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9)
- 2023(14302)
- 2022(11772)
- 2021(10936)
- 2020(9070)
- 2019(19964)
- 2018(19999)
- 2017(37598)
- 2016(21326)
- 2015(23869)
- 2014(23662)
- 2013(23022)
- 2012(21023)
- 2011(19203)
- 2010(20017)
- 2009(19197)
- 2008(19050)
- 2007(17682)
- 2006(16265)
- 2005(14831)
- 学科
- 业(87478)
- 济(87364)
- 经济(87260)
- 企(69273)
- 企业(69273)
- 管理(68897)
- 农(47391)
- 方法(33078)
- 农业(31357)
- 业经(30628)
- 中国(28533)
- 财(26328)
- 数学(24843)
- 数学方法(24647)
- 教育(21020)
- 制(20340)
- 技术(18638)
- 理论(18200)
- 务(18097)
- 财务(18077)
- 财务管理(18055)
- 地方(18035)
- 学(17117)
- 企业财务(16989)
- 策(16512)
- 和(16492)
- 贸(16214)
- 贸易(16205)
- 环境(15828)
- 易(15780)
- 机构
- 学院(311575)
- 大学(305874)
- 济(126600)
- 经济(123997)
- 管理(117512)
- 研究(102660)
- 理学(100130)
- 理学院(99062)
- 管理学(97665)
- 管理学院(97072)
- 中国(78072)
- 京(65491)
- 农(61161)
- 科学(60349)
- 财(59933)
- 所(51577)
- 江(50482)
- 范(47769)
- 师范(47500)
- 财经(47010)
- 中心(46570)
- 农业(46379)
- 研究所(46192)
- 业大(46137)
- 经(42291)
- 北京(41742)
- 州(39762)
- 师范大学(37758)
- 经济学(37194)
- 院(35857)
- 基金
- 项目(193035)
- 科学(154601)
- 研究(151978)
- 基金(137127)
- 家(116841)
- 国家(115523)
- 科学基金(99788)
- 社会(97171)
- 社会科(91551)
- 社会科学(91529)
- 省(78905)
- 教育(73153)
- 基金项目(72310)
- 编号(65523)
- 划(65311)
- 自然(60059)
- 自然科(58510)
- 自然科学(58492)
- 自然科学基金(57447)
- 成果(53891)
- 资助(53588)
- 课题(46085)
- 发(45092)
- 重点(44077)
- 部(43950)
- 创(42269)
- 业(40007)
- 性(39629)
- 制(39112)
- 国家社会(39017)
- 期刊
- 济(155508)
- 经济(155508)
- 研究(100424)
- 中国(66215)
- 农(62513)
- 教育(55541)
- 财(47225)
- 管理(43955)
- 学报(42455)
- 农业(42117)
- 科学(41526)
- 大学(34433)
- 业经(32463)
- 学学(31567)
- 融(30572)
- 金融(30572)
- 技术(30056)
- 财经(24019)
- 业(21909)
- 经济研究(21677)
- 问题(21477)
- 经(20788)
- 技术经济(16612)
- 商业(15483)
- 版(15383)
- 农村(15279)
- 村(15279)
- 贸(15234)
- 世界(15111)
- 农业经济(14975)
共检索到482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雯波 刘俊东
沿袭世界粮农组织提出的概念,在生态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把农业和食物伦理理解为人类广义的农业生产及其产出、衍生产品构成的食物所涉及的关系到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问题及伦理原则、规范等。在全球化背景下解决食品安全"中国式难题",从长远和根本上看,借鉴域外的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结合中国实际探索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农业和食物伦理教育十分必要,是面向生活的生命伦理和生态伦理实践,对确保人类健康和永续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意义重大。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农业与食物伦理 伦理教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国文 耿奖研 吴丹
国家公园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结晶。国家公园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典范之地。它是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有效联结的自然保护地范式,其所内生的自然价值是支撑其内涵的核心要义。自然价值是人类对自然界中能够满足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存在需求及其有用性的存在物的诠释。从自然价值所折射出的新生境哲学,构成了国家公园融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自然生命与地球生态和谐融合的新生境哲学,体现了原生生态系统有效修复并融于自然的新境界。新生境哲学是对新生境之存在与发展的辩证反思与哲学诠释。保护国家公园的自然价值,需要从新生境哲学的内涵中提炼人、公园、土地、生态与自然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伦理原则,既在自然价值序列中吸收新生境的道德要素,又从人类敬畏自然的善意行动中理解万物存在于国家公园中的意义价值。以新生境哲学为指导保护国家公园自然价值,必须遵循自然至上、系统整全、多元共生和美丽循环四个原则,以维护和实现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和自然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国文 耿奖研 吴丹
国家公园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结晶。国家公园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典范之地。它是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有效联结的自然保护地范式,其所内生的自然价值是支撑其内涵的核心要义。自然价值是人类对自然界中能够满足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存在需求及其有用性的存在物的诠释。从自然价值所折射出的新生境哲学,构成了国家公园融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自然生命与地球生态和谐融合的新生境哲学,体现了原生生态系统有效修复并融于自然的新境界。新生境哲学是对新生境之存在与发展的辩证反思与哲学诠释。保护国家公园的自然价值,需要从新生境哲学的内涵中提炼人、公园、土地、生态与自然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伦理原则,既在自然价值序列中吸收新生境的道德要素,又从人类敬畏自然的善意行动中理解万物存在于国家公园中的意义价值。以新生境哲学为指导保护国家公园自然价值,必须遵循自然至上、系统整全、多元共生和美丽循环四个原则,以维护和实现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和自然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中雨
生态农业旅游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方式,本质上反映了基本的伦理关系。从伦理视域考察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其伦理属性主要表现在经济伦理属性、生态伦理属性和社会伦理属性。本文根据生态农业旅游三重伦理属性反思其问题并提出伦理建设路径。
关键词:
旅游伦理 生态农业旅游 伦理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丽
