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77)
- 2023(4714)
- 2022(3890)
- 2021(3549)
- 2020(3112)
- 2019(6625)
- 2018(6738)
- 2017(12247)
- 2016(6686)
- 2015(7828)
- 2014(7863)
- 2013(7856)
- 2012(7559)
- 2011(7073)
- 2010(7441)
- 2009(7255)
- 2008(7480)
- 2007(7226)
- 2006(6437)
- 2005(6004)
- 学科
- 济(29176)
- 经济(29146)
- 管理(27893)
- 业(26810)
- 企(25142)
- 企业(25142)
- 技术(13623)
- 方法(12394)
- 学(9919)
- 数学(8886)
- 数学方法(8691)
- 理论(8339)
- 技术管理(7931)
- 业经(7505)
- 中国(7335)
- 财(7180)
- 农(6585)
- 和(5972)
- 教育(5930)
- 制(5764)
- 贸(5323)
- 贸易(5319)
- 易(5179)
- 策(5074)
- 划(5032)
- 务(4983)
- 财务(4963)
- 财务管理(4950)
- 企业财务(4698)
- 农业(4490)
- 机构
- 大学(117190)
- 学院(114144)
- 管理(42230)
- 济(41373)
- 经济(40328)
- 研究(38098)
- 理学(35504)
- 理学院(35073)
- 管理学(34379)
- 管理学院(34159)
- 中国(27761)
- 京(25923)
- 科学(24870)
- 所(20358)
- 财(19628)
- 江(18885)
- 研究所(18303)
- 范(17870)
- 农(17711)
- 师范(17700)
- 中心(17043)
- 业大(16412)
- 北京(16266)
- 财经(15502)
- 州(15144)
- 技术(14316)
- 师范大学(14241)
- 农业(13965)
- 经(13811)
- 院(12904)
- 基金
- 项目(69411)
- 科学(54791)
- 研究(51288)
- 基金(49876)
- 家(44013)
- 国家(43621)
- 科学基金(36981)
- 社会(31927)
- 社会科(30197)
- 社会科学(30187)
- 省(26890)
- 基金项目(25887)
- 教育(24184)
- 自然(23580)
- 自然科(23055)
- 自然科学(23051)
- 划(22941)
- 自然科学基金(22657)
- 编号(21377)
- 资助(19726)
- 成果(19141)
- 重点(15785)
- 创(15277)
- 部(15270)
- 课题(14481)
- 创新(14221)
- 发(14192)
- 项目编号(13936)
- 国家社会(13322)
- 教育部(13109)
共检索到180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继瑞
(一)“知识技术创造价值”的评析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揭示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劳动者的活劳动,而不是作为活劳动结晶的物化劳动。不管物化劳动以什么形式出现,它在生产过程中只能直接发生价值的转移,而不能创造价值。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不少先进企业由于优等的物化劳动的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九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九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卢艳秋 叶英平 肖艳红
[目的 /意义]为更好地发挥组织惯例的作用,提高知识管理绩效,针对惯例的知识属性,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概括惯例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惯例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影响,构建惯例演进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模型。[方法/过程]通过梳理国内外惯例研究与知识管理研究的相关文献,从个人惯例、团队惯例、组织惯例3个层面,分析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惯例形成机制,并结合知识获取、知识转移、知识整合以及知识利用等4个知识管理流程,分析惯例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影响,通过知识管理模型的构建和知识管理措施的提出,为组织实践提供管理启示。[结果 /结论]惯例的
关键词:
组织惯例 组织学习 知识管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文丽 叶广宇 闫妍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利用复制逻辑探讨了3个跨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知识能力构建过程。研究结果显示,知识能力包含知识识别、知识获取、知识利用和知识保护,4个要素在不同国际化阶段由于国际化目的、竞争环境不同而呈现出不同发展趋势。具体而言,知识识别由模糊目标搜寻型、关键目标搜寻型转变为目标增强型;知识获取方式由拼凑式、主动式转变为牵引式;知识利用模式由过滤式、拓展式转变为协同式;知识保护则从无到有,由法律型保护转变为技术壁垒型保护。知识保护四要素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组合构成了国际化进程中的知识能力上升路径,具体为雏形构造、拓展上升与集成整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葛米娜 范钧 彭聪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将"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和"积极情绪体验"作为中介变量,从用户心理的角度,深入分析了用户在线参与服务创新推动自身创造力提升的内在驱动机制,并构建了创新氛围、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积极情绪对用户创造力影响的概念模型。利用对307位有过或经常参与企业虚拟社区在线创新活动的用户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用户在线参与企业虚拟社区服务创新过程中,宽松、自由、互动和充分授权的创新氛围对激发用户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获得参与的"积极情绪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对用户创造力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葛米娜 范钧 彭聪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将"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和"积极情绪体验"作为中介变量,从用户心理的角度,深入分析了用户在线参与服务创新推动自身创造力提升的内在驱动机制,并构建了创新氛围、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积极情绪对用户创造力影响的概念模型。利用对307位有过或经常参与企业虚拟社区在线创新活动的用户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用户在线参与企业虚拟社区服务创新过程中,宽松、自由、互动和充分授权的创新氛围对激发用户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获得参与的"积极情绪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对用户创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葛米娜 范钧 彭聪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将"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和"积极情绪体验"作为中介变量,从用户心理的角度,深入分析了用户在线参与服务创新推动自身创造力提升的内在驱动机制,并构建了创新氛围、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积极情绪对用户创造力影响的概念模型。利用对307位有过或经常参与企业虚拟社区在线创新活动的用户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用户在线参与企业虚拟社区服务创新过程中,宽松、自由、互动和充分授权的创新氛围对激发用户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获得参与的"积极情绪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对用户创造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文祥 贝弗莉 P·林奇
