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34)
- 2023(7222)
- 2022(6123)
- 2021(5748)
- 2020(4713)
- 2019(10703)
- 2018(10474)
- 2017(20414)
- 2016(11521)
- 2015(12482)
- 2014(12475)
- 2013(12266)
- 2012(11559)
- 2011(10779)
- 2010(10852)
- 2009(10186)
- 2008(10180)
- 2007(9354)
- 2006(8554)
- 2005(7780)
- 学科
- 济(44694)
- 经济(44647)
- 管理(33521)
- 业(33267)
- 企(26608)
- 企业(26608)
- 方法(19058)
- 数学(16511)
- 数学方法(16261)
- 农(14180)
- 财(13370)
- 中国(12981)
- 学(10659)
- 制(9980)
- 策(9698)
- 业经(9671)
- 贸(9193)
- 贸易(9190)
- 易(8986)
- 农业(8867)
- 银(8567)
- 银行(8547)
- 行(8235)
- 融(8077)
- 金融(8076)
- 务(7983)
- 财务(7957)
- 财务管理(7943)
- 理论(7732)
- 地方(7730)
- 机构
- 学院(167258)
- 大学(167130)
- 济(70503)
- 经济(69002)
- 管理(60310)
- 研究(59843)
- 理学(51283)
- 理学院(50715)
- 管理学(49773)
- 管理学院(49456)
- 中国(45611)
- 科学(36531)
- 财(35121)
- 京(34943)
- 农(31403)
- 所(31319)
- 研究所(28306)
- 财经(27144)
- 中心(26893)
- 江(26820)
- 业大(25172)
- 农业(24897)
- 经(24679)
- 范(22538)
- 师范(22333)
- 经济学(22188)
- 北京(21767)
- 州(21022)
- 院(20938)
- 财经大学(20067)
- 基金
- 项目(106013)
- 科学(83561)
- 基金(77636)
- 研究(76476)
- 家(68754)
- 国家(68161)
- 科学基金(57510)
- 社会(48793)
- 社会科(46311)
- 社会科学(46300)
- 省(40666)
- 基金项目(39223)
- 自然(37333)
- 自然科(36518)
- 自然科学(36506)
- 自然科学基金(35899)
- 教育(35495)
- 划(34906)
- 资助(33167)
- 编号(30246)
- 成果(26296)
- 重点(24055)
- 部(24027)
- 发(22590)
- 课题(21796)
- 性(21792)
- 创(21568)
- 国家社会(20458)
- 教育部(20435)
- 创新(20282)
共检索到259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杜暘
2006年以来,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经历了三个半周期,呈现出价格波动周期日益延长、价格波动幅度前窄后宽、传统消费旺季作用逐渐消退等特征。其中既有生猪养殖自身规律、规模化养殖比例提升等内因的影响,也有上游行业价格变动、生猪疫情等外因的影响。综合来看,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发展、规模化生猪养殖场补栏、气温条件变化及冬季的猪肉旺季消费等情况会对后续的生猪价格波动走势产生较大影响,至2020年春节前生猪价格持续走高。应通过加快生猪养殖产业结构升级、加强生猪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生猪产业链市场化发展等措施,有效减缓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影响。
关键词:
生猪价格 周期性波动 展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增勇 马莹
以猪粮比价作为分级预警和调控机制的主要监测指标,是决定短期市场调控启动最关键的指标。猪粮比价盈亏平衡点既受生产成本因素影响,也受玉米价格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准确调整,可能会影响政策干预效果。因此,有必要研究猪粮比价盈亏平衡点的变动规律、影响因素以及猪周期测算生猪养殖盈亏状况,合理利用猪周期盈亏变动规律,这对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从中长期来看,猪粮比价盈亏平衡点是稳定的,但短期可能会偏离。一般来说,猪粮比盈亏平衡点随饲料成本占全成本比重提升而下降,仔猪成本增加会带动猪粮比价盈亏平衡点提升,仔猪价格和玉米价格波动方向和幅度均会显著影响猪粮比平衡点。大型养殖户平衡点和效益稳定性高于中小型养殖户。建议基于饲料价格、仔猪价格波动以及养殖分工等因素,科学设定猪粮比价盈亏平衡点指标和政策干预启动区间,通过基于猪周期猪粮比价盈亏平衡点和养殖收益来建立中长期生产合同,短期市场调控政策与中长期产业政策协同实现保供稳价目标。
关键词:
猪周期 猪粮比价 盈亏平衡点 规模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谋贵
本文通过对我国生猪定基生产价格指数进行H-P滤波处理,分析了我国生猪价格周期的特征,并对我国生猪调控政策进行了评价,指出国家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生猪和猪肉的涨跌,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最后针对国家生猪调控中不足,提出要尽快推出生猪期货市场,采用反周期理论进行调控,建立母猪储备制度,适时推出生猪结构调整政策等建议。
关键词:
生猪周期 猪粮比 反同期补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杰 綦颖
在市场供求规律的作用下,我国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状态。本文探讨了生猪价格周期的运行规律及生猪价格波动的形成机理,着重对生猪价格波动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化的经济学分析,同时也对缓解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生猪市场价格 周期性波动 机理 成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伟
根据对我国生猪收购价格放开近30年来的数据分析,结合生猪收购价格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运用蛛网理论,研究了生猪收购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原理,对影响生猪收购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区域性大型生猪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实行"农超对接",完善生猪市场价格监测预警机制,抑制我国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蓉
