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54)
- 2023(5162)
- 2022(4317)
- 2021(4130)
- 2020(3184)
- 2019(7107)
- 2018(6936)
- 2017(13121)
- 2016(6946)
- 2015(7477)
- 2014(7163)
- 2013(6840)
- 2012(6240)
- 2011(5647)
- 2010(5731)
- 2009(5320)
- 2008(5288)
- 2007(4980)
- 2006(4360)
- 2005(4010)
- 学科
- 济(29243)
- 经济(29226)
- 管理(20808)
- 业(20285)
- 企(15526)
- 企业(15526)
- 方法(12313)
- 农(10730)
- 数学(9858)
- 数学方法(9719)
- 业经(8852)
- 中国(8139)
- 农业(7890)
- 财(6741)
- 制(6134)
- 学(5889)
- 贸(5881)
- 贸易(5879)
- 易(5742)
- 理论(5564)
- 地方(5372)
- 银(5046)
- 银行(5044)
- 和(4828)
- 行(4820)
- 技术(4744)
- 融(4585)
- 金融(4583)
- 环境(4452)
- 划(4423)
- 机构
- 大学(102203)
- 学院(101490)
- 济(41696)
- 经济(40921)
- 管理(39322)
- 理学(33410)
- 理学院(33105)
- 管理学(32595)
- 管理学院(32401)
- 研究(31632)
- 中国(24703)
- 京(21151)
- 财(19632)
- 科学(18321)
- 财经(15921)
- 农(15817)
- 江(15533)
- 中心(15082)
- 所(15064)
- 范(14433)
- 经(14426)
- 师范(14354)
- 业大(14250)
- 研究所(13473)
- 北京(12990)
- 经济学(12950)
- 州(12409)
- 农业(11898)
- 经济学院(11715)
- 财经大学(11544)
- 基金
- 项目(66314)
- 科学(52626)
- 研究(52349)
- 基金(48235)
- 家(41255)
- 国家(40898)
- 科学基金(35255)
- 社会(34243)
- 社会科(32510)
- 社会科学(32503)
- 基金项目(25055)
- 省(24973)
- 教育(23202)
- 编号(23013)
- 划(20858)
- 自然(20371)
- 自然科(19838)
- 自然科学(19833)
- 成果(19461)
- 自然科学基金(19442)
- 资助(18413)
- 国家社会(14834)
- 部(14770)
- 发(14526)
- 重点(14493)
- 项目编号(14315)
- 课题(14233)
- 创(13803)
- 制(13525)
- 性(13100)
共检索到151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继峰 曾晓梅
互联网企业间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得数据作为互联网企业商业资源之一,其重要性亦日益凸显。随着大量涉数据不正当竞争案件出现,对数据如何保护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由于立法不明确,如何解决数据不正当竞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权属确定之后的侵权法保护均提供了可能的规制方法,但或多或少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对数据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还需依赖于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为数据保护提供了三种路径,即商业秘密条款、兜底条款和一般条款规制路径,需区分不同情形,差别化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璐 钟涛 潘禹辰 卢小宾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招聘平台用户数据(或简历)泄露、倒卖事件频发,而其中往往包含求职者大量真实的隐私信息,因此探究招聘平台用户数据隐私保护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建立“政府—平台—用户”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针对用户数据隐私保护问题的三方博弈动态演化过程和均衡结果,并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各参与方策略选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其可能影响因素。[结果/结论]政府的监管成本是影响其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降低监管成本,有助于政府积极履行监管职责,使用户数据隐私得到保护。此外,增加平台和用户进行隐私保护时的收益,同样能够实现用户数据隐私得到有效保护的博弈均衡结果。
关键词:
招聘平台 用户数据 隐私保护 演化博弈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建成
囿于数据权属不明,私法自治框架下的同意规则不足以解决数据抓取行为的合法性判断问题。可行的思路是以个人信息数据为切入点,结合可携带权制度对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进行调适。将可携带权思路引入不正当竞争纠纷的裁判,能够在解释论层面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相互衔接,共同维护消费者权益与公平竞争。基于此,对非个人信息数据而言,仅凭用户同意无法产生阻却数据抓取行为违法性的效力;至于依法享有可携带权的个人信息数据,在满足行权条件的前提下,用户可通过同意的方式授权第三方进行数据获取,进而阻却第三方行为的违法性。在应用可携带权思路裁判时,法院仍应关注用户同意是否经由欺骗、误导与强迫等不当方式取得,以确保其有效性与自愿性,同时衡量涉案个人信息数据的转移后果,避免对他人权利及自由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
