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3)
- 2023(9627)
- 2022(7928)
- 2021(7023)
- 2020(5561)
- 2019(12853)
- 2018(12161)
- 2017(24204)
- 2016(12785)
- 2015(14027)
- 2014(14175)
- 2013(14339)
- 2012(13804)
- 2011(12759)
- 2010(13135)
- 2009(12348)
- 2008(12431)
- 2007(11630)
- 2006(10692)
- 2005(10205)
- 学科
- 济(73552)
- 经济(73501)
- 业(38399)
- 管理(36268)
- 企(30043)
- 企业(30043)
- 方法(24213)
- 中国(21449)
- 地方(21271)
- 数学(20641)
- 数学方法(20548)
- 农(18297)
- 业经(17081)
- 财(14838)
- 融(13679)
- 金融(13678)
- 制(12802)
- 地方经济(12738)
- 银(12415)
- 贸(12414)
- 银行(12406)
- 贸易(12400)
- 农业(12372)
- 行(12115)
- 产业(12078)
- 易(11889)
- 发(11259)
- 学(11022)
- 技术(10998)
- 环境(10252)
- 机构
- 学院(199120)
- 大学(198324)
- 济(94205)
- 经济(92552)
- 管理(73889)
- 研究(72515)
- 理学(61794)
- 理学院(61128)
- 管理学(60420)
- 管理学院(60032)
- 中国(56297)
- 财(44101)
- 京(42204)
- 科学(39229)
- 所(36643)
- 财经(34430)
- 研究所(32425)
- 中心(31930)
- 江(31328)
- 经(31095)
- 经济学(30131)
- 农(28984)
- 北京(27598)
- 范(27159)
- 经济学院(27106)
- 师范(26958)
- 院(25593)
- 州(25480)
- 财经大学(25411)
- 业大(23790)
- 基金
- 项目(120051)
- 科学(96366)
- 研究(91727)
- 基金(87635)
- 家(74714)
- 国家(74071)
- 科学基金(64110)
- 社会(61572)
- 社会科(58815)
- 社会科学(58798)
- 省(46682)
- 基金项目(45508)
- 教育(40700)
- 划(38574)
- 自然(37837)
- 自然科(37006)
- 自然科学(37001)
- 自然科学基金(36366)
- 编号(36041)
- 资助(35727)
- 发(32573)
- 成果(29561)
- 发展(27327)
- 部(27200)
- 重点(27064)
- 展(26857)
- 国家社会(26063)
- 课题(25766)
- 创(25380)
- 教育部(23952)
- 期刊
- 济(115459)
- 经济(115459)
- 研究(70155)
- 中国(42541)
- 财(33648)
- 管理(30531)
- 农(28063)
- 学报(26178)
- 融(25989)
- 金融(25989)
- 科学(25855)
- 教育(21357)
- 大学(20759)
- 学学(19408)
- 财经(19313)
- 业经(19247)
- 农业(19107)
- 经济研究(18855)
- 技术(17267)
- 经(16908)
- 问题(15889)
- 贸(13745)
- 国际(12862)
- 技术经济(11596)
- 世界(11570)
- 商业(11021)
- 业(10175)
- 经济问题(9807)
- 现代(9798)
- 经济管理(9496)
共检索到325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纪康
60年代末以来,直接投资是导致东道国相关产业市场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这种市场结构效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中最突出、也为各界最为关注的是直接投资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市场集中效应。本文正是通过这一新领域的研究,从产业市场集中效应作用的理论、方向、传导的方式和结果角度,进行了理论探讨和经验论证,这对于研究跨国公司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后对我国市场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颇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直接投资 发展中国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鸿奇 谢兴龙
利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广义最小二乘法的协方差分析法,实证研究了国际直接投资(FDI)、制度与发展中东道国经济增长联系的规律,得出单独的FDI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效应都不明显,但通过与制度的交互作用,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效应的研究结论。论文还对东道国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产生的两种实现渠道进行了研究,提出东道国良好的制度安排是FDI产生溢出效应的条件和基础,发展中国家应当重视制度创新,尤其是政治制度的改革,才能从FDI的技术溢出中获取更大收益,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臧旭恒 张宏
本文利用库诺特数量竞争的扩展模型,就跨国公司对发展中东道国市场集中效应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市场集中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指出在我国市场结构表现为低集中、分散竞争的形态下,促进跨国公司对我国投资可以作为实现市场适度集中的重要举措之一,但为防止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上形成垄断地位从而采取不利于市场有效竞争的垄断行为,提出了引进“寡占反应”型跨国公司投资等具体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兰英 周静
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发展中国家因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限制,需要重视利用技术扩散来促进本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国公司在发展中东道国的技术溢出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从溢出途径、效果和制约因素方面研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效应,能够提出发展中国家促进并有效利用技术溢出效应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发展中东道国 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治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发展存在催化作用,FDI通过产业关联促进东道国产业升级,经验研究表明其后向关联效应较前向关联效应有更大显著性。本文在跨国公司、东道国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三者之间建立理论模型,分析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后向关联效应的影响因素,得出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后向关联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下游企业之间的技术差异。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外溢 后向关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自锋 陈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已成为许多发展中东道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国公司的进入,促进了发展中东道国的技术深化和产业升级。然而,随着全球并购浪潮的兴起,跨国公司的实力膨胀,其市场垄断力量增强,限制性商业做法(RBP)盛行,损害了发展中东道国的利益。因此,发展中东道国应加紧制定以限制跨国公司市场垄断力量和限制性商业做法为主要内容的竞争政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鹏
