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1)
- 2023(10829)
- 2022(8993)
- 2021(8125)
- 2020(6863)
- 2019(15041)
- 2018(14992)
- 2017(27684)
- 2016(15058)
- 2015(16686)
- 2014(16638)
- 2013(16249)
- 2012(14831)
- 2011(13071)
- 2010(13840)
- 2009(13335)
- 2008(13734)
- 2007(13027)
- 2006(11649)
- 2005(10764)
- 学科
- 业(76641)
- 企(71440)
- 企业(71440)
- 管理(65404)
- 济(62908)
- 经济(62827)
- 业经(25955)
- 方法(24687)
- 农(22626)
- 财(21851)
- 技术(20197)
- 务(17383)
- 财务(17355)
- 财务管理(17339)
- 理论(17215)
- 农业(16546)
- 中国(16468)
- 企业财务(16373)
- 数学(16016)
- 数学方法(15765)
- 划(15114)
- 环境(14545)
- 和(14424)
- 制(13976)
- 策(13625)
- 技术管理(13450)
- 学(12947)
- 体(11930)
- 经营(11098)
- 企业经济(11085)
- 机构
- 学院(227939)
- 大学(221069)
- 管理(88807)
- 济(88797)
- 经济(86921)
- 理学(75026)
- 理学院(74297)
- 管理学(73109)
- 管理学院(72709)
- 研究(70796)
- 中国(56408)
- 京(47391)
- 科学(44500)
- 财(42812)
- 农(39774)
- 江(38018)
- 所(36200)
- 业大(33498)
- 财经(33403)
- 研究所(32429)
- 中心(32401)
- 农业(31147)
- 州(30122)
- 经(29972)
- 北京(29922)
- 范(28964)
- 师范(28630)
- 技术(25972)
- 院(25574)
- 经济学(25357)
- 基金
- 项目(142592)
- 科学(113147)
- 研究(106660)
- 基金(101098)
- 家(87374)
- 国家(86499)
- 科学基金(75822)
- 社会(67359)
- 社会科(63756)
- 社会科学(63737)
- 省(60235)
- 基金项目(53493)
- 自然(48656)
- 教育(48651)
- 划(48175)
- 自然科(47513)
- 自然科学(47500)
- 自然科学基金(46705)
- 编号(42360)
- 资助(39925)
- 创(36051)
- 业(34606)
- 成果(33662)
- 创新(32534)
- 重点(32286)
- 发(31629)
- 课题(30411)
- 部(29853)
- 制(27735)
- 国家社会(27144)
- 期刊
- 济(111304)
- 经济(111304)
- 研究(66892)
- 中国(50191)
- 管理(40664)
- 农(38109)
- 财(37887)
- 学报(34991)
- 科学(32557)
- 教育(29502)
- 大学(27074)
- 农业(26352)
- 学学(25464)
- 技术(24454)
- 业经(20690)
- 融(19663)
- 金融(19663)
- 财经(18017)
- 业(16661)
- 经(15733)
- 经济研究(15375)
- 技术经济(14226)
- 问题(13706)
- 科技(13254)
- 现代(11852)
- 版(11344)
- 财会(11265)
- 商业(10556)
- 贸(10483)
- 世界(10320)
共检索到354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祝杨军
绿色创业本质上就是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在创业领域的具象化,离不开运行良好的绿色创业生态系统。当前,绿色创业生态系统存在理论认知不足、培育策略实效性不佳、社会主体协同配合自觉性和机制欠缺等问题,需要从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个层面对其进行理论认知,并以此为基础探索高质量培育策略。绿色创业生态系统培育必须依靠政府、社会、企业和创业领导者协同努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祝杨军
绿色创业本质上就是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在创业领域的具象化,离不开运行良好的绿色创业生态系统。当前,绿色创业生态系统存在理论认知不足、培育策略实效性不佳、社会主体协同配合自觉性和机制欠缺等问题,需要从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个层面对其进行理论认知,并以此为基础探索高质量培育策略。绿色创业生态系统培育必须依靠政府、社会、企业和创业领导者协同努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梦 田增瑞 陆羽中
构建绿色创新生态系统是应对全球生态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准确把握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规律和培育机制,对绿色创新水平提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共生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对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式、过程、稳定性及运行机制进行研究,旨在为企业和相关部门制定促进绿色创新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创新生态系统两种群共生演化模式和稳定性,受两种群相互作用的共生系数和各自种群规模上限影响。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达到均衡状态时会形成不同的共生模式,其中互惠共生模式是系统共生演化最理想的状态。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发展以信任机制为基础,在共享机制、竞合机制、伙伴选择机制和价值分配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共生循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华晶
在环境约束条件下,京津冀绿色创业生态系统有助于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绿色发展和创业创新的契合。基于前沿文献梳理和理论推演,京津冀绿色创业生态系统建设具有系统性概念框架和实践要点,呈现复杂适应机理。
关键词:
绿色创业 生态系统 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华晶
在环境约束条件下,京津冀绿色创业生态系统有助于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绿色发展和创业创新的契合。基于前沿文献梳理和理论推演,京津冀绿色创业生态系统建设具有系统性概念框架和实践要点,呈现复杂适应机理。
关键词:
绿色创业 生态系统 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平
高职院校创业文化凝聚着一个时代的精神,蕴含着一个社会的风气,彰显着一所学校的气质。跳出学校的单一建设主体,以开放的心态从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维度去反思、审视高职院校创业文化,根据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各因子的需求与互动模式去变革现有的创业文化培育理念与路径,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改革与发展的新突破。基于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视域去考量与培育高职院校创业文化,应从精神形态文化、制度规范文化、实践行为文化、物质环境文化等去着手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与时代同步,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
创业文化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高职院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少雄