数据抓取 不正当竞争 个人信息 可携带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亚丽 范逢春
[目的/意义] 分析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与层级结构,为国内外学者进一步探究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问题提供价值参考,为社交媒体运营商减少用户数字囤积行为提供干预策略。[方法/过程] 基于MOA理论,从动机、机会和能力3个维度提取要素,结合改进的DEMATEL-ISM-MICMAC对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影响程度打分,确定关联路径,划分层级模型,并建立“驱动力—依赖性”结果分析图。[结果/结论]在DEMATEL的计算结果中,其中心度较高和影响度较高的因素与ISM中的根源层因素以及MICMAC中所得出的独立群因素在影响性质上具有一致性,且进一步发现改进的DEMATEL-ISM-MICMAC对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影响因素之间的识别和内部关联存在交互关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许丽
在数字经济时代,个人隐私数据事关消费者切身利益,是平台重要的战略资产与关键的竞争要素。大数据、算法、算力作为平台经济发展的支撑要素,在提升平台服务智能化水平的同时,也使个人隐私数据面临被泄露、窃取、倒卖的风险。在实践中,平台为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会实施侵犯个人隐私数据的行为,这既构成反垄断法上对个人隐私数据的剥削性滥用,也构成反垄断法上的排他性滥用,反垄断法应当介入。然而,当前个人隐私数据的反垄断法保护面临未将隐私数据保护纳入反垄断立法宗旨、隐私数据损害难以量化、隐私数据保护多部门法益存在冲突等难题。为实现对个人隐私数据的有效保护,应重探反垄断法的目标与功能,将个人隐私数据作为反垄断法独立的保护对象而非附属保护对象;在反垄断法中引入比例原则,对过度收集使用个人隐私数据行为进行预备阶段的目的正当性分析以及实际适用阶段的适当性、必要性、均衡性分析;明确平台企业数据治理责任,形成“国家—平台—用户”关系,进而形成“公权力—私权力—私权利”三元构架;推动反垄断法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协同,通过事前预防和事后救济共同防范化解个人隐私数据滥用问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春春 孙瑞英
[目的/意义]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法,构建智慧图书馆用户数据合规治理机制,以安全合规赋能智慧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实现图书馆多模态融合发展。[方法/过程]以用户数据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等制度为规制,解析用户数据治理的主题分布;以“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为主轴,以“应用场景”为辅助,采用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法进行三级主题编码,逐级归纳、提炼智慧图书馆用户数据治理的合规要求,进而构建智慧图书馆用户数据合规治理机制。[结果/结论]构建包括6个一级主题、41个二级主题以及184个合规要求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数据治理合规要求体系,形成用户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用户数据运营体系、用户数据规范保障体系等多系统融合共通的用户数据合规治理运行机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彭贤哲 石进 李明
信息资源时代下,作为知识载体的书籍文献资源与日俱增,对书目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时代需求。为此,文章首先总结前人研究工作,指出书目的最终导向在于服务用户,但传统书目在实践工作中多以资源为导向,用户的主体地位不够显著。为此,当代书目工作应纳入用户因素,重点在于处理书目资源库、用户需求、用户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由此衍生出智能书目的概念及内涵,据此设计构建的智能书目系统,通过动态建设深度标引组织的书目资源库、针对性满足用户各类个性化需求、精准定位用户各项能力,扩展书目资源库、用户需求、用户能力三者之间的交集,提供相宜的灵活智能性服务,推动书目的智能个性化发展进程,助力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建设。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师晓青
"并发用户数"限制对图书馆用户使用数据库影响极大。基于对"并发用户数"影响数据库利用原因的分析,图书馆在"并发用户数"约束条件下,应在导航、评价、集成检索等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以提高数据库资源的利用效率;数据库商家要在不断升级服务系统、增加个性化的服务项目等方面寻求利益均衡,减小在收益方面单纯对"并发用户数"设置的依赖。
关键词:
“并发用户数” 数据库 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一博 张鹏翼
