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71)
2023(4879)
2022(4154)
2021(3705)
2020(3175)
2019(6993)
2018(6946)
2017(13057)
2016(7248)
2015(8186)
2014(8314)
2013(8066)
2012(7452)
2011(6880)
2010(7234)
2009(7110)
2008(7216)
2007(6836)
2006(6177)
2005(5949)
作者
(21103)
(17641)
(17613)
(16859)
(11401)
(8431)
(7936)
(6740)
(6595)
(6454)
(6175)
(6003)
(5977)
(5793)
(5736)
(5426)
(5195)
(5187)
(5144)
(4978)
(4625)
(4309)
(4191)
(4149)
(4105)
(4031)
(3942)
(3913)
(3548)
(3477)
学科
管理(28979)
(27699)
经济(27631)
(24069)
(21885)
企业(21885)
(12257)
(11603)
方法(9038)
(8487)
中国(8434)
业经(7878)
体制(7354)
(7088)
(6890)
财务(6865)
财务管理(6846)
数学(6824)
数学方法(6731)
(6624)
(6623)
金融(6621)
银行(6615)
企业财务(6515)
(6312)
(6241)
理论(5857)
(5303)
(5199)
制度(5198)
机构
大学(113992)
学院(111365)
(46074)
经济(45014)
管理(40056)
研究(37546)
理学(33153)
理学院(32778)
管理学(32374)
管理学院(32137)
中国(29009)
(27198)
(23666)
科学(20410)
财经(20229)
(18654)
(18641)
(18062)
中心(16877)
研究所(16223)
(15304)
师范(15193)
北京(14926)
经济学(14913)
财经大学(14794)
(14491)
(14369)
经济学院(13177)
(13165)
业大(12954)
基金
项目(66248)
科学(52926)
研究(51710)
基金(48737)
(41236)
国家(40866)
科学基金(35373)
社会(34169)
社会科(32335)
社会科学(32327)
(25434)
基金项目(25096)
教育(24262)
(21369)
自然(20812)
编号(20480)
自然科(20316)
自然科学(20311)
自然科学基金(19970)
(19293)
资助(19228)
成果(19093)
(15606)
课题(15285)
重点(15125)
国家社会(14393)
(14359)
(14103)
教育部(13968)
(13668)
期刊
(58324)
经济(58324)
研究(39580)
中国(26520)
(24130)
管理(17391)
学报(16644)
教育(15095)
科学(15031)
(14228)
大学(13448)
(12718)
金融(12718)
学学(12424)
财经(12142)
(10422)
技术(9390)
农业(8735)
经济研究(8401)
业经(8161)
问题(7762)
(6127)
(5819)
理论(5484)
改革(5473)
财会(5473)
(5473)
会计(5389)
现代(5339)
(5053)
共检索到182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平  
电大的“中心教研组”是中央电大在教学过程中,在全国电大系统内形成的一种教学研究协作体,是“大教研室”理念的一种物化体现。电大的教学过程是由各级电大共同完成的,所谓“大教研室”,就是把全国电大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从教学全过程考虑和实施教学工作。按照“大教研室”理念成立的“中心教研组”,其运行机制与传统高校的“教研室”形式完全不同,主要体现在“开放性”、“竞争性”、“流动性”和“发展性”四个方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惠闵  
如何在中小学教研组活动中引入教师反思机制是当前教研组活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本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学校教研组活动中教师反思机制的运用包括4个最基本的内容:树立反思的"镜子";使"照镜子"成为一种必须;确立反思的共同标准;注重教师实践行为的改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培勇  
论重构财政运行机制高培勇一、中国财政困难出在财政运行机制本身持续多年的中国的财政困难,是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相伴而生的。它既然不是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反映,答案就得从财政运行机制本身去寻找。也就是说,从改革前后财政运行机制所经历的变化中去寻找。传统的财...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叶宏  
运行机制决定着组织的管理功效,进而影响组织的绩效与成败。图书馆联盟作为新型的组织运作模式,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界限和形式。图书馆联盟由于其独特的内涵,决定其运作机制有别于传统图书馆。而要确保其有效的运行,图书馆联盟成员各方应遵循科学、合理的目标机制、决策机制、信任机制、协调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分配机制、学习机制及联盟文化等相应的运行机制。以达到提高联盟的运行效率,增强自身竞争力的目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毛亚庆  
校本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是西方80年代基础教育的学校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在国外基础教育管理领域里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学校在这种新的管理理念的引导下,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进行了重大变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西方校本管理的管理原则和实现机制进行介绍和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文岚  
