就需要不断夯实教育的人性基础,积极推进教育的自我变革与实践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红恩  靳玉乐  
对教师的教学策略进行知识管理,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可以使教师隐性的教学策略知识显性化,有助于变革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创建学习型教学文化,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教师的教学策略进行知识管理包括教学策略知识的搜集、保存与传递等程式。教师教学策略的知识管理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诸如发展型的教师培养、自觉性的理论学习、反思性的教学实践与创建共享型的学校文化等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田甜  侯全军  刘永东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远程学习情境一直是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随着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大量与职业岗位相关的职业导向型课程进入远程教育领域。本研究针对开放大学不同类型的职业导向型课程,提出了认知转化式、技能体验式、任务探求式和项目研讨式四种课程教学策略。这四种教学策略都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设计,强调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学习情境,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协作学习、交流互动和知识建构,因此这四种教学策略共同构成"情境建构下的开放大学职业导向型课程教学策略体系"。新构建的教学策略体系在实践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相对原有策略优势明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启发  
有关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已经从概念分析和内涵梳理发展到策略探索层面,对知识建构主体的研究也从在职教师扩大到了职前教师(即师范生)。面对职前英语教师缺乏学科教学知识建构环境与条件的现实,教师教育者可以借助学习策略和建构主义理论,利用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会交互策略、自主建构策略、职业认同策略和实践建构策略来指导、推动建构行动,以此提高职前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建构的效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召存  
在扬弃以抽象化、客观化、普遍性道德知识的单向灌输为特征的传统知性德育的同时,道德教育也应避免陷入忽视引导儿童对道德知识有效建构的误区。为此,应基于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儿童对道德知识的情境化建构;基于已有经验,引导儿童对道德知识的反思性建构;基于认知冲突,引导儿童对道德知识的冲突性建构;基于活动探究,引导儿童对道德知识的情感性和理性的双层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