本文从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进行探讨,介绍国外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对工人工资影响的最新成果,分析了影响工资的主要成因,并结合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外资的进入,将提高我国熟练工人的总体工资水平,而对于非熟练工人的工资效应几乎为零。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 工资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 马野驰
基于2003—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存量数据与全球159个国家及地区的金融发展数据,通过构建动态的时空权重矩阵并设定SAR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了东道国金融发展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考察金融发展与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非空间模型回归还是空间模型回归,东道国金融发展均能显著地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且东道国金融发展能够促进邻近地区中国的直接投资水平,东道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且空间溢出效应都要显著大于直接效应。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调节金融发展与中国OFDI中具有显著意义,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强,对东道国内和邻近国家间的空间溢出效应的正向影响越强,越能吸引中国OFDI。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雪
本文使用多值选择模型,考察了东道国金融发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东道国金融发展水平越高,中国企业越倾向于以合资或并购的方式进行投资;对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经济体,中国企业倾向于绿地新建投资。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对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越低的发达经济体,中国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并购和合资模式投资,反之则选择绿地新建模式投资;对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非发达经济体,中国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并购和合资模式投资。对金融发展水平、金融机构发展水平和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收益越高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并购的投资模式;相反,则越倾向于绿地新建模式。第三,互联网发展和制度质量对东道国金融发展水平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一定调节效应。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境投资时要密切关注东道国的金融发展情况;中国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包括加强金融监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推进金融创新等方面,以加强与东道国的金融合作,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金融支持;应根据东道国信息通信技术建设情况和制度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投资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琳 钱晓英
本文基于2004-2013年中国对45个东道国的OFDI数据,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比分析中国OFDI在发达东道国与发展中东道国间的区位分布,并考察不同投资动机下东道国制度对中国企业投资选择和规模的作用。实证结果发现:市场、资源、技术、制度都是影响中国在发达国家投资的区位因素,除技术外,其他三项对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OFDI也有影响;发达国家的制度质量及其与中国的双边制度差距正向影响中国企业投资规模,而发展中国家的腐败程度负向影响中国OFDI规模,双边制度差异的作用尚不明显;制度环境对中国在发达国家的市场、资源寻求型投资有显著积极影响,但对技术寻求型投资以及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资源寻求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阮敏
基于2003—2010年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研究工业行业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并用研发国际化等因素对这些指数作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跨国公司的研发投入提高了东道国的技术水平,却降低了东道国的技术效率;东道国的自主研发投入并没有提高技术水平,但对技术效率的提高是有利的,从而对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为正向作用。总体来看,跨国公司研发挤出了东道国公司的研发资源,对东道国的研发是一种逆向溢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安方
本文通过构建一组数理模型分析跨国公司在发展中东道国的R&D投资模式选择。文章发现跨国公司的R&D投资额及基础型R&D投资倾向与东道国的市场规模、科技发展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国内企业R&D投资以及跨国公司母国的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当在东道国R&D投资较少时,跨国公司一般不进行基础型R&D投资。但是,一旦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基础型R&D投资之后,其基础型R&D投资倾向将随着R&D投资额的增大而不断增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叶耀明 王胜 丁明洁
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FDI)的过程中,客观上对东道国技术进步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研究FDI对有关国家与地区技术转移的途径、效应等问题,将有利于我国有效实现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中的技术转移。
关键词:
FDI 技术转移 途径 效应 东道国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卜伟
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创3500亿美元的新记录。在现在的对外直接投资高峰中,跨国公司的重要作用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入份额为34%。发展中国家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首要目的是获取技术,而跨国公司不仅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载体,更是技术的主要载体。因此,分析跨国公司在发展中东道国技术转让的有关问题就十分必要。一、跨国公司技术转让模式与转让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