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4)
- 2023(10498)
- 2022(8094)
- 2021(7370)
- 2020(6044)
- 2019(13070)
- 2018(13132)
- 2017(24726)
- 2016(13494)
- 2015(15163)
- 2014(15306)
- 2013(14394)
- 2012(12990)
- 2011(11794)
- 2010(12299)
- 2009(12007)
- 2008(10901)
- 2007(10383)
- 2006(9534)
- 2005(8706)
- 学科
- 济(49776)
- 经济(49619)
- 管理(37967)
- 业(34707)
- 企(29643)
- 企业(29643)
- 融(26213)
- 金融(26205)
- 中国(25364)
- 银(23901)
- 银行(23874)
- 行(23196)
- 农(17449)
- 业经(16365)
- 制(15937)
- 方法(15782)
- 财(15328)
- 学(14197)
- 地方(13778)
- 理论(13706)
- 农业(11682)
- 体(11614)
- 中国金融(11141)
- 环境(10906)
- 数学(10663)
- 和(10543)
- 数学方法(10529)
- 务(9691)
- 财务(9648)
- 财务管理(9632)
- 机构
- 学院(188391)
- 大学(186970)
- 济(71954)
- 经济(70107)
- 研究(67130)
- 管理(64393)
- 中国(56924)
- 理学(53347)
- 理学院(52704)
- 管理学(51613)
- 管理学院(51291)
- 科学(41153)
- 京(40346)
- 财(38071)
- 所(34455)
- 农(33243)
- 中心(32315)
- 研究所(31113)
- 江(31073)
- 财经(29249)
- 范(27493)
- 师范(27194)
- 业大(26799)
- 经(26205)
- 北京(25623)
- 州(25532)
- 农业(25482)
- 院(24143)
- 经济学(22785)
- 师范大学(21583)
- 基金
- 项目(120321)
- 科学(93738)
- 研究(91859)
- 基金(84341)
- 家(73414)
- 国家(72695)
- 科学基金(61321)
- 社会(59181)
- 社会科(54968)
- 社会科学(54947)
- 省(49227)
- 基金项目(43911)
- 教育(41576)
- 划(40608)
- 编号(38493)
- 自然(36290)
- 自然科(35351)
- 自然科学(35338)
- 自然科学基金(34696)
- 成果(33315)
- 资助(33043)
- 重点(27928)
- 课题(27903)
- 发(27175)
- 部(25257)
- 创(24971)
- 国家社会(24216)
- 性(23719)
- 项目编号(23349)
- 创新(23257)
共检索到305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寰
生态补偿是把生态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的有效环境经济手段,需要政府与民众合作,建立完整的生态补偿体系。该文提出构建生态补偿多元化社会融资体系,其主体包括企业、各类非政府组织和普通大众;其主要渠道包括市场交易运作、多种市场化金融和社会化生态补偿。其中,市场运作生态补偿包括直接把资源环境作为市场交易对象和通过市场交易机制间接实现生态补偿两种形式;生态补偿多种市场化金融支持,包括借款、贷款、集资、债券、租赁、绿色保险、BOT、TOT、PFI投资基金等;社会化的生态补偿,包括建立以环保基金会为主体的多种生态补偿公益团体、接受来自社会的各种捐赠、发行生态保护类的彩票等。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民众 多元化社会融资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美霞
一、引言Zhou(2008)指出,为了鼓励自主创新,中国政府要求研究型大学提高国家工业科技的水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鼓励此类大学在区域创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越来越被认为是知识经济时代有效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该战略的实现需要以下三点保证:(1)大学中来自政府和产业的社会投资占很大比重;(2)具有高度发达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温来成 彭羽 王涛
"一带一路"战略旨在通过推进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域的互联互通,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的战略对接与耦合,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其中,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是实现该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存在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但"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存在国际性公共物品属性、协调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建设项目融资存在巨大资金缺口。本文试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特征入手,分析PPP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并提出了推进PPP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韩伟 胡振兵 冯波
在我国从传统融资制度向现代市场经济融资制度转型的进程中,融资制度安排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讨论与改进。本文对我国融资制度变迁过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目前我国融资制度安排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造成的微观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降低宏观金融风险的对策,认为当前加快发展除银行贷款以外的多种融资方式,建立结构更为合理有效的融资体系是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减少银行信贷风险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融资体系 金融风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叶立国 李笑春