面对日益严峻的农村生态文明现状,农民生态伦理素质必须尽快得到有效加强与提高。这就需要我们从生态文明视野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切实培育新时期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因此,本文将首先解释下生态伦理的内涵及特征,然后指出了当前农民生态伦理问题,最后提出了当前我们应该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加强对于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培育工作,让他们能够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具备较高的生态伦理意识,促进他们更为积极主动的保护生态环境,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农民 生态伦理 意识培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闫祥林 王美卿 许承保 杨博 沈振国
生态文明观念的提出,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研究生科技伦理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必须站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和高度,对研究生的科技伦理教育工作进行重新审视,并不断开拓创新。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科技伦理 研究生 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糜海波
教育公正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现人的发展的重要条件,包含了社会成员的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平等、差别平等以及教育补偿原则等方面的要求。实现教育公正,既是教育者行为的伦理准则,也是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国家和政府之伦理责任。
关键词:
教育伦理 教育公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传喜 张俊飚
农业科技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农业生态文明的建设又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文章探讨农业科技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轨迹,同时挖掘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农业科技选择路径。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农业生态文明 农业循环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亚飞 程远贝 周琳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被提出以后,党中央对其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将其进一步纳入"五位一体"建设进程中来,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四川省自身的实际,四川省的生态农业建设虽取得了一些明显的进展,但仍存在着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草地沙化退化、生活垃圾污染严重等问题。对此,应着重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技术投入、抓好示范工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深化综合改革等几个着力点来实现四川省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钱莹
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实现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重要跨越,生态经济伦理观应运而生。生态经济伦理观内容广泛,涵盖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方方面面。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经济伦理观是人类探索出的一种长效发展机制,生产领域具有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特点而消费领域则以适度、节约、简朴作为基本原则。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经济伦理 绿色消费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智元
培育农民生态伦理素质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民生态伦理素质教育需要了解农民的素质状况,掌握好着力点和切入点。从分析结果看,要基于农民的素质结构,通过提高农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水平、生态保护意识、主体角色意识等方面的素质,促进其生态保护主动性、对政策的支持度、对环境的关注度、参与生态保护意愿等素质的提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曲星 陆娟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在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林业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意义出发,简要概括了我国目前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指出了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林业经济发展 意义 现状 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应元 靳丹丹 万千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消费者的消费理念逐步向多元化、健康化方向发展,而对农产品的需求也逐步从数量向质量方向转变。为了顺应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高质量要求,应提升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农业生态绿色发展。由林卿所著的《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农业绿色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一书从生态文明的含义,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理论以及发达国家或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先进经验、实践启示等方面分析了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同时,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政策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秀芳 苏宝梅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应的教育理念及实践的支撑,而生态教育将生态的理念融入教育,增强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深度。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等教育就需要建立多维的生态教育体系,开展生态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态教育与世界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诸多因素制约着生态教育的深入开展,需要社会多层面、多维度的协调与合作。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教育 教育支撑 高等教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博识
一个科学决策将行为主体的价值要求作为其最终目标。从伦理道德角度,可以把主体的行为分为道德和不道德行为,而在道德与不道德行为发生之前,必然存在一个大多数人看不见的决策过程,先有不合伦理的决策过程而后有不合伦理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伦理决策过程。随着主体的价值观念发生漂移,判断该决策是否符合道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