本文利用HP滤波法对1952—2007年我国生猪生产波动周期进行研究,分别测定了生猪年末存栏量波动周期、肉猪出栏量波动周期和猪肉产量波动周期,并在此基础上分阶段分析了我国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的原因。研究认为,不同指标的周期测定结果既存在差异又有密切联系,总体上我国生猪生产平均每6年多就会发生一次大的波动变化;1985年以前粮食丰歉是生猪生产波动的主要原因,1985年以后价格波动、需求变化和疫病是生猪生产波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生猪生产 波动周期 HP滤波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国言 龙方
利用1964-2008年湖南省生猪年出栏量的统计数据,运用线性趋势法、H-P滤波法和B-P滤波法,分别测度了湖南省生猪生产波动周期。研究结果表明,1964-2008年期间湖南省生猪生产出现了8次波动,且波动具有幅度大、大周期内有小周期、波谷深度有变浅趋势、扩张期短、收缩期长等特征。该结果是进一步研究分析湖南省历次生猪生产波动的深层次成因的必要基础。
关键词:
生猪生产 生猪产量 农业经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岳冬冬 王征兵
本文利用HP滤波法和周期分析法,采用1949—2007年年末生猪存栏量数据对我国生猪生产波动周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生猪生产平均每6.8年发生一次大的波动变化,波动幅度在3000万头左右;确定我国生猪生产波动异常监测标准为1000万头,超过这个范围则属于异常波动;利用周期分析公式预测到,2008—2015年生猪存栏量将分别经历一次大的扩张和收缩过程,从生猪生产内部角度分析认为,造成这种大幅度涨落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生猪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偏低。
关键词:
生猪生产 波动 HP滤波 周期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增勇 周亮
猪周期是常见的经济现象,剖析猪周期成因,精准施策平抑周期波动,有利于实现稳产保供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猪肉供给和需求,研究了猪周期的成因,阐明猪周期不同阶段的运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猪肉需求总量已经进入稳定期,短期内季节性影响显著;(2)需求稳定约束下,供需矛盾随产能波动而变化,体现为猪肉价格的周期性波动;(3)产能波动的原因是利润刺激下养殖主体的非理性增减产能,故猪周期可划分为理性/非理性的去产能阶段、理性/非理性的产能恢复阶段,其中,盈亏平衡点、盈亏程度和盈利趋势持续向上或向下是影响理性与否的关键因素。突发动物疫病、国家政策和猪肉进口量在周期波动中起催化作用。基于此,一方面,要多举措熨平猪周期利润起伏,不断提高猪肉价格预期管理,避免非理性调减产能;另一方面,需完善生猪重大疫病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猪肉价格即期干预能力,建立养殖规模户退出机制,以平抑周期波动,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和稳定宏观经济。
关键词:
猪肉价格周期 供需关系 猪肉价格预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新风
山西经济周期性波动中工业起着决定性作用,工业结构变动是工业经济周期性扩张或收缩的结果。把握经济周期波动规律,抓住世界性经济危机和全球产业结构重新"洗牌"的机遇,调结构、转方式,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增强产业结构"软化"特征,促进山西工业经济由"大起大落"向"微波化"增长型周期转变,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周期微波化,摆脱资源型地区"比较优势陷阱"和"资源诅咒"。
关键词:
资源型地区 工业经济周期 转型升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文进
作者分析出,经济波动周期性的原因。是在失调的经济结构中,利润率在各部门间的非均衡运动,它既带动经济由衰转盛,又在基本矛盾作用下造成新的结构失调,使经济由盛转衰,而经济波动表现为周期性又具有一定的条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增勇
猪周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本质上受猪肉供需影响。近年来尤其是非洲猪瘟后生猪生产波动幅度加大,叠加多种因素导致周期内猪价波动超过合理范围,不但影响养猪户和养殖企业的生产稳定,也对居民生活消费与宏观经济政策产生影响。猪周期时间呈现延长趋势,猪价低迷叠加重大动物疫病导致猪价波动加剧、产能恢复和猪肉价格处于高位时间较长,成本上涨以及宏观经济等因素也是推动猪价波动上涨的因素。未来猪肉需求均衡点下移、均衡价格上移,猪肉进口需求下降但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基于供需形势和生产结构变动,短期市场调节与中长期产业调控并举,譬如通过优化储备肉收储和投放机制更有效调配猪肉供需,在科学监测预警、合理引导养殖户理性决策基础上,运用金融扶持、保险等及其组合工具保障基础母猪和生猪产能合理变动,有利于将生猪价格稳定在某个均衡价格之上或某个均衡价格范围内。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顺友 张金龙
生猪生产波动的成因及对策陈顺友,张金龙近年来养猪生产的发展呈现出在起伏中推进和适应市场经济转变的新特点。无论是生产规模、技术和产品结构调整,还是产量、质量和效益,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问题。从宏观态势上分析养猪生产现状,主要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善余
从夏代初年到新中国建立,我国总人口由大约1355万人增至将近5.5亿。值得注意的是,旧中国的人口发展过程不是直线渐进的,而是随着一个个朝代的兴衰更替,呈现出周期性的巨大波动。演变的模式大致是:一段时期较高速度的发展,更长时期的缓慢增长和停滞,短时间内的剧减,然后逐渐走向恢复,进入一轮新周期,形成比较典型的波浪式曲线。 旧中国4000年人口变动曲线上最突出的波峰有以下几个:战国时代的3200万人,这是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