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43)
- 2023(7171)
- 2022(5953)
- 2021(5709)
- 2020(4517)
- 2019(9835)
- 2018(9960)
- 2017(16911)
- 2016(10148)
- 2015(11046)
- 2014(10640)
- 2013(9409)
- 2012(8399)
- 2011(7891)
- 2010(8362)
- 2009(7926)
- 2008(7541)
- 2007(6851)
- 2006(6218)
- 2005(5789)
- 学科
- 济(28184)
- 经济(28158)
- 管理(26597)
- 教育(20275)
- 业(19692)
- 企(17103)
- 企业(17103)
- 中国(14476)
- 理论(11095)
- 学(10989)
- 方法(9210)
- 环境(9191)
- 农(8912)
- 财(8111)
- 教学(7633)
- 业经(7513)
- 发(7116)
- 数学(6663)
- 数学方法(6520)
- 和(6285)
- 划(6009)
- 发展(5863)
- 生态(5776)
- 农业(5744)
- 展(5740)
- 制(5529)
- 地方(5338)
- 技术(5248)
- 贸(5134)
- 贸易(5130)
- 机构
- 大学(133024)
- 学院(130748)
- 研究(46230)
- 济(41478)
- 管理(40498)
- 经济(40277)
- 理学(34213)
- 理学院(33686)
- 管理学(32887)
- 管理学院(32610)
- 教育(30319)
- 范(30140)
- 师范(30022)
- 京(29722)
- 中国(28100)
- 科学(27754)
- 师范大学(24408)
- 所(22501)
- 江(21429)
- 财(21337)
- 研究所(20388)
- 北京(19638)
- 中心(19372)
- 技术(17834)
- 职业(17587)
- 州(17365)
- 财经(16722)
- 院(16643)
- 业大(15700)
- 农(15501)
- 基金
- 项目(81113)
- 研究(69354)
- 科学(65342)
- 基金(54308)
- 家(45971)
- 国家(45406)
- 社会(41421)
- 教育(39785)
- 社会科(38852)
- 社会科学(38844)
- 科学基金(38408)
- 省(33916)
- 编号(31578)
- 划(30308)
- 成果(28251)
- 基金项目(27550)
- 课题(25209)
- 年(22340)
- 自然(21875)
- 自然科(21249)
- 自然科学(21246)
- 资助(20896)
- 自然科学基金(20829)
- 重点(20201)
- 规划(19487)
- 发(19207)
- 项目编号(18872)
- 部(18833)
- 性(18243)
- 创(17145)
共检索到206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刘冠华
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呼唤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变革。在生态文明视野下,高等教育价值观是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是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它关注人性的终极关怀,体现着文化创造与文明传承。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价值观 个体本位 社会本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在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与实践中,一种社会本位的价值观长期以来起着主导作用,人们往往主要或只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去讨论、认识、规定、评价高等教育质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个人的需要正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从这种价值取向出发,有必要重新认识高等教育质量的含义及其特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才
大众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个性平等 ,它要求改变高等教育价值观系统 ,在人才观上接纳多维度的评价标准 ,在知识观上接受个性建构原则 ,在知识价值观上以价值理性养成作为根本目标
关键词:
大众高等教育 人才观 价值观 知识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华启和
通过对生态危机问题进行道德的思考,阐述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诉求,在分析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以创建"绿色大学"为契机,利用课堂载体、网络载体、社区载体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为生态文明的建设造就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教育的生态化 生态道德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小模 秦佩
把大学生培养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大学教育的目标使然,在对生态文明内涵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据此提出了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志鑫
环境权因生态环境危机而产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在当前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实施了以修改《环境保护法》为代表的环境权保障措施,但仍存在宪法未明确公民环境权、环境法对公民环境权立法强化不够等一些缺陷。在总结我国法律对环境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提出完善我国公民环境权法律保护的建议:把生态文明和环境权写入宪法;在民事基本法律中明确公民环境权的基本内容;完善公民参与制度;拓宽救济渠道。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环境权 法律确认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宏岳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建设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生态文明观指导下,我国走新型工业道路又有新的内涵和路径选择。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循环经济 新型工业化 可持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莫神星
环境道德是公民在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其主要内容是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我们必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科学地协调、改造环境,善待地球,珍惜资源、节约能源,走生态文明、低碳发展之路。再塑中国人的生态环境道德,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准,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措施。我们要改变对自然的态度,寻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磊 付嘉 何婧云
新环境资源价值理论从提出到形成体系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以工业文明发展价值观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传统环境资源理论,不承认环境资源的价值,存在严重的缺陷;而新型环境资源价值论,敏锐地捕捉到了环境自然资源所具有的二重性价值,并以此确立了科学的生态文明发展之价值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长兰
基于现实考察,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价值取向上过于趋向于工具性。这有悖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时代发展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基于生态文明视域,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必须摒弃单一的工具理性,实现价值理性的复归,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只有这样,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在具体实施中脚踏实地,克服浮躁和功利倾向,走向健康发展之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学 蔡卫星
在社会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受到利益至上等一些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导致精神状态不佳,缺乏进取心和社会责任感,甚至心态失衡,人生价值观扭曲等。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引入教育生态学理论,探索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其关键环节包括充分发挥教学生态系统的各个元素与环节的育人功能,丰富教育载体,建立多元化的育人格局,并完善相关考核机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敬 张忠潮
不同的文明形态下形成不同的消费观念。适度消费观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观。它克服了工业社会单纯的立足于经济发展,毫无节制的牺牲环境与过度消耗资源的缺陷。适度消费观倡导:生态消费,即人类的消费应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为上限;均衡消费,即代际以及空间分布均衡的消费;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综合型消费,反对"纵欲"的物质消费,提倡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要将适度消费观推向实践,应该从教育、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法律等方面做好工作。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消费 适度消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宗恺 钟周 张超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育人作用,有必要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及其所蕴含的、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教育规律和特征。从教育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探索了以三项经典理论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国家意志进入高等教育体系所提供的理论依据和支撑,即:现代国家职能理论、教育社会学理论以及政治社会化理论。研究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强化,既体现了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也标识着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国家制度中持续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振亚
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高校要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在教育内容上要推进低碳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生态理念,提高自身生态素质;在教学模式上要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新型的人才。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低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祥
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冲突引发大学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解决价值观冲突导致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干预。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和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的科学内涵,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中的重要功能,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中的实施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