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29)
2023(7094)
2022(5994)
2021(5695)
2020(4824)
2019(11005)
2018(11200)
2017(21963)
2016(12233)
2015(14136)
2014(14517)
2013(14229)
2012(13586)
2011(12641)
2010(13225)
2009(12728)
2008(12775)
2007(12371)
2006(11273)
2005(10266)
作者
(37235)
(30505)
(30034)
(28887)
(19275)
(14327)
(13946)
(11766)
(11687)
(11319)
(10314)
(10231)
(10007)
(9803)
(9728)
(9415)
(8912)
(8901)
(8758)
(8598)
(7963)
(7576)
(7417)
(7139)
(7024)
(6964)
(6857)
(6854)
(6276)
(6066)
学科
(48570)
经济(48510)
管理(35831)
(28464)
(22798)
企业(22798)
方法(18723)
中国(18602)
数学(15786)
数学方法(15693)
(15194)
(15153)
(14409)
(12278)
银行(12258)
(11872)
(11250)
金融(11242)
(10810)
(10537)
业经(10303)
(9961)
贸易(9950)
(9649)
地方(9466)
理论(9346)
教育(8581)
农业(8143)
(7916)
制度(7915)
机构
大学(185688)
学院(183465)
(75096)
经济(73220)
管理(64403)
研究(64382)
中国(53131)
理学(52417)
理学院(51824)
管理学(51101)
管理学院(50723)
(43085)
(41067)
科学(35938)
(33379)
财经(32054)
(30337)
中心(29224)
研究所(29125)
(28827)
(28471)
北京(26991)
(25339)
师范(25100)
(24569)
经济学(23635)
财经大学(23480)
业大(22946)
(22941)
农业(21911)
基金
项目(102988)
研究(80784)
科学(78835)
基金(71610)
(61410)
国家(60852)
科学基金(50031)
社会(49290)
社会科(46442)
社会科学(46429)
(39694)
教育(38039)
基金项目(36581)
编号(34765)
(33696)
成果(31809)
资助(30260)
自然(29283)
自然科(28518)
自然科学(28506)
自然科学基金(27984)
课题(25661)
(23779)
重点(23084)
(22110)
(21619)
项目编号(21253)
(20827)
教育部(20439)
(20409)
期刊
(95380)
经济(95380)
研究(65732)
中国(43142)
(34142)
学报(28155)
教育(27384)
(26459)
管理(26212)
(25987)
金融(25987)
科学(23965)
大学(21696)
学学(19753)
财经(18267)
农业(17083)
技术(16281)
(15685)
业经(15305)
经济研究(15023)
问题(13504)
(11964)
图书(11807)
理论(11005)
国际(9980)
实践(9818)
(9818)
(9155)
论坛(9155)
书馆(8905)
共检索到308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宏涛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应该由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这个问题在业界和学界争论已久。提出信用体系建设的三个维度,并阐述三个维度各自代表的内容与存在的意义。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中国与美国的行业对比分析,得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应由政府主导最终过渡到市场主导。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宏涛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应该由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这个问题在业界和学界争论已久。提出信用体系建设的三个维度,并阐述三个维度各自代表的内容与存在的意义。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中国与美国的行业对比分析,得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应由政府主导最终过渡到市场主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志阳  施祖留  
我国政府主导型风险投资机理与成熟市场主导型的风险投资机理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征:政府主导型风险资本在动员阶段,有着资金动员速率快、运动目标明确等优点;而在投资阶段,政府“政治人”特性容易导致投资行为变异以及投资速率降低等问题;在退出阶段,政府强调的是对于特定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并不以获取创业利润为最终目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燕  
正值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如火如荼之际,政府作为这一体系建设的主导者,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应该在明确自身职责的基础上,做好统筹规划,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专业机构的设置,并配之于完备的法律与政策保障体系,坚固受教育者终身发展所需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立交桥"建设,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能  何婷英  
转轨过程中,我国金融运行机制是采取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模式是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文章应用ARCH类模型对我国金融运行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运行机制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存在显著区别。在我国转轨的特定阶段,金融系统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达到稳定状态,只有靠外部力量的非市场干预才能实现金融系统的平稳运行。目前在金融系统自身不具备自我稳定的功能条件下,政府的外部干预是金融系统平稳运行的前提,否则会导致金融系统陷入剧烈的波动之中。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耿同劲  
在渐进改革的初始阶段,为了满足政权存续的效用,国家必然设置并维持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通过国家控制的银行给低效的国有经济提供金融补贴。当国有经济的式微或大规模变革不再对国家政权的生存构成威胁时,国家维持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收益递减,而其成本则由于国有银行的败德行为而加速递增,国家就有激励放弃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将逐步弱化,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则有所增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正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逻辑起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办兴  汪兴隆  
本文对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增长优劣进行比较的实证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出四种观点及理论支持。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对银行主导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两种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但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某些方面存在优势,因而作者认为目前中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是有效的,强行将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转变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政策可能是误导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宗军  
面对日益增加的巨灾风险事故和巨额的经济损失,我国在巨灾风险融资方面陷入了政府救济不堪负重,保险市场供需双冷、金融市场严重缺位、社会捐助问题重重的困境。基于此,需要通过大力发挥政府财政的间接作用,以撬动保险市场和金融市场,调动社会捐助积极性,将巨灾风险向国内外社会进行分散,最终形成一个以政府财政为核心、保险市场和金融市场为支柱、社会捐助为补充的巨灾融资体系,为巨灾事故发生后不同层次和不同主体的短期、中期、长期的资金需求提供融资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仁和  郑爱明  叶庆忠  
金融机构的变迁最终取决于它们履行的功能。我国多年的金融改革为向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演进创造了条件,商业银行应利用自己的优势,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积极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形成具有混合功能的金融中介,以适应我国金融体系的演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求  汪勇祥  应展宇  
中国应该建立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还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这是当前金融改革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对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的金融体系演变历史进行考察的基础上,从金融契约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这一问题。研究表明,经济力量是推动金融体系演变的内在原因,而政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约束、影响着金融体系的具体技术安排;此外一些广义的技术因素,如信息收集技术、处理技术等从外部对金融体系的现实演进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尹明华  于森林  石玉科  江苏省农金学会课题组  
我国目前社会信用秩序有些混乱,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危害极大,其原因既有历史的体制方面的,也有运行的政策操作方面的,还有法制方面的。建立健全我国信用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加强信用道德教育、增强全民信用意识外,还要强化法制保障构建有效信用制度,这也是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清显  朱铭来  
在货币量化宽松背景下,世界平均M2/GDP比例的持续上升态势引起各国经济学家及货币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并被深入探讨其与经济运行态势的相互影响。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协整分析及构建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方法,利用66个国家和地区1991~2013年间的数据资料,在科学构建衡量金融体系指标的基础上,从金融体系视角考察不同金融体系结构是否对M2/GDP比例产生影响差异。在运用金融结构活动、规模等不同金融体系测度方法,使用不同计量模型改变统计过程的条件下,实证检验了不同金融体系对M2/GDP比例的影响:越趋向以银行为主导型金融体系国家,越倾向于有高的M2/GDP比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挺  
本文以德国和日本在其汇率升值过程中的不同表现作为分析基础,总结主导汇率升值的两种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和市场主导模式的机理及特点,通过比较,探讨这两种模式的国际经验对中国汇率升值途径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