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55)
2023(4638)
2022(3574)
2021(3343)
2020(2713)
2019(5666)
2018(5696)
2017(10202)
2016(5574)
2015(6292)
2014(6404)
2013(6131)
2012(6005)
2011(5453)
2010(5785)
2009(5372)
2008(5482)
2007(5494)
2006(4932)
2005(4323)
作者
(17316)
(14341)
(14143)
(13490)
(9041)
(6961)
(6451)
(5536)
(5446)
(5314)
(5061)
(4882)
(4786)
(4586)
(4427)
(4354)
(4128)
(4103)
(4019)
(3960)
(3661)
(3627)
(3442)
(3397)
(3305)
(3251)
(3220)
(3210)
(2933)
(2837)
学科
(21740)
经济(21716)
管理(18219)
(12621)
(11043)
企业(11043)
中国(8452)
环境(8222)
(7922)
地方(7430)
(7399)
业经(7351)
理论(6491)
(6002)
教育(5886)
方法(5679)
生态(5387)
农业(5255)
(4781)
(4670)
(4653)
(4481)
资源(4310)
产业(4157)
技术(3798)
文化(3743)
(3708)
(3644)
金融(3642)
(3398)
机构
大学(84506)
学院(84289)
研究(29744)
(28464)
管理(28080)
经济(27596)
理学(22822)
理学院(22432)
中国(22135)
管理学(21928)
管理学院(21758)
科学(19349)
(19341)
(15629)
(15345)
师范(15245)
(15128)
(15023)
(13473)
中心(13367)
研究所(13354)
北京(12562)
(12345)
师范大学(12097)
业大(11758)
财经(11324)
(10897)
(10879)
(10086)
农业(10052)
基金
项目(51647)
研究(41085)
科学(40274)
基金(34913)
(30336)
国家(30000)
社会(25452)
科学基金(25123)
社会科(23799)
社会科学(23792)
(21619)
教育(18969)
基金项目(18423)
(17962)
编号(17381)
成果(15536)
自然(14757)
自然科(14255)
自然科学(14253)
自然科学基金(13989)
课题(13391)
资助(12708)
重点(12329)
(12137)
(11210)
(10722)
(10708)
规划(10469)
项目编号(10078)
国家社会(10029)
期刊
(42599)
经济(42599)
研究(28613)
中国(23805)
教育(17906)
学报(15096)
(13174)
科学(12868)
(12581)
大学(11714)
管理(11523)
学学(10405)
农业(8978)
图书(8133)
技术(7498)
业经(7389)
(6860)
金融(6860)
财经(6857)
书馆(6593)
图书馆(6593)
(6001)
问题(5396)
资源(5099)
(5079)
(5023)
论坛(5023)
经济研究(5013)
职业(4785)
(4621)
共检索到142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建  王瑶  王淑军  王仁卿  
生态文化和生态补偿是关系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在阐述生态文化和生态补偿的内涵和建设途径的基础上,论证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生态补偿能惩罚生态破坏行为和奖励生态建设行为,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分析显示实行生态补偿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于我国生态文化的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保障与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宁华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工业文明造成的生态危机中陷入困境时,生态文明就成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化建设成为全球人类的共同呼声。大学具有引领生态文化建设的传统优势、资源优势、身份优势;大学应通过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民族特色生态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加强大学内部生态文化的建设等途径来实现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引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新谱  
高校是优秀人才荟萃的殿堂和理论、文化传播的圣地,高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承担着重要引领和促进作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应充分发挥科技驱动、教育引导、民主先锋、理论先导等方面的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智力支撑和理论保障,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童举希  陈卫民  
SA8000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准国际标准",它旨在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劳工工作条件,保护劳工权益。尽管对SA8000有着不同看法与争议,但SA8000对我国的正面影响已初见端倪。根据现阶段我国社会现实,SA8000对改变当前"强资本———弱劳动"的劳资关系格局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大力宣传和推行SA8000,有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福臣  高鹏  郑沃林  
为探究数字经济在生态资源赋能乡村共富中的促进作用,基于空间异质性,构建“生态资源-数字经济-乡村共富”的分析框架,利用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地理探测器工具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资源价值对乡村共富具有驱动作用。其中,森林资源、草原资源、自然保护区资源通过生态经济化促进城乡财富转移,而政府保护治理投资和污水再利用则保障乡村分享生态资源价值化红利的可持续性。2)数字经济对乡村共富具有驱动作用。主要来源于数字经济通过赋能农业生产、丰富产业发展模式、重构人力资本积累方式和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等途径直接或间接促进要素从城市向乡村流动,缓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3)生态资源价值和数字经济的交互作用对乡村共富具有显著驱动作用。这主要源于数字经济赋能生态资源的产权界定过程,以及价值核算、开发建设、市场交易和利益分配等产权实施过程,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使其真正变成生态产业,进而促进乡村共富。因此,从推动乡村数字化发展,构建生态资源监管、开发、交易平台以及促进数字经济赋能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等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易伟  