图书馆书目系统是直接服务用户的主要平台,本文设计了一个融合图书馆用户数据、电商购书平台数据的新型的高校图书馆书目系统,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用户行为数据实现精准服务。本文的原型系统包含北大图书馆系统数据库中导出部分书目、用户、借阅等数据,从豆瓣读书知识社区和京东、当当等电商平台采集Web用户图书购买与评价数据。在对数据进行清洗、规范、集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融合图书馆内部用户数据和Web电商用户数据的高校图书馆书目系统的设计框架,并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最后构建并设计了一个融合用户数据的北大图书馆书目系统。本文的研究工作对图书馆书目系统研究与系统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周倩
文摘鉴于目前图书馆用户数据挖掘精度与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User-Ontology(用户本体)的图书馆用户数据挖掘的研究思路,从而在语义层面上实现对用户数据的挖掘。文章首先分析了图书馆现有用户数据挖掘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其次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不同领域用户本体的研究与构建情况,最后在构建图书馆通用用户本体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用户本体的图书馆用户数据挖掘系统的优势、总体框架与功能构成。
关键词:
图书馆 用户本体 用户数据 数据挖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樨平
我国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是间接保护,并不特别关注经营者直接针对消费者的不正当经营行为,消费者也没有直接对经营者提起不正当竞争诉讼的权利。从国际上的立法趋势来看,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制止经营者针对消费者的不正当经营行为,直接保护消费者利益,已成为立法潮流。我国的现实情况也要求实现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消费者利益的直接保护。
关键词:
反不正当竞争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 直接保护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艳丰 杨琬琛
[目的/意义]阐明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影响因素的关联路径与层级关系,为数字囤积行为研究提供理论与应用指导,为解决用户数字囤积问题提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分析识别出16个影响因素,结合模糊ISM(解释结构模型)-MICMAC(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明晰影响因素间的内在关系与路径,构建影响因素模型,进而得出结论与建议。[结果/结论]信息稀有性、信息质量、获取能力、分析能力作为独立群因素,对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力最强,因此要解决数字囤积问题需从根本上把控信息与提升用户能力素养;感知有用性等因素一旦发生变化,自我效能、错失焦虑及个性偏好等因素也会产生相应变化,并对用户数字囤积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晓锦
对企业而言,大数据逐渐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要素。伴随而来的数据竞争则给相关法律和经济学研究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国内外已经产生了大量与数据相关的商业争议。从国内2011年开始的大众点评诉爱帮网案、2013年的百度诉奇虎360案、2015年的新浪微博诉脉脉案、2016年的大众点评诉百度案,到近来国外的hi Q诉Linked In案,这些案件或争议都与数据的抓取或分享相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詹丽华
[目的/意义]进一步了解UGC用户行为成因,通过管理用户行为来提高UGC网站质量。[方法/过程]在总结国内外UGC用户行为成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界定UGC用户行为类型,并从用户数据素养与用户行为情景的双重视角入手,分析用户数据素养与UGC用户行为的关联,以及用户行为情景与UGC用户行为的关联。[结果/结论]用户数据素养与用户行为情景共同影响着用户所关注的UGC领域、用户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行为发生的类型、行为发生的频率及持续时长,以及行为发生的质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志英 葛世伦 苏翔
云用户的数据安全风险感知对云计算的发展非常重要。借鉴心理学理论中的乐观偏差,基于"前因→乐观偏差→结果"的研究逻辑,从个体云用户视角研究数据安全风险感知乐观偏差及其影响。对201个被试的实证分析表明,云用户对数据安全风险感知总体上不存在乐观偏差,而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向乐观偏差,机密性的风险感知负向乐观偏差最大,可用性的次之,完整性的最小。机密性和可用性的风险感知乐观偏差受以前经历的显著影响,完整性的风险感知乐观偏差受事件可控性的显著影响。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的风险感知乐观偏差均显著影响云用户有效的安全管理决策。研究结果为从信息安全心理学层面分析云用户数据安全风险感知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些许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