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49)
- 2023(3429)
- 2022(2913)
- 2021(2768)
- 2020(2155)
- 2019(4817)
- 2018(4690)
- 2017(7526)
- 2016(4253)
- 2015(4419)
- 2014(4234)
- 2013(4077)
- 2012(3750)
- 2011(3703)
- 2010(4047)
- 2009(3592)
- 2008(3680)
- 2007(3316)
- 2006(3242)
- 2005(2900)
- 学科
- 济(17379)
- 经济(17369)
- 管理(13047)
- 业(8217)
- 环境(8082)
- 学(7160)
- 企(6638)
- 企业(6638)
- 中国(5546)
- 生态(5518)
- 地方(5490)
- 农(4878)
- 方法(4575)
- 划(4335)
- 业经(4317)
- 和(4238)
- 理论(4153)
- 资源(4096)
- 发(3755)
- 教育(3646)
- 财(3481)
- 农业(3333)
- 规划(3174)
- 数学(3108)
- 数学方法(3018)
- 环境规划(2963)
- 制(2902)
- 经济学(2855)
- 地方经济(2798)
- 域(2589)
- 机构
- 大学(65987)
- 学院(64808)
- 研究(24722)
- 济(22008)
- 经济(21272)
- 管理(20225)
- 中国(17364)
- 科学(16838)
- 理学(16537)
- 理学院(16165)
- 管理学(15776)
- 管理学院(15650)
- 京(15458)
- 范(12839)
- 师范(12794)
- 所(12507)
- 财(11347)
- 研究所(11317)
- 江(10902)
- 师范大学(10607)
- 中心(10427)
- 北京(9956)
- 院(9551)
- 农(9061)
- 州(8965)
- 财经(8845)
- 业大(8758)
- 经(7832)
- 科学院(7551)
- 省(7410)
- 基金
- 项目(41323)
- 科学(32875)
- 研究(30448)
- 基金(29680)
- 家(26446)
- 国家(26257)
- 科学基金(22266)
- 社会(19701)
- 社会科(18650)
- 社会科学(18644)
- 基金项目(16342)
- 省(16201)
- 划(14578)
- 自然(14077)
- 自然科(13608)
- 自然科学(13606)
- 教育(13389)
- 自然科学基金(13304)
- 编号(11775)
- 资助(10723)
- 成果(9858)
- 重点(9855)
- 发(9398)
- 课题(8962)
- 部(8403)
- 国家社会(8319)
- 创(8039)
- 规划(7858)
- 创新(7529)
- 科研(7513)
共检索到102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强 邵丹丹 张鲸 张伟 刘佳宁 苗晨卉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的规划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国土空间规划逐步成为践行生态文明的工具。但国土空间规划对象——“国土空间”的内涵、属性、性质等还没有深刻阐释。在系统解析国土空间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对象的内涵、性质与属性,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分析框架、作用与任务,从而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强 肖劲松 杨开忠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土空间规划逐步成为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工具。以生态文明为基点,从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空间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程序性理论、国土空间规划四"部门"治理理论四方面来建构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提出:(1)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价值取向包含生态文明、以人民为中心及公平正义,这就要求国土空间规划以实现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既能满足对自然资源干扰最小、对生态环境最友好,又能公平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基准。(2)国土空间规划的对象是人与自然的耦合系统,国土空间规划的本质是对人与自然的活动在时空上的统筹优化安排。(3)国土空间规划是扩大实质性民主、践行生态文明的过程。(4)国土空间规划要构建"自然—政府—市场—社会"四"部门"相互促进、互补、嵌套的治理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强 肖劲松 李敏 邵丹丹 王熙然 张诗雯 尚宇辰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驱动下,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传统"多规"的空间性内容逐步整合为"一张蓝图"。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国土空间区划体系。尝试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各类区划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区划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土空间区划体系总体思路和建构方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强海洋
推进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是贯彻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实现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本文立足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属性和演变,结合我国自然资源本底条件,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着力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郝庆
国土空间规划是现代国家实施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工具,本质上是为实现特定意识形态下的战略意图而进行的理性设计,具有特定的价值导向。文章通过分析认为,工业文明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大多是满足资本增殖需求,面向交换价值而非使用价值的空间生产,由此形成了工业化大生产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难以缓和的基本矛盾,造成了空间发展不平衡,制约了人民群众幸福感提升。生态文明时代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公正、人与人的社会公正,需要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人民普遍幸福”和“共同富裕”作为国土空间规划追求的目标,从重视价值的“普遍性/整体性”与“多元性/异质性”的辩证统一、价值的尺度转化与价值传导、价值的情境化和人的尺度等方面建构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导向,从意识形态性、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功能性等层级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价值导向的尺度转化、层级传导和和落地实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畅 高洁 董珂