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整器,具有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种职能,这些职能从不同的方面保障着各种重要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当前,在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全力进行经济建设的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何记  苏子友  赵齐阳  姜广辉  
生态补偿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西部现有的生态补偿制度缺陷和西部地区“三农”问题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完善西部地区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西部农村在生态建设中实现脱贫致富,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静华  
我国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促进生态系统多元、持续发展方面做出科学部署,指出要不断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优势凸显机制,不断优化和完善生态保护补偿体系。生态补偿制度是生态文明体系的核心组成内容,必须细化分类补偿制度内容,始终以绿色生态产业发展为指引,落实好各项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当前我国已经在绿色农业发展工作中采取了多元生态补偿措施,但还存有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生态补偿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内在机理与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现实优化路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魏俊  
海洋生态文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必须同时注重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尽管税法的生态化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目前这项改革在全国普遍推行的时机尚不成熟,然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及发达的沿海经济却为我国在海洋经济规划区率先试点提供了条件,通过试点可以为这项改革在全国的普遍推行积累宝贵的经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松  王心同  宋常青  宋元媛  
近年来,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工程作为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仍须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进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现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1978年启动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在我国树立了造林绿化的第一面旗帜1998年,《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白圣豪  
远程教育所特有的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自主选择性强、灵活程度高等特点,在促进教育公平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本文对我国存在的教育不公现象进行了论述,分析了远程教育对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及其具体表现,并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总结了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有助于远程教育社会作用的发挥,最大程度实现教育公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辉  
文章以电子信息产品标准化为例,阐述了产品标准化和环境法的相互促进作用,认为产品标准化的工作完善了环境法的体系并丰富了环境保护的手段,而环境法中已有的环境标准制度、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电子信息产品披露制度以及应该建立的绿色标准专项资金制度都可以促进产品标准化的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嘉  
略论图书在版编目对图书贸易的促进作用刘嘉图书在版编目(CataloginginPublication,简称CIP),是指在一种图书编辑过程中,由出版社填写一张包含各项编目元素的表格,连同该书的全份校样,或该书的书名页、前言、内容简介等样张,送到指定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曲学利  莘锋  
残疾人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社会还没有给残疾人提供一种无障碍的教育环境,而高科技的网络工具能极大地改善残疾人的外部学习条件,创造平等的学习机会,从而提供一种无障碍的教育环境。网络对残疾人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但目前在残疾人教育中应用网络技术还有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残疾人群体共同为积极推动和加快发展残疾人的网络事业做出贡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艳丽  崔羽杭  刘贞玉  林淋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水平得以飞速发展,智能通讯设备在人们生活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在年轻人中的普及率更是近乎100%。基于智能通讯工具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及其便携特性,合理地利用它们能够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文章围绕智能通讯设备在大学生群体的应用现状、与目前教学领域学习模式的脱节、智能通讯设备在教与学中的拓展空间、智能通讯设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途径等维度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