在当今信息-知识时代迅速发展和非连续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一切社会群体、组织和个人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知识生成和创新、实现自我超越才能适应这一环境,赢得社会竞争优势和生存与发展的机会。知识管理就是这样一个通过对相关信息和知识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而实现的一个组织知识的知识生成管理、组织知识管理和社会知识管理三个层次。图书馆在知识管理的三层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社会功用。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图书馆 社会功用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晁福林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从起源到初步形成的时期,融汇了许多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形成了以黄帝族为中心的部落集团,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又历经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凝聚,到秦汉时期方初步形成。“天下一家”局面的出现,也正是天下邦国、部落“国家认同”的结果。在上古中国的历史发展中,自“中心权力”出现以降,直到周代臻至完善的“服”制,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制度保证。“服”制展现了中心权力和中央王朝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国家认同”包括了对于中心权力和对于夏商周三代王朝的认可与服从,这是诸氏族、部落列为中华民族成员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天下一家 “服”制 国家认同 中华民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波 叶文虎
信息化在环境社会系统演化过程中具有双向功能。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群组织方式三个侧面分析信息化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可以看出,信息化能够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正向功能。但是如果信息化进程的速度过快,环境社会系统得不到充分演化,也可能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负向功能,导致潜藏着的各种危机集中爆发。这些危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加快资源枯竭速度,危及信息安全和社会安全,破坏环境社会系统的反馈节律,过度膨胀人们改造自然的信心。因此,必须适当控制信息化进程的速度,实时关注此过程中出现的危机征兆并及时加以调整,从而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方丽 慕继丰
本文认为,企业是一个获取知识、创造知识、转化知识的知识系统。基于这一观点,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在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的作用。结论表明,信息技术可以支持并渗透在企业知识管理的全过程,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管理活动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但是信息技术可以促进知识管理,信息技术在管理上的应用可以为企业知识管理创造一个基础设施和环境,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支持、放大和强化知识创造过程并对企业知识管理活动作出贡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金凤 张博 冯立杰 翟雪琪
知识获取作为影响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决定着创新的效率与成败。本文在分析已有知识获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创新的知识体系结构,进而依据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获取特点,从知识的识别和转化、知识的转移和共享、知识的流动等方面系统研究了知识获取的路径,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有利于在提高企业知识获取效率的同时加快其技术创新步伐,以达到最大化组织价值之目的。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知识体系 知识获取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爽
实践知识是人们在反思实证主义认识论指导下的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知识形态。个人实践知识是个人在实践中真正使用的知识,具有实践性、个人性、社会性、连续性、情境性、缄默性、整体性和叙事性。对教师专业教育而言,实践知识的提出意味着要关注师范生已有的实践知识、注重它与教师知识的互动,承认师范生作为知识创造者的合法地位、建构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叙事在教师专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个人实践知识 师范生 教师专业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亚芬
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总称。它是学校按照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使之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和品德素质的实践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仅就德育过程中的情感效应作一些初步探讨。 情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式,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色彩和外部表现形式,包含复杂的神经生理、生化机制。情感产生于有所需要的主体与具有意义的客体的关系之中,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同时又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