站在深沉的历史回顾和急迫的现实审视的交汇点上,考察我国建国四十多年消费运行 演进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部历史是由“抑制消费”、“补足消费”、“刺激消费”三部曲循环 交替的历史轨迹组成,它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循序渐进过程,是长期以来通过政府的行政计 划安排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以协调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与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之间关系的 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实践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必须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剖析其间 蕴含的深刻的结构机理。国内现有的几部消费经济学著作一般都是从消费需要出发,以满足 消费者需要作为贯穿其理论体系的逻辑线索的,在消费者需要之后,再依次排列出消费水 平、消费结构、消费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源  吕广厚  董生强  
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提出,在今后10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这是我国经济运行机制的一个深刻转换过程.现在,这个过程究竟是已经走到什么里程,应该着重解决些什么问题?这是大家都关心的.本文拟就此作些初步探索. 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包括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指导性计划通过经济杠杆来间接诱导企业的经济行为接近于计划目标,并不具有硬性的约束作用.在经济运行机制中,能够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起支配作用的是指令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斌  唐丽茹  
风险资本能有效并及时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专业化管理以及其它配套服务 ,因而使其成为知识经济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和催化剂。本文详细分析了风险资本的融资、运作、退出和监管机制 ,并简要提出了加强和完善风险资本运行机制的措施及需注意的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艳  
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视角,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北京市中学教研组具有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和功能,但与有效的学习共同体尚有距离。究其原因有:教研组非单纯的专业组织性质,教研组长角色的非专业性,组长缺乏专业领导者的素质,教师工作负荷过重等。因此,应改革教研组的组织定位,使之成为专业组织;提高教研组长素质,增强其专业领导力;改善教师的工作状态,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改革不公平的学校生存状态,给普通校教研组更好的生存空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韩国梁  黄志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学校创建合作发展型教研组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及活动方式,合作发展型教研组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既加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逐渐使教师成为研究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艳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近年来我校着力开展基于共同体文化的教研组建设,初中英语教研组以学科组教师专业发展的高位、均衡、群体成长为目标,采取自主教研和同伴互助相结合、集体主题研讨与个体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索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炎轩  
部门和团队是群体形成的两种组织方式,两者在结构设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从教研组的组织结构现状来看,教研组所形成的是部门。由部门转变为团队,既需要教研组内部围绕"多人一科"和"参与研究"进行组织结构重构,也需要学校整体围绕"多向沟通"和"基层自主决策"进行组织结构再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操太圣  乔雪峰  
一定程度上,教研组具备了专业学习社群的诸多特质,可视为后者的中国模式。然而,行政权力的过度干预、精细化管理的过分推崇、以及华人社会和谐文化的无远弗届,使得该社群因素遭受重创。学校虽采取诸多措施,试图让教研组重新成为专业学习社群,无奈药不对症,致使两者渐行渐远。文章指出问题的症结在于忽视了实践中的教师专业性,呼吁要尊重教师自主发展空间,关注其在学校变革中的努力,如此才能使得教研组功能复归。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炎轩  
组织文化变革源于组织领导者倡导及身体力行的观念及其行为方式,成于组织成员对所倡导观念及其行为方式的认同和维系。维持惯例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推行个人化的行为方式是传统教研组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前者不利于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及行为方式的生成,后者阻碍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及行为方式的共享。为了推动教研组文化的变革,必须再造专业组织体制,确认名师所倡导的观念及其行为方式的价值;营造利益补偿机制,促进成员间所倡导的观念及其行为方式的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