综合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现代化空间治理要求、自然资源部门"两个统一行使"职责,判断国土空间规划具有显著的资产效应。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媒介,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产效应的市场化实现机制与路径。进而从制度逻辑和技术逻辑两个维度,揭示国土空间规划发挥资产效应的机理。制度逻辑是以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作为形成资产效应的前置条件,以国土空间规划制定供需匹配的空间政策作为发挥资产效应的后端保障;技术逻辑是以空间政策为接口,谋划全域长远发展的基本格局,明确国土用途管制的总体方向,为各类要素有序流动搭建空间框架。最后,提出发挥国土空间规划资产效应的技术手段:一是以市场化程度和产品生产类别优化功能分区,落实治理责任主体;二是以"生态产品生产许可线"丰富用途管制内容,激励权益主体;三是以系统耦合为导向,从区域统筹、流动调节、空间引导三个方面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光 张险峰 杨丹丹
以延庆分区规划为例探讨建立一种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优化利用为宗旨,促进要素有机融合、协调布局的区级国土空间规划策略,构建与生态文明转型相适应的空间格局。首先构建面向生态文明发展的总体任务框架,分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宏观层面重点突出生态、生产、生活三个子系统的空间关系的整体优化,中观层面增强生态要素与生产、生活空间的渗透和融合,以乡镇为基础规划四类覆盖全域的生态融合单元,将各类控制和引导要求落实到下一层次的乡镇规划中,实现对空间布局优化设想的具体落实。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国土空间规划 分区规划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国华 欧心泉
2019年5月23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建设进入新时代。从过去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到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围绕规划的变与不变,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改造方式在不断深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栗伟迪 张瑞红
<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我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然而,这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不可持续。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而国土空间规划是将这一理念落实到空间上的主要手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不仅关系“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的综合治理,也涉及城市规模、土地综合利用、城市结构优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等诸多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明君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蓝图,也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2019年5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确立了"五级三类"的规划编制体系。当前,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正在紧张编制过程中,规划编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目前业界较为关注的话题。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编制方法及流程,并就不同流程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常新 张杨 宋家宁
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建设生态文明已经不是单纯的环境保护范畴,而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转变,还要求进行相应机构建设,落实相关的制度和职能安排。所以,自然资源部的组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体制保障。而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推行"多规合一"并监督规划实施,是此轮自然资源管理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用途管制 空间规划体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祚继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多规合一"改革的重要成果,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和转变国土空间治理方式的现实需要,其中有大量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重点讨论了十个基本关系问题。其中,规划与市场、空间规划与发展规划两大关系,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关系,处理好这两大关系,才能合理确定国土空间规划的功能定位和职责边界,保证"多规合一"改革的正确走向;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国土、集聚开发与均衡发展、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新城开发与城市更新四大关系,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主题和主要内容,处理好这四大关系,才能有效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作用;"三区"划分与"三线"划定、规范化与特色化、政策创新与技术创新、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四大关系,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方法论,处理好这四大关系,是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飞 张晓蕾 周秦
本文从国土空间规划理念引领、价值引领、功能引领、工程引领和机制引领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对以此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强 尚宇辰 杨开忠
我国国土空间治理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来,国土空间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步成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但现阶段,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建设层面仍存在各部门尚未形成有效互动格局、部门职能边界不清晰、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市场部门作用尚未被充分激发、社会主体参与机制不健全、自然部门缺位等深层次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国土空间治理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相互促进、互补、嵌套的“自然—政府—市场—社会”四部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晓玲 赵雲泰 贾克敬
合理地开发利用国土空间,建设美好家园,是每个国家空间战略与政策的最高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广袤的国土空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急速变化,在支撑经济总量迈入世界第二的同时,因长期以来国土空间开发缺乏顶层设计而带来的空间矛盾与冲突也日益显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