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0)
2023(9690)
2022(7909)
2021(7614)
2020(6083)
2019(13692)
2018(13317)
2017(23057)
2016(13967)
2015(15955)
2014(16340)
2013(14892)
2012(13755)
2011(12599)
2010(13559)
2009(12200)
2008(10973)
2007(10131)
2006(9176)
2005(8579)
作者
(37603)
(30526)
(30426)
(29357)
(19130)
(14740)
(14091)
(12083)
(11682)
(11245)
(10448)
(10444)
(9960)
(9954)
(9901)
(9672)
(9062)
(9017)
(8922)
(8704)
(8213)
(7623)
(7496)
(7244)
(7045)
(7025)
(7001)
(6864)
(6416)
(6386)
学科
(38601)
经济(38558)
管理(32890)
中国(27240)
(26219)
(25600)
金融(25592)
(22910)
银行(22885)
(22295)
教育(22006)
(21834)
企业(21834)
(20319)
理论(15757)
(14807)
(14008)
(13074)
地方(13038)
方法(12434)
教学(11566)
财政(11277)
中国金融(11007)
(11004)
业经(10268)
数学(10118)
环境(9875)
数学方法(9873)
(9252)
(8540)
机构
学院(182115)
大学(179812)
研究(67024)
(60177)
经济(58289)
管理(52863)
中国(50858)
理学(43535)
理学院(42879)
管理学(41735)
管理学院(41397)
科学(40789)
(40444)
(37321)
(35764)
师范(35470)
(34611)
教育(34279)
(31361)
研究所(31214)
中心(30830)
技术(28964)
师范大学(28833)
(28424)
职业(27308)
北京(26759)
财经(26271)
(25633)
(23996)
(23619)
基金
项目(111446)
研究(92449)
科学(86648)
基金(72617)
(62496)
国家(61735)
社会(53005)
教育(51462)
科学基金(50699)
社会科(49778)
社会科学(49763)
(48588)
(41768)
编号(41758)
成果(37604)
基金项目(36843)
课题(34452)
(29585)
资助(29517)
自然(29024)
自然科(28210)
自然科学(28198)
重点(27880)
自然科学基金(27625)
(26378)
规划(25048)
(25009)
(24875)
项目编号(24411)
(23366)
期刊
(72683)
经济(72683)
研究(68475)
教育(63568)
中国(53483)
(31385)
(30449)
金融(30449)
学报(29669)
(25909)
科学(23654)
大学(23361)
技术(21597)
学学(20365)
职业(19599)
管理(18985)
农业(16662)
财经(14752)
技术教育(12836)
职业技术(12836)
职业技术教育(12836)
(12696)
(11299)
论坛(11299)
经济研究(10964)
业经(10919)
问题(8915)
(8791)
(8587)
(8401)
共检索到304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彦彦  姜艳文  
文章首先阐述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与高职思政课课程体系有效融合研究的意义。然后指出了生态文明教育与高职思政课课程体系融合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生态文明教育中缺乏相关的实践教育,缺少专业的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最后分析了生态文明教育与高职思政课课程体系有效融合的策略:加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建设专业的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清  易飚  
文章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提出基于校企融合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并从确定课程目标、进行课程设置等五个方面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素进行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根红  彭志红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国家层面的重要问题,也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需要借助实践活动方可实现,要求人们具备生态文明意识,主动参与建设。大学生群体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大业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此为切入点,针对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标准建设方式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根红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形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建设相融合,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在高校思政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能够加强高校学生的生态实践能力,还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生态文明氛围,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与认同感。文章对高校思政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出现问题的原因、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衡阳市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中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整合及实施途径进行选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曜  
"课程思政"的实施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导致大学生缺乏生态信仰、生态文明行为不够理性,教育实效有限。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探讨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平  
文章回顾了我国"双证书"制度的历史缘起,认为高职院校"课证融合,一试双证"的意义在于避免教育资源浪费、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突出职业导向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行动导向高职课程体系以及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并从课程体系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特征和开发方法三个方面介绍了课程体系的构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石芬芳  卢洪胜  尹喆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间的光谱地带位置点,即是呈现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间显著差异的关键。为探索新型职业环境下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与之匹配的课程结构、教学模式,通过案例研究和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双元耦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普适-定向"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通专融合的课程理念,倡导开发通专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实施协同教学模式和全程导师制,建立健全开放性的实践性教学管理机制,依托项目、学分奖励进一步推进校企间深度的产教融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卫国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普遍存在德育课程结构五育失衡、内容五育割裂、管理与评价模糊等现象。新时代,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做好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德育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构筑五育融合德育课程类型,构建五育融合德育课程结构,丰富五育融合德育课程内容,推广实战性项目式五育融合德育课程教学,建立五育融合教研共同体,完善五育融合德育信息化课程教学管理,健全五育融合德育评价标准体系,以强有力的保障机制积极推进五育融合教育教学改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肖祥伟  邓永胜  
在对物流管理专业双创教育及成果导向教育进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双创教育的互换型、叠加型、交叉型、融合型四种模式,提出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六大原则:坚持专业教育基础地位原则、坚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原则、坚持双创关键能力定位原则、坚持全课程双创能力培养原则、坚持全员双创能力培养原则、坚持全覆盖双创能力培养原则,并设计了基于成果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融合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及学习成果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德毅  宗爱东  
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强调学校教育应具备360度德育"大熔炉"的合力作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发挥思政课的"群舞中领舞"作用,实现所有高校课程的"共舞中共振"效应。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未能根本改变,体现在:在教育理念上,不能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文根  何杨勇  
在对当今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流行的新职业主义、模块化教学和能力本位论等思潮进行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路。并且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财务会计专业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体系构建为例,阐明职业技能核心课程的框架、内容,进而对课程改革中碰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潘纯  何蒲明  
鉴于会计学科面临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会计国际化与信息技术及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会计电算化两个重要趋势,会计学科与计算机技术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的结合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一个专业或课程,而是要从根本上覆盖、渗透、融合。因此,建立对内整合,对外联合的合作模式,建设实体"会计电算及信息化联合实验室",全面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知识工作自动化及物联网等最新技术,设计、建设高职会计学科"会计与计算机跨界融合专业课程体系"是势在必行的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勇  朱作付  王方杰  
调查发现,江苏省高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认识不足,缺少专项能力提升课程,分阶递进式的创新创业素质课程仍是空白,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未能有机融合,实践教学安排有限等方面。以江苏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为依据,结合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构建了一种集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为一体的"三元融合"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采取"平台+模块"的形式。其中,"平台"分别是指素质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将创新创业课程划分为3个子模块,融入素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平台之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霞  
为保证学生职业生涯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高职国贸专业课程体系要在培养学生初始就业岗位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把培养学生职业生涯长期发展的素质设立为专业教育的长远目标。文章依据国贸专业的教学实际,提出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岗课证赛融合"渐进型高职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不仅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目标和谐统一,而且实现了课程体系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目标和谐统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胜敏  张海文  韩敏琦  杨林林  
根据水利行业人才需求,实时调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以岗导学,教产融合"项目化课程体系,将职业标准融入相应课程,以水利工程施工流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重构教学内容,强化综合技能训练,为北京水利行业培养急需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