"生态补偿体系"的构建是顺利实施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生态补偿体系"是由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媒介、自然实体四方面实体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该体系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整体性体现为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从系统的子系统和分系统两个方向对该体系的层次性进行分析;开放性主要体现为生态补偿体系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海鹏 孟美荣 刘占旗 武晓燕 路文芳
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补偿法律或补偿标准。目前环境健康损害事件发生后,受害人较为明确,而补偿责任主体通常不是很清晰,这就导致受害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偿。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法律制度关于健康损害赔偿的调研分析,讨论了多元化的健康损害补偿方式,主要包括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环境健康损害赔偿基金及国家赔偿三种赔偿方式,并对这三种补偿方式的建立及补偿金的来源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我国应尽早健全并完善多元的社会化补偿机制。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健康损害 责任主体 补偿方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荣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既应有为个体私营经济、民营企业服务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又要有为农民、农户服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为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因此,笔者认为应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机构多样化的复合信用型的农业金融机构体系,即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模式应由商业金融为主,合作金融、政策金融为辅、民间金融补充等多元性质的金融机构组成。
关键词:
弱势产业 商业金融 合作金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凤京 朱平安
灾后重建多元化融资体系是以财政资金为主导,结合银行、保险、证券市场、社会资金等多渠道的融资体系。财政资金历来是我国巨灾资金的主要来源,中央政府主导型的巨灾救助模式因其财政资金的公共属性,在灾区建设中担任着主要角色,因此,财政资金为主导的多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倩
尽管多年来,国家和地方财政不断增加对科技领域的投入,但科技投入存在着数量偏低、支持项目规模过小投入比例不合理等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科技进步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主要是建设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发展多方式的直接融资市场;大力推动风险投资行业发展;银政合作,建立中小企业科技贷款平台;借鉴硅谷银行模式,建立科技银行。
关键词:
财政 科技投入问题 解决途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石英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践行这一重要战略思想,需要进一步健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本文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三期"叠加以及治理现代化的背景,探讨建立生态补偿多元融资机制的理论认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明凯 潘华 胡元林
补偿资金短缺影响了流域生态补偿的效果和效率,论文以解决流域生态补偿资金来源问题为出发点,构建了流域生态补偿多元融资渠道融资效果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的仿真模拟,以流域跨界界面水质变化为衡量标准,分析不同融资渠道或融资渠道组合的生态补偿效果,为流域生态补偿多元融资渠道的构建提供理论和数理分析。研究发现:(1)政府作为融资主体利用财政转移支付能够实现生态补偿效果,但所需资金量大,政府负担重;(2)单纯依靠排污收费资金,不能实现生态补偿效果;(3)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能够实现生态补偿效果,有排污权交易市场比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广凯
融资难一直伴随着民办高校过去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背景下,民办高校如何结合自身转型发展,借鉴美国私立大学融资模式,加大与产业合作力度,增加产学研收入,选择多元化融资模式,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已成为当前民办高校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对我国民办高校面临的资金困境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民办高校在关注如何拓宽外源融资渠道的同时,还应重视内源融资潜力的挖掘,学习借鉴美国私立大学经费筹措方面的成功经验,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依据不同的资金需求采取不同的融资策略,实现"长短期结合,方式多元,发挥财务杠杆最大效用"的融资目的,以期构建新时期适合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多元化融资模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广凯
融资难一直伴随着民办高校过去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背景下,民办高校如何结合自身转型发展,借鉴美国私立大学融资模式,加大与产业合作力度,增加产学研收入,选择多元化融资模式,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已成为当前民办高校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对我国民办高校面临的资金困境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民办高校在关注如何拓宽外源融资渠道的同时,还应重视内源融资潜力的挖掘,学习借鉴美国私立大学经费筹措方面的成功经验,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依据不同的资金需求采取不同的融资策略,实现"长短期结合,方式多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