要改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提高创业教学实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需要多部门、多资源、多因子之间的交流与协作。高校创业教育应从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优化资源配置和信息畅通渠道,培育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不断完善生态系统内部功能,优化系统外部生态环境,实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循环性、永续性,整体性特征。
关键词:
高校 创业教育 生态系统 培育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邵安菊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而营造创新生态则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本前提。针对制约城市创新生态建设的主要障碍,应培育激发城市创新的"基因图谱",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新官产学研企介合作方式,完善孵化器及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孵化质量与孵化率,打造完整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完善创新基础设施与外部环境。
关键词:
创新驱动战略 创新生态 创业共生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邵安菊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而营造创新生态则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本前提。针对制约城市创新生态建设的主要障碍,应培育激发城市创新的"基因图谱",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新官产学研企介合作方式,完善孵化器及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孵化质量与孵化率,打造完整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完善创新基础设施与外部环境。
关键词:
创新驱动战略 创新生态 创业共生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肖芳
我国物流产业整体发展迅速,近年来社会物流总额等指标不断提高,同时社会物流总费用同样呈现出增长态势。如何实现物流产业整体发展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与能源耗费,绿色物流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本文首先对当前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其次对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最后对如何构建绿色物流创新生态系统提出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肖芳
我国物流产业整体发展迅速,近年来社会物流总额等指标不断提高,同时社会物流总费用同样呈现出增长态势。如何实现物流产业整体发展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与能源耗费,绿色物流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本文首先对当前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其次对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最后对如何构建绿色物流创新生态系统提出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志红 邱书香 徐平 陈天鹏
在界定智能城市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构建智能城市绿色创新生态系统模型。该模型是一个概念化模型,该模型的技术突破和创新过程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指引。该模型包含基础层、绿色层、互联层、物联层、集成层、应用层和创新层等七个层级。最后从营造开放的绿色创新环境、促进城市绿色创新主体的成长和集聚、构建城市绿色创新信息网络共享平台等三方面提出智能城市绿色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应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创新生态系统 智能城市 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惠杰
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新成果,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在生态文明视阈下探讨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提高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对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大学生 创业教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应元 靳丹丹 万千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消费者的消费理念逐步向多元化、健康化方向发展,而对农产品的需求也逐步从数量向质量方向转变。为了顺应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高质量要求,应提升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农业生态绿色发展。由林卿所著的《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农业绿色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一书从生态文明的含义,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理论以及发达国家或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先进经验、实践启示等方面分析了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同时,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贵
近年来,绿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我国将发展绿色产业作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强调绿色的理念和内涵,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基于生态环境的最大容量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把绿色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新兴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理念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其以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着力点,走绿色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大学生是国家未来,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栋梁,所以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的培育。文章根据相关教学经验并结合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就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培